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披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技术创新_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6479963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家披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技术创新_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独家披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技术创新_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独家披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技术创新_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独家披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技术创新_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独家披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技术创新_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家披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技术创新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家披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技术创新_(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家披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汇报_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技术创新课题组按熊彼特的定义,企业创新不是创造,而是企业提供以技术、知识为基础的新商品或“新组合”,是新的商业成功。商业创新过程复杂、影响原因众多,需要覆盖价值链的能力和多种知识科学、技术、制造、市场,又要能识别和掌握关键能力和知识,受企业内部原因和外部环境原因影响。中国已明确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现在现实状况到底怎样?能否真正担纲创新的主角?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形成了专题研究汇报,经济独家对该汇报进行摘要发表。现实状况和差距中国企业创新及创

2、新能力已经有较大提升,但和世界优秀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中国企业产品开发供给能力水平已经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有竞争力、较高利润的产品依然较少。轻纺日用具品牌、材料能力尚弱;规模全球领先的IT电子产业,在中国市场高端终端产品以国外品牌为主,主要器件关键靠进口;设备领域,高端产品关键靠外国企业供给或提供技术;冶金、化工材料,产业规模很大,高端产品关键靠进口。专利数量已大幅度上升,但专利水平不够高。中国专利申请总量,1985年为万件,到2021年增加约30倍,达万件;企业申请专利比重,1985-1994年为43,而1995-2021年则升至82。但1985-2021年,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中,中国企业申请

3、的虽占82,但创造专利不到三分之一,在市场地位主要的创造专利更少。企业创新投入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和国外企业差距依然很大。中国的研发费1995年全国只有349亿元,2021年上升到2367亿元,年均增加率超出20,占DGP比重同期从上升到表1,其中企业占比已达60。企业研发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大中企业为左右2021年,水平较低,研发费绝对规模水平更低,中国部分产业代表企业研发费规模通常全部只有外国同业关键企业1/10到1/5的水平,甚至更低。企业创新的组织能力提升,但依然不能适应企业开发的需求。很多大中企业全部成立了专门的R&D机构,2021年全国23267家大中企业39全部有专门的研究机构;企业创

4、新网络正在形成;企业创新关键以模拟创新、改良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部分企业已经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但总体地看企业研发管理及内外创新网络整合的能力,覆盖企业产品、工艺、市场营销和服务整个创新价值链的组织管理水平,依然比较落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产业差异。观察表明中国不一样产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和国外关键企业的差异是不一样的。部分产业的代表企业,已经有较强实力,实力弱的产业是企业起步晚的产业,如液晶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的产业;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综合能力较强或中等以上,但有技术能力和综合实力不对称的情况,如液晶企业经过收购及连续开发已经有一定技术能力,但因起步晚、规模小等,企业综合实力不强,

5、可能会影响继续提升技术能力。企业实力和技术能力差异和产业技术特点相关,在技术较成熟或相对较易取得技术的产业,中国企业能较快成长,发展早期起步资金门槛相对较低的通讯设备产业因技术改变大取得成功发展机会,而起步晚但起步资金规模要求大的液晶企业虽已经有一定技术但成长风险仍很大;市场原因影响直接、主要,市场成长快、规模大的产业,企业成长快,但亦有例外,如汽车产业以合资企业为主,尽管产业成长快,但本土企业成长空间相对较小。市场门槛情况亦很主要,通讯设备系统性强、关键是大用户,进入技术门槛高,所以中国优秀企业一旦进入,后起企业就较难进入,市场经数年竞争就逐步泾渭分明,优秀企业能有较高利润继续成长,发电设备

6、产业情况和通讯设备产业类似,进入市场门槛亦较高,有利领先企业长久有较高份额、取得较高利润。机制和环境一、中国多数企业已初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但经营者的认识因企业制度和基础条件不一样存在差异。经营者是企业经营决议者。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过去是“干部”,以后伴随国有企业逐步成为市场主体,才开始变为真正的企业经营者。私人企业经营者多数是持有股份的创业者或创业者团体,创业之初就是真正的经营者。国有企业受传统体制影响,至今仍存在授权不足和动力不够并存的问题。私人企业发展动力强,但发展时间短、受限较多、缺资源、基础弱,尽管发展快,实力很强的大企业近几年才逐步增多。经营者在私人企业和混合全部制企业中自主决

7、议作用较大,在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中的作用,往往受制于持股机构的开明程度。大致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为中国的商品市场已经基础形成,国有企业市场导向的发展机制,或说经营者市场导向决议机制就已基础形成,而私人企业成立之初就是市场导向的。这是体制改革的结果,因为本质上企业不是市场导向就是计划导向,尽管实际上也存在多种中间或过渡形态。形成市场机制是形成市场导向创新机制的必须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当国有企业包袱很重,或私人企业实力很小,创新成功预期较低时,市场机制确立并无须然促进企业创新。最少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企业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开始逐步主要。这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化进程较快,

8、各类企业全部形成市场导向的利益机制;伴随“短缺”问题逐步处理,企业开始重视创新。企业的创新动力关键源于创新的利益机制和对创新成功的预期,创新利益机制因中国企业改革推进、基础产权制度逐步完善和企业内部创新组织制度逐步形成而强化,成功预期关键源于对创新机会的发觉判定和实现能力,部分企业或因基础很好,或因“边干边学”已形成制造和设计能力,开始含有创新的决议和资源整合能力。调查表明,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很多企业已初步具有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开始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最近的一项调查说明,中国企业现在关键基于市场原因进行创新。二、市场成长机会激励和竞争激励是影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最主要的环境原因。

