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474888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背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将相和第一课时,阅读教材教参,在网上阅读大量的将相和的优秀教案,并且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关资料。课前准备:在编写教案前,先阅读网上大量有关将相和的资料、优秀教学设计,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材重组,参考下列网页:【百度搜索】 http:/www.rxyj.org/articles/48073.html【百度搜索】http:/www.eku.cc/xklist.asp?cid=111&km=yw&page=2&xid=3447&zy=ja【百度搜索】http:/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设计理念: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

2、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从故事中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的精神,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品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读、悟、质疑去领悟人物的特点,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

3、的精神。 本文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再从内容上看,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

4、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蔺相如几次顺利完成使命,也缘于多种原因,他的机智勇敢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廉颇的紧密配合、当时的斗争形势以及朝野的主导观念等等,这些原因促成了蔺相如的成功。把一个单一的事件置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中来叙述,这是史记叙事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特色既增加了事件的历史厚重感,又使故事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故事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蔺相如在文中是个熠熠生辉的人物,他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枪、舌如剑。在关键时候,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逼秦王。当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主动避让,言辞恳切。课文对廉颇的刻画较蔺相如而言,虽着墨较少,

5、但廉颇作为一员武将的形象,也显得十分鲜明。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界则不敢妄动。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气。他勇于改过,一员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佩。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1、认识7个绳子,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胆怯、拒绝”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教

6、学难点: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以上教材分析【百度搜索】http:/ 2、理解课题,“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百度搜索】http:/ 3、简介故事背景【百度搜索】http:/ 讲述和氏璧的故事【百度搜索】http:/ http:/ 如果老师要你们分别用三个四字词语来归纳这三个故事,你会用什么词? 师随机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并分别强调生字的写法和词语的意思。【百度搜索】http:/ 3、师:选择你喜欢的小故事深入地读一读,动笔圈出有关词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看幻灯片)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4、师:通过读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生:师:为什么最后秦

7、王没有得到和氏璧却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为什么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蔺相如就认为是在侮辱赵王?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词句。 五、解决问题师:在完璧归赵 这个小故事里,你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生:我读懂了这句话,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蔺相如机智和勇敢。出示句子及插图【百度搜索】http:/ 师:谁再读一读这句话?生:师:指导读文生齐读师:现在为什么最后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却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大家读懂了吗?生:(齐说)读懂了。师:渑池相会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你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这句话说明蔺相如很勇敢,为了赵国的尊严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百度搜索】http:/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秦王是在侮辱赵王。师:本来两国的君主应该是平等的,既然赵王为秦王鼓瑟了,秦王为赵王击缶也是理所应该的,但是秦王却一再拒绝。这时蔺相如是怎样说的,谁来读一读。生:(读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