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公寓项目弱电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46810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城公寓项目弱电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绿城公寓项目弱电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绿城公寓项目弱电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绿城公寓项目弱电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绿城公寓项目弱电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城公寓项目弱电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城公寓项目弱电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城住宅公寓弱电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范本)本弱电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按照集团公司住宅项目弱电设计导则并结合绿城公寓项目实际情况编写。工程概况:1、设计依据1.1 整个系统要遵循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且符合“建筑智能化系统等级评定办法”所规定的等级标准和满足建筑、消防、公安(安全标准)、信息技术标准及规范。1.2 设计单位采用其它标准和规范时,应在设计说明中注明是采用何种标准,并应保证设备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1.3 参考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T

2、503122000;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 EIA/TIA 607;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讯设施设计规范YD/T2008-93;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 EIATIA TSB72;信息技术-建设方通用布线系统国际标准ISO/IEC11801(第二版);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入侵报警工程设计规范(GA/77-9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浙江省安全防范系统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334-2001)。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2、

3、各系统技术要求所有系统的管理软件均采用C/S结构,实现小区各系统的集中管理。2.1 通讯、数据网络、电视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多家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架构,对各建筑单体内的路由、桥架、管道、设备间(箱)及户内弱电箱进行配置,便于今后住户所选的运营商能予以接入。有线电视系统要求预留数字电视接口,有线电视点位与强电插座须考虑协调定位,且考虑各段路由的扩充空间。户内接口配置如下:接口种类客厅卧室餐厅厨房主、客卫生间电话配置配置配置配置网络配置配置电视配置配置注:电话、网络接口穿四芯电话线,客厅有线电视接口穿有线电视-5线,其它有线电视接口穿引线,所有接口穿线留至户内弱电箱内,要求线头标识清晰、排列整齐。无线

4、移动通讯信号不能覆盖的区域(如地下车库、电梯轿厢等),须设计无线通讯信号增益系统并预留管路,请设计考虑电源预留。2.2 安全防范系统2.2.1摄像监视系统小区出入口、沿街商铺、小区楼栋单元门通道(含地下室)、单元一层消防通道处、地下车库出入口及安全隐患处、电梯轿厢、周界出入口(消防通道)、车库主车道、监控中心内应设置监视点,其余部位不宜设置。各个监控点根据不同特点,分别选用不同的摄像机:小区出入口采用彩色摄像机,电梯轿厢采用专用彩色半球摄像机,其它部位采用黑白摄像机。小区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及逆光部位的摄像机须具有宽动态逆光补偿功能,要能看清进出车辆的车牌号码及车辆与栏杆的位置关系,其余的室

5、外摄像机须具有自动增益、电子快门功能, 镜头具有自动光圈功能, 并根据具体环境考虑夜间的照度。上述所有摄像机不配置云台。少数近距离范围的摄像机采用铜缆传输,余者按区域就近接入光端机,采用光缆传输。光端机应置于室内。系统录像采用硬盘录像机,要求具有24小时录像、实时显示及回放等功能,并具有计算机网络接口,软件须具有报警联动及报警图像检索功能, 录像储存时间要求为7天,另须配备录像备份设备。监控中心的监视系统除具有十六画面显示外,还须具有单画面显示,系统能自动或手动将现场画面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或计算机上显示。控制中心的监视及录像回放画面上必须具备摄像机的编号、地址、时间、日期等信息显示,电梯轿厢的

6、监视及录像回放画面还须迭加所处楼层数。2.2.2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透空围墙设计时,栅栏部分须粗壮坚固,如须美观需要而较为精巧时,对射装置应考虑栅栏部位的保护。报警装置的安装及选型须考虑预警时间,报警区域原则上50米为一防区。每个区域设置无声报警警示灯及手动复位装置,并与监控中心联网。小区周界留设消防通道门等处需设置摄像机,且应予以报警联动。系统软件的操作界面应采用电子地图方式,并包含摄像监视部分,具有报警提示、现场及报警图像显示和回放、报警处理信息和值班信息的输入、各类信息的查询、用户及权限的设置等功能,系统应用软件应采用C/S结构。室外立箱需考虑防潮、散热性能,箱内温度在工作时不得高于40,箱

7、内设备在45以下能正常工作,需考虑其安装位置的合理性,如遮阳等。2.2.3园区车辆出入口及集中式车库(位)管理系统2.2.3.1园区车辆出入口管理系统小区车辆出入口设置道闸,并采用远距离感应卡认证通行,各出入口联网,使系统具有集中管理功能。系统采用遥感不停车技术,系统应确保车窗关闭、感应卡安置在车辆右侧(远离读卡器侧)的情况下卡的正常使用。管理软件采用C/S结构。B地块西北角道路上设置道闸。南门中间道路设置升降柱式挡车器。2.2.3.2集中式车库管理(1)直接通向小区外的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道闸,凭远距离感应卡进入,出车库采用压线圈起闸方式。B地块南门两个汽车库坡道为入口,北面和西北面两个汽车库

8、坡道为出口。(2)地下车库车位采用手动车位锁。在建筑结构施工时,土建地坪需考虑设备的嵌入安装位置,保证使用时的美观、安全性。(访客车位不设车位锁。园区访客车辆入口设置访客车位满位指示。)2.2.4可视对讲及门禁系统系统应具有可视对讲、信息发布、户内报警、紧急求助、门禁等功能。系统要求采用TCP/IP网络传输,管理软件应为C/S结构,用于单元门禁的感应卡采用ID卡,且为远距离感应卡(要求感应距离为0.8米左右)。带有跃层的住宅,预留可视对讲分机底盒(尺寸同标准层)及管线。小区出入口门卫室设门卫管理机,人行出入口处设访客对讲门口机(含有电子门禁),主单元入口设置可视对讲门厅机(含有电子门禁),其余

