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469440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中考一模(即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学年嘉定区九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 理 部 分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区分女高音与女中音的主要依据是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2篮球从地上弹起的过程中,其惯性 A. 变大 B. 不变 C. 先变大后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3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

2、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4在下列各物理量中,反映物质的特性的是 A电荷量 B电阻 C压强 D 密度5.如图1所示站在沙地上的一名初三学生要搬走木箱,已知他一只鞋底的面积为200厘米2,估计木箱对地面的压强约为A1000帕。 B7000帕。 C10000帕。 D20000帕。 6质量、温度都相同的两块不同金属,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A比热容较小的金属块温度高 B比热容较大的金属块温度高C两金属块温度相等 D无法比较两金属块温度的高低7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会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属违法行为,当事人将受到严惩。如图2(a)是某厂家设计的酒精测试仪的原理图,R为气敏电阻,R的阻值跟酒精气体浓度的关系如图2(b)所示,

3、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浓度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酒精浓度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酒精浓度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酒精浓度减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酒精浓度R/0SAR0RV 图1(a) 图2 (b)8有一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铜块,被截成A、B两块,如图3所示。已知LA:LB2:1,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之比为AFA:FB2:1 pA:pB2:1 BFA:FB1:2 pA:pB1:1乙 CFA:FB2:1 pA:pB1:1 图3DFA:FB1:2 pA:pB2:1二、填空题(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 四节新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是(1

4、) 伏;教室里常用一个开关控制4盏灯,这些灯是 (2)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它们所接的电路电压是 (3) 伏,一定要注意安全。(a) 弓被拉开 (b) 羽毛球被击出 (c) 纸片托起满杯的水10如图4(a)、(b)所示是体育比赛运动情景,主要反映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4) 选填“(a)”或“(b)”;图4(a)中弓被拉开,此时弓具有 (5) 能(选填“动”或“势”)。图4(c)所示现象能说明 (6) 的存在。1224681000.20.40.60.8t/秒甲乙图5图411甲、乙两小车在10牛顿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同时同地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5所

5、示。乙车的速度为 (7) 米/秒。运动6秒时,拉力对甲车做功的功率为 (8) 瓦特。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9)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2把一个重为3牛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且苹果在空中运动时受到空气的阻力大小始终不变,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上升过程中,苹果所受合力为3.2牛,则苹果受到的阻力为 (10) 牛。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 (11) 牛。当苹果下落到地面并静止时,苹果所受的重力和 (12) 力是一对平衡力。13.某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导体的电阻为 (13) 欧,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14) 库,当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为0.2安时

6、,该导体的电阻为 (15) 欧。14.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 (16)、蓝叫做三原色光。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时,由于车轮受到的 (17) 摩擦力(选填“滑动”或“滚动”)比较小,容易造成事故。天气寒冷时,通过搓手可以使手暖和起来,这是通过 (18) 方式改变内能。15如图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l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S闭合后,三个电表均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自右向左端移动时,电流表 A示数将 (19) ,电压表V2的示数将 (20) 。图6若将电压表V1和电流表A交换,电压表V1的示数将 (21) ,电流表A的示数将 (22) 。(均选填“变大”、“不变”

7、或“变小”)。16. 如图7所示是某同学为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实验后数据记录如表一所示。研究过程中,该同学采用了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即:(a)改变电源电压; (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1)从实验序号1、2的数据可以得出该同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案为 (23) (填序号)。理由是 (24) 。(2)该同学分别采用两种方案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5) 。(3)分析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可以初步得出: (26) 。表一实验序号A1的示数(安)A2的示数(安)A3的示数(安)10.160.100.2620.320.200.5230.200.200.40图7三作图题(共8分)请将

8、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17在图8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18如图9所示杠杆OA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的示意图。19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L2MNAB图8图10图9四计算题(共22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0体积为210-4米3的小球浸没在水中,求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R1PR2图11SV2V121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

9、值为6欧,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6伏。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若电压表V1、V2所接的量程均为015伏,在保证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计算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的电阻范围。22如图12所示,密度为2103千克/米3,边长为0.1米均匀正方体甲和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容器足够高,内盛有0.1米深的水。求: 乙甲甲的质量m 甲。 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乙。图12现在甲的上部水平截去体积为V后,正方体甲对水平地面压强为p甲;在乙容器中倒入体积为V的水后,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为P乙,请通过计算比较p甲

10、和p乙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V取值范围。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3.图13(a)所示可知物体的重力为 (1) 牛,图13(b)中托盘天平在称量前的情景,需要调节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2) 移动(选填“左”或“右”)。图13(c)是用于研究 (3) 的装置,图13(d)实验仪器应 (4)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a)(b)(c)(d)V3 15 图1324如图14所示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其中A处应装右侧的透镜(5) (选填“甲”或“乙”)。实验前需要将焰心、透镜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大致调节到 (6) 。小民同学调节好实验器材,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找到清

11、晰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则应将透镜向 (7)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的物距 (8) 像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乙A图1425.小林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 1A”字样)、电键、导线等器材来测定电阻RX的值。闭合电键S,无论怎么移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1.0伏,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10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9) 。接着,小林经过思考、分析后,重新进行正确的实验。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他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最大示数为0.28安。当他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电

12、流表的示数如图15(a)、(b)所示,此时它们的读数分别为 (10) 、 (11) 。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则待测电阻的电阻平均值是 (12) 欧。(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图15(a) (b) 26小明和小雨通过实验研究将物体放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变化情况。如图16所示,他们将重力分别为30牛和40牛的甲、乙两个柱形物体,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渐浸入同一薄壁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他们读出测力计示数F,并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底,然后根据相关物理量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浮,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图16实验序号F(N)F浮(N)F底(N)120103021614343121838482242542242实验序号F(N)F浮(N)F底(N)63010307251535818224291030501083050表一 物体甲的重为30N表二 物体乙的重为4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