学前教育专业知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481097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业知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题1.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a. 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b.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c.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2. 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基础性与启蒙性全面性与生活性整合性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潜在性3. 幼儿园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4.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对幼儿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对学科知识的研究5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二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三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6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内涵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相联二课程内容应包含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态度、行为)三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是有机组织的7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8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兴趣性原则基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9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基本方法:逻辑组织法心理组织法常用方法;纵向组织法 横向组织法10.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11.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兴趣性原则基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12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基本方法:逻辑组织法心理组织法常用方法;纵向组织法 横向组织法13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

3、课程创生取向14.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课程计划因素 一线教师因素15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16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法:观察 实验 游戏操作 参观 谈话、讨论讲解、讲述17.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二日常活动与生活三学习环境四家园合作18.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选择作用 监控作用 总结作用 反馈作用导向作用19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从评价功能和进行的时间上划分,可将课程评价划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评价的方法划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范围,整体性评价、局部评价、单纯评价20.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

4、要模式a目标评价模式 代表人物泰勒目标分为七步骤一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二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定每一个目标三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四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五.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六确定评估时使用的计分单位七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b. 差距评价模式c目标游离评价模式d. 外观评价模式e. CIPP评价模式21. 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取向a行为目标b过程目标c表现目标22学前美术教育总目标:a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b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c.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23教师在制定美术教育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 目标制定的角度要一致。b目标制定要着眼于幼

5、儿的发展c.目标内容要有系统性d目标要有可操作性24陈鹤琴关于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观点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二.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做出了概括性总结三陈鹤琴先生的“刺激一反应”说24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涂鸦期(1-2岁)象征期(2-3岁)定型期(3-7岁)写实期(7岁以后)25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做出了概括性总结儿童画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良好资料。二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三儿童先会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点。四儿童绘画进技能的增进落后于他的感知认识五儿童图画反映了对他印象最深的客观现实。六儿童绘画的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是分

6、不开的。26.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20世纪后期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8-15 )a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儿童绘画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1.5-4)象征期(4-5)概念画期(5-8)写实期 b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第一,前轴阶段(4岁)。儿童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 体的相对高度。第二,单轴阶段(大约6岁)能够把两种表现协调起来,沿着一条基底线安排一系列的物体形象。第三,双轴阶段(大约 8岁)儿童能处理两条参照轴线,表现出物体的背景第四,双轴联合阶段(10岁),儿童能够一联合的方式处理两条参照轴线,为一系列物体定 位,能比较恰当地确定物体在空间中

7、的位置。27涂鸦线条的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28象征期不稳定表现动笔后构思二事先构思和随意涂画穿插三绘画内容转移四形象含义易变29.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的发展阶段一 玩耍阶段(2-4)二直觉表现阶段(4 5 )三灵活表现阶段(5-7)30. 审美过程的三个阶段一.审美准备阶段二审美体验阶段三.审美效应阶段31. 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绘画活动 手工制作活动 欣赏活动32学前美术教育的组织原则审美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33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a. 提问法 是指教师根据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儿童提出问题,引导儿童思考或讨论,并 通过正确解答,是儿童获得新知识。b. 讲解法 是

8、指教师用生动而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对欣赏内容进行讲解c观察比较法。是教师引导儿童观察、评价不同作品的教学方法34选择美术欣赏作品时应遵循的原则经典型原则差异性原则题材的多样性原则35教师为儿童提供手工材料时应注意:一材料要丰富而多变二材料能激发儿童手工制作的兴趣三材料的陈列应具开放性36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和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活动效果37学前语言教育的作用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二促进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三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兴趣的提高38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目的性和计划性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二引导儿童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9、活动是一项专门的语言学习过程3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a)依据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b)依据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c)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40. 学前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i. 完整语言教育观a.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b.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c.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是先功能后形式的学习d.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ii. 整合的教育观a. 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b. 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c. 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iii. 活动教育观a. 提供幼儿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b.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c. 要注意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

10、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活动教育观的理论依据1. 儿童的发展有赖于其自身的活动2. 同化和顺应是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的两种机制3. 儿童认知与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成熟、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化)41. 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二学前儿童谈话活动三学前儿童讲述活动四学前儿童听说游戏五学前儿童早期阅读4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a. 示范模仿法b. 视、听、讲、做结合法c. 游戏法d. 表演法e. 练习法43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a后天环境决定论b先天决定论c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44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目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1. 要求幼儿几级

11、参加文学活动,乐意欣赏文学作品,知道文学作品有多种体裁2. 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培养他们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3. 要求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习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文学作品的理解()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类型:文学欣赏文学创造文学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a文学作品的传递b多通道参与,相互作用c通过形象的解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d.采取适宜的提问方式文学创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复述与朗诵 表演创编(二)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2理解、体验作品3迁移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二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目标谈话活动是培养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语言教

12、育活动类型a. 帮助儿童学会倾听他人谈话,逐步掌握几种倾听技巧b. 帮助幼儿学会围绕一定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c. 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基本规则,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水平谈话活动的基本特征:1. 谈话活动应该有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话题2. 拥有较丰富的谈话素材3. 注重谈话的多方交流4. 谈话活动应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5. 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的作用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1. 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2. 鼓励幼儿围绕话题交谈3. 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4. 教师隐性

13、示范新的谈话经验三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目标:讲述活动是以幼儿语言表达行为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1 )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2 )培养幼儿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表述的能力(3 )帮助幼儿掌握语言交流的情绪度、调节技能讲述活动的主要类型:(1 )从讲述内容来分可分为叙述性讲述 描述性讲述 说明性讲述议论性讲述(2 )从讲述对象特点可分为看图讲述事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四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目标:听说游戏是采用游戏的的方式开展的的语言教育活动a) 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口语表达联系b) 在

14、听说游戏中高幼儿几级倾听的水平c) 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听说游戏的基本特征:(1 )在有戏中蕴含语言教育目标(2 )游戏规则即是语言学习的重点(3 )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听说游戏的主要类型:语音练习的游戏 词汇练习的游戏 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描述练习的游戏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1)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幼儿兴趣(2 )阐述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3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4 )幼儿自主游戏五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2 )帮组幼儿初步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懂得书面语言的重要性(3 )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特征:(1 )需要丰富的环境(2)与讲述活动紧密相联(3 )应具有整合性的特点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类型:阅读区活动有计划的早期阅读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1 )阅读刖的准备活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