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47106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曾提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就是客观事 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 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 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 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 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同样的道理,我们当代大学生毫无疑问也离不开实事求是,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来解 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必须把握

2、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才有望 把问题解决。还记得刚刚上大学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踌躇满志,希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只 有少数同学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很显然,他们投入了大量学习时间,按时完成了各项作业, 这便是客观事实,能符合此要求的人便做到了实事求是。然而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大学世界里, 各式各样的诱惑都试图吸引着我们,一旦我们被吸引,必将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学习任 务,“抛弃时间的人必将被时间所抛弃”;不实事求是,学习将毫无保证,优异将无从谈起。在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有五个人同时去看数学书中的同一概 念,也许他们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不管你怎么理解,这个概念所表达的含义将

3、不会改变; 理解错了只能说明你没有实事求是,说明你所学的知识有限,以致于你还不具有理解这一概 念的能力。在考试的时候,你必然会因为这一概念而失去相关的分值,请你不要埋怨,你需 要做的是学会不懂的相关知识,然后弄懂此概念,这才叫实事求是。在解算一道数学题时同 样需要做到实事求是。一道数学题一般会有很多步骤,如果你想要得出正确的答案,你必须 步步谨慎,这样才有希望;但这样还不能绝对保证你做对此题,这还要看你所使用的方法是 否完全正确。这就是你做题时所必须做到的实事求是。在生活中,我们大学生如何做到实事求是?我认为为了在生活中实现实事求是,我们首 先应该做的是提高个人修养,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就意味

4、着,敢于把对的说成对的,敢于 把错的说成错的。表面看上去这很简单,事实并非如此,老师让我们独立完成作业,可事实 上有多少人做到了呢?这就体现了我们不诚实的一面。其实,诚实有很多好处,诚实的人往 往更容易做到实事求是。那些诚实的人在犯错的时候往往更能接受自己所犯的错,从而更有 可能去找出自己的缺点不足,从而加以改正。但是,并不是说诚实的人就可以做到实事求是; 也就是说,要做到实事求是并不是那么简单。我有一位舍友,学习不怎么用功,还挂了好几 科。他曾经说:“现在学习那么好有什么用?有本事就在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这话听起 来似乎很容易,却不够实事求是。按照他的意思,那么学习和工作就没有什么联系了,

5、但事 实并非如此,学习是工作的基础,没有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很难在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中游刃 有余。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习态度与将来的工作态度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良好的学习态度 已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对我们将来的工作态度必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俗话说:“态 度决定一切”,我们决不可忽视态度问题。很显然,我的舍友没有做到实事求是,他并没有 抓住事物的客观规律,并没有找到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已是一种客观 事实,它并不会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改变而改变;不遵守客观规律,必将自食其果。大学生要做到实事求是,关键是还有一点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际情况是不断发 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

6、想和政策也必须随着情况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不能僵化保 守,固步自封。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就不能前进。但是 创造性必须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否则就会华而不实。举个再常见不过的例子:大学课本里会 有些错误,老师上课有时也会产生一些口误等等,在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老师、和书本相违背 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因为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理,敢于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实事求 是。综上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实事求是始终是决定 事物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代社会,以与时俱进 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展开工作,同时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另一方面,不要盲 目冒进,富于创造性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必须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 起来,把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结合起来,把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扎实有效地 把各项学习工作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