9、单元入口(含地下室门厅入口)仅设置电子门禁。要求可视对讲门厅机处夜间能看清人脸。门禁卡的数据采集方式,首先在本地取,若本地无记录,通过网络,在服务器取,从而保证门禁系统的门禁卡没有数量限制。所有的门禁系统要能回馈门的开关状态信号,在设定时间及范围内,同一张门禁卡读卡拒开超过一定次数,要求系统能够报警。监控机房、财务用房门设门禁系统,要求与消防系统进行联动。小区各楼栋每个单元上屋面的通道门应设置门禁系统,且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小区出入口应设有人行出入门,人行出入门采用通道闸形式,并应设门禁系统并入小区门禁系统。B地块南门及东门设置人行通道闸。信报箱考虑采用电子式信报箱,取信采用单元门禁卡,信报箱

10、应能通过信号灯显示方式指示信报箱内是否有信件。2.2.5户内报警系统进户门安装门磁。公寓毛坯房厨房预设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的接口,二楼、三楼、顶楼等容易攀爬的房间外窗、阳台或露台门窗须预留防盗报警装置接口,所有楼层的相邻阳台之间预留防盗报警装置接口。上述报警装置均接入可视对讲系统。2.2.6 电子巡更管理系统本项目采用在线式巡更管理系统,可将单元门禁系统扩展成巡更系统的一部分,在门禁管理软件中增加巡更管理的功能,将巡更管理系统纳入门禁管理系统。其余单独设置的巡更点采用离线纽扣式,巡更可采用无线对讲机(带巡更模块)的方式实现在线式巡更管理。电子巡更管理系统的管理软件须采用C/S结构。2.3 家庭

11、智能控制系统2.3.1自动抄表系统只考虑管道预埋。2.4 背景音乐系统在小区电梯、会所、会所南面花园等处设置背景音乐系统,由管理中心集中控制,可在节假日、每日早晚及特定时间播放音乐节目。公共广播系统设备设置在监控中心内。系统应具有消防强切功能。2.5 公共设备、设施管理系统2.5.1公共照明控制2.5.1.1 景观、建筑物外部、小区道路、园区各类标识的照明控制根据景观设计的要求予以设计。2.5.1.2 室内大堂的照明控制根据室内设计的要求予以设计。2.5.1.3 公共楼道、门厅、信报箱间(区)、厕所等区域的照明控制公共楼道、门厅、信报箱间(区)、厕所等区域的照明控制,采用红外加光感控制,不采用

12、声控。2.5.2设备和设施监控电梯轿厢内应有三方通话(轿厢、电梯机房、监控中心)功能,电梯控制系统应具有BAS接口及软件。变频供水系统的变频水泵控制系统应具有BAS接口及软件。其余可根据实际需要定(征求物管意见)。所有受监(控)设备处与监控中心须预埋管道。2.6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与消控中心合为一室。请设计考虑电信、有线电视接入间位置及面积,如需调整请反馈给建筑设计。监控中心应独立设置空调及新风系统,室温控制在16-25,室内湿度控制在60-75%,地面敷设防静电地板。请设计充分考虑监控中心平面布置及面积,如需调整请反馈给建筑设计。监控机房须预留摄像机管线。2.7、室外弱电综合管线设计为了合理地

13、利用小区有限的地面空间资源,并尽量减少人行道、绿化带的弱电检查井,各系统的弱电室外管道尽可能按同沟同井设计,且管道中不能敷设110V及以上电压的电缆,要求设计时对各系统(消防、电梯三方通话及监控、有线电视、语音、数据、可视对讲、周界、监控等系统)管孔资源分配予以明确,并应充分考虑预留量。户外须采用防水型线缆,且具有高抗干扰性。室外弱电箱尽量放置在地下室,室外弱电检查井须结合景观考虑设置位置,考虑检查井的密闭性,并须考虑排水问题。2.8 防雷、接地系统2.8.1 直击雷防护一般在强电设计中考虑。2.8.2 电源系统防雷保护按照规范对机房电源线路进行二级保护设计,楼层设备电源进行三级保护设计。2.

14、8.3 信号系统防雷保护原则上按照规范设计。2.8.4 接地系统主要机房设立均压环,实现机房设备的等电位联结。弱电系统的直流接地、交流接地、保护接地采用联合共享接地,则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欧姆。室外设备箱、端接箱、摄像机等户外设备的防护罩的材质要求选用具有高强度的工程塑料。2.9 供电系统除通讯、有线、网络公共设备外,弱电系统其它设备的电源均须采用独立的不间断电源,其方式可采用集中式或分区域式,请设计视具体情况而定。UPS后备时间应不小于8小时。不间断电源的设备房(间)设在监控中心,要求设计提供系统的荷载,并提供给建筑设计院。110V及以上电压的供电管道须按规范另行敷设不能利用弱电管井及桥架,具体方案由设计确定。有线电视井道箱须预留单独回路交流220V电源,要求表前取电,不作计量。3、系统设计整个项目的弱电系统要求由具有甲级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及施工图的设计,并按公司流程进行评审。在绘制施工图时,应将各专业系统分层设置,并须分别经相关专业及职能部门书面确认。设计单位除按规定提供蓝图外,还须提供全部的电子文文件。 XX公司工程部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