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471969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 一、导游式的入题上课伊始,我便问学生:“谁知道广西什么地方最美?学生们纷纷答复:“桂林。我问:“你们去过桂林吗?学生摇头。我紧接着问:“想去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我笑着说:“老师也没有去过,也很想去。听说那儿的山水格外美呢!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起从课文中去游览桂林的山水,好吗?我随即板书课题。这种际导游式的入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二、多方诱导,引入情境、出示图画,初入情境: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了解时,我出示了秀丽的桂林出水画。在学生一阵阵“啧啧赞叹声中,我不失机会激励学生:“谁能用一句话把画面的内容说出来?学生兴致勃勃,纷纷说出一串串妙语佳句:“桂林山水美如画

2、;“美啊,漓江水;秀啊,桂林山;“桂林是人间的仙境此时,学生的心海已掀起了微波。、启发鉴赏,渐入意境:这篇课文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语言文字也十分优美。教学时,我特别注意抓住文中蕴藉深含、情感浓郁的精言妙句,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潜心品味。如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段话时,我先极富感情地朗读了一遍,然后对学生说:“这段话描绘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如果老师把它改动一下,你觉得怎么样?接着出示改动句子:漓江的水很静很静,漓江的水很清很清,漓江的水很绿很绿:学生反复思考咀嚼,认为改后的句子不

3、生动,没有把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程度写具体。我又出示了改动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又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这里的水也很绿,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学生在经过咀嚼品味后,认为此句虽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但它不如原句优美有气势,不如原句读赤琅琅上口。这样,在领略桂林山水美丽的同时,还让学生领略到了祖国的语言文字美。、指导朗读,进入情境: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我分别采用了听读、引读、齐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边读边思,既读出了内涵,又读出了外蕴;既陶冶了情感,又启迪了心智。当学生感情即将进入高潮时,我播放了一段悠扬的钢琴曲,学生们开始三分钟“遐想旅游,同时我作“导游:“各位游客,我们已经达到目的地广西桂林。展现在你面前的是绚丽如画的桂林风光。来吧,让我们荡舟漓江,尽情地去观赏吧!学生仿佛完全沉醉在如诗如画的风光中。听听他们的感受吧:“我如同看见鱼儿在江底快活地游来游去;“我已经置身在美丽的画卷中;“我听见游人不绝的赞叹至此,学生已掀起了感情的狂澜,完全进入了仙山瑶池般的美妙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