9、中国企业实力和创新能力较快成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高速或较高速成长的激励。到90年代后期,中国市场的基础特点是快速扩大、竞争日益剧烈,同时有一定的保护。市场的快速成长给了中国企业成长机会激励和竞争发展激励,同时市场的一定保护又使企业有“边干边学”机会。1990年代早期以后,依据产业的不一样,企业日益重视创新。成长机会激励的环境在中国加入WTO后,在部分领域已发生显著改变,外资企业能更方便地进入中国,中国不少产业已从“保护下的竞争”转为“愈加开放下的竞争”。环境改变推进中国产业升级、强化我国竞争激励、激励企业创新,但亦可能限制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空间、降低成长激励。在产业设置成本高,中国企业能支持企业

10、生存发展、能有一定竞争力的制造和应用开发能力还未真正形成的一些产业和步骤,如航空航天及新能源、IT器件、汽车业一些领域,因为存在规模经济、技术和市场的复杂性及不确定等原因,研发、制造、经营投入大、风险亦大,是否有足够的成长激励将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三、企业获取资源的环境条件不停改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企业发展需要技术、人、资金等资源。资金资源是企业获取技术和人的手段。中国企业资金的筹措条件虽逐步有所改善,但因为风险资本、产业资本、市场尚不健全,各类资本市场及其和政策融资的结合方法仍不够健全,中国的资金、资本体系还不能适应企业在发展和创新不一样阶段的资金需求,是不利于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国企业创

11、新的关键阻碍原因之一。其它环境条件亦在改善之中,同时存在部分问题。四、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制度原因对中国企业发展和创新影响重大。它同时从企业制度、市场、资源等不一样方面影响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发展、改革、开放的基础国策对企业转变发展机制及重视创新发展起了主要作用。但对企业、私人财产保护不够,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等问题,及国有企业考评忽略创新激励等问题,不利于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技术标准不高或实施不力,及市场秩序不规范往往“奖劣罚优”,亦是限制中国优异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部分国外教授对中国摩托车产业的研究指出,除企业基础弱原因外,知识产权保护弱、技术法规实施不严是中国摩托车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较慢

12、的主要原因。资本市场不健全、银行系统缺乏支持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全部直接影响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不一样产业的详细政策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直接影响。80-90年代以来发电设备的“技术和市场捆绑”、汽车零部件专题贷款、彩管一条龙项目、半导体和软件业的专题支持等政策全部推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但部分政策限制竞争、重项目不重企业能力等,却不利于激励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五、企业内部环境不停改善,仍有较大差距。企业内部环境要素包含物质生产系统、知识多种知识产权、经验、人力资源、制度治理结构、管理规则、财力资本金、融资能力等。20多年改革中国企业内部资源能力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企业内

13、部环境改进或资源积累过程是“边学边干”的循环提升过程。企业诸资源中,物质资源能够买,知识资源部分能够买,制度资源极难买,财力资源要靠股东投资、内部积累,部分能够来自于社会。总体地看,现在中国企业内部资源的弱项关键在非物质资源,尤其是较难外购的组织能力资源。组织能力需要以知识、制度资源为基础,还需要优异的企业经营者领导运作。如组织能力及其提升是微软、华为等我国外优秀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以至钱德勒说微软成功的关键是“把个人的才能变成组织的才能”。组织能力提升是“干”中“学”的过程。在发展和创新的投资门槛全部相对要求高的产业,即所谓资本积累和创新一样主要的产业,资金不足是影响创新成功的主要问题。中国

14、不一样产业代表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和国际代表企业差距依然不小。这种情况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创新战略能否成功有很大影响。渐变的创新战略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各产业关键企业的基础发展战略是先上规模、上质量,拉宽产品线,抢占和扩大市场,对应创新战略以模拟创新为主,即模拟新产品,并依据市场和资源情况进行改良创新、集成创新;产品创新是关键,工艺创新关键聚焦于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研发以开发为主,应用研究极少,基础研究极少或说没有;用多个方法取得技术,包含引进设备、购置、合作开发、内部研发等。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创新能力逐步形成、提升,开始建设知识产权体系,但总体水平还较低。企业采取这么的发展和创新战略

15、,在多数产业,和当初的内外环境是相适应的。但通讯设备和发电设备企业在较早阶段就很重视技术创新,前者主要原因是因为技术改变快、市场供给不足,企业经过创新抓住市场机会、发挥比较优势,成功采取了滚动发展的战略。后者也是紧抓市场机会的结果,但关键企业有一定基础,国家“技术市场捆绑”政策对企业提升基础技术能力起了主要作用。90年代后期,尤其是多年中国产业较有实力的企业创新战略开始改变:产品创新由通常的模拟创新为主变为创新成份更大、水平更高的集成创新、改良创新,在局部领域有较重大创新;企业投入研发和创新的资源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应用研究的投入开始增加;企业创新网络开始由我国扩展到国际,开始用收购方法取得创新

16、资源;领先企业初步搭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体系,日益重视参与标准的开发;企业创新管理、组织水平有较大提升;大企业开始实施总部和事业部分层的研发管理体系,但在技术密度大的产业总部技术机构开发超前技术的能力有所提升;出现闪联那样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开发共性技术的联合体。90年代后期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质上是企业组织能力的提升。企业组织能力是企业资源的运作能力。组织能力是多个专业能力学习和整合,覆盖战略、管理协调、业务操作三个层次。专业职能能力,尤其是非关键能力能够分包出去,但要能进行有效的分包管理要有联结能力。中国企业诸能力中,制造能力已较强,但技术、开发、市场尤其是品牌能力及诸能力的整合能力全部还不足。创新政策的演化中国政府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能够上溯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