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468077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概述:(一) 设计思路概述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类通过生殖(遗传物质的传递)、发育(遗传特性的表达)体现了物种的延续和发展。人的生殖和发育等基本知识已在七年级下册介绍;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着重介绍植物的生殖以及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示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已在前面讲过,所以,本章第一节从植物有性生殖的复习引入,重点介绍无性生殖及其应用。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也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安排的,分别介绍

2、了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的生殖和发育。在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的生殖过程和特点的同时,突出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例如,探究植物的扦插、两栖类生殖发育对水环境的依赖、鸟类复杂的繁殖行为和带你参观养鸡场等。这种多侧面的与人和环境的呼应,进一步体现了整套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思路。本章知识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安排的探究活动、课外实践、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也都有一定难度,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是不行的。关于生殖和发育,有些学生会有一些生活经验,有的甚至会有一些生产经验。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积极引用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认知规律。同时,教师也要注意积累实践经验,创造实践条件,让学生真正在

3、“做中学”。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标准的主要理念之一。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则是作出假设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本章在这方面也加大了力度,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引导。(二) 教学目标与重点知识和技能目标:能够举例描述植物、昆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方式,区别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讨论、表演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与各种动植物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1)知识方面: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举例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常见昆

4、虫、两栖动物、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完全发育与不完全发育的区别(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尝试扦插技术;(3)科学价值观方面: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三) 教学框架(四) 教学准备探究实验设计方案 学生活动评价表 学习任务及要求 单元练习题1.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状况,分小组,布置设计探究实验的实验方案;2.课前指导学生实地考察、查找资料及进行生活常识的交流汇报;3.制作或下载相关教学视频、课件,作为信息技术支持。(五) 所需教学环境及资源材料教学环境:(1)多媒体投影设备:便于教师、学生的电子文稿和教学支持材料的展示;(2)实物展台:便于教师

5、和学生展示作业;(3)生物园:便于老师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包括无性繁殖、蚕的养殖等。教学资源:(1)教师制作的专题教学演示文稿:展示教学支持材料,明确学习要求;(2)学生查找的资料,设计实验方案;(3)学生学习评估表:明确学生学习任务中的各项具体完成情况;二、课时1:植物的生殖(理论课) (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举例植物的常见无性生殖;(3)了解嫁接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举例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2)难点:无性繁殖技术掌握教学环境:有多媒体平台的教室(二)教学过程教学引入:1.大家过年一定买了不少

6、年花摆放在家里吧,有谁还记得花的结构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花的结构以及果实种子形成的过程吧。 2.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植物的生殖方式除了学过的有性生殖方式,还有无性生殖问题: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是怎样的?学习活动:在投影幕上播放有性生殖的动画,让学生通过回忆和讨论,重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整个过程。 图2.受精过程之一图1.花的结构图图3.受精过程之二图4.受精过程之三解释概念:什么是有性繁殖?(利用动画说明) 师生小结:归纳有性繁殖的概念设计意图:让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活动把知识系统化,强化记忆同时也为后面更好理解什么是无性繁殖做好准备。 问题:植物的繁殖方式,除了有性繁殖以外还有其他方式吗?什

7、么是无性繁殖?学习活动:解释无性繁殖的概念,并进行分组讨论,以游戏的形式抢答说出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的不同之处,并说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意义。图3 有性繁殖过程 图4 马铃薯无性繁殖学生解释:是否进行有性繁殖关键看是否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师生小结:有性生殖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而无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无性生殖产生新个体速度比较快,有利于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的个体,而且能够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和果实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其分布范围。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更加形象让学生了解无性繁殖过程。以游戏讨论,

8、结合生活经验,辅以观察思考,阅读讲授法,重视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找到结果,而这种发现是自发性的,老师只充当引导的角色。问题:哪些植物能够进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技术有哪些?什么是嫁接?学习活动: 让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尽可能多地在生活中找到哪些植物可以进行无性繁殖。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回忆家里的水培植物等小盆栽。学生回答:蟹爪兰、仙人掌、柳树、万年青等都可以进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技术包括了扦插、嫁接、分根、压条、组织培养 嫁接:把一个植物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是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支接或芽接师生小结:枝接接穗

9、的下端要切成斜面;芽接接穗的树皮要切成盾形,树皮内侧要有形成层,外侧有一个饱满的芽。其中使接穗的植物体成活最关键的一步是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设计意图:逐步引入植物的无性繁殖,让学生从浅入深地理解植物的无性繁殖的应用。为下一堂探究实验课做好准备老师小结: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概念方式优点缺点通过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让学生把感想写下来,其中内容包括:1、我很开心今天学到了:2、我在想我能利用这些知识,做:三、板书设计概念: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有性生殖 过程: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种子的胚新一代植株 意义:能使后代更好地适应环境。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概念:不经过两

10、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 举例:扦插、嫁接等。 意义: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三、课时2:植物的生殖(实验课) (一)教学目标(1)进行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等无性繁殖实验;(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无性繁殖的过程和操作(2)难点:掌握植物扦插方法教学环境:实验室 植物园(二)教学过程教学引入: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你能对“插柳”作出解释吗?问题:植物扦插过程是怎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分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并派出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方案,接受其他

11、小组的提问,进一步完善方案。最后以修订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实验报告。师生交流: 让学生说完自己的探究方案后,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4,思考以下问题,并进行讨论、什么叫接穗,什么叫砧木?、嫁接包括哪两种方式?、为确保嫁接成活,其关键步骤是什么?、扦插是要选用多长、有何要求?、上方的切口为什么是水平的,下方的切口为什么是斜面的向的?、扦插时将上面的一个节埋入土中,结果会如何?扦插过程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要作斜向切口,原因是:茎下方切成斜切口,可以扩大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植物就容易成活。、为什么做扦插要保留少量叶才易成活,原因:插条带少量的叶,有利于光合作用,促进枝条生根,但强烈阳光会使水分蒸发过

12、多,造成失水,从而影响成活。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实践了解扦插技术,并从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四、课时3: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1)说出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举例说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3)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讨论、表演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4)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来辩证地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重点难点:(1)重点:常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难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完全变态发

13、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教学环境:生物园 有多媒体的课室(二)教学过程教学引入:“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大家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昆虫数量如此庞大,究竟他们是如何繁殖和发育的呢?问题:什么叫变态发育?学习活动:把毛毛虫发育成蝴蝶的图片的顺序打乱,让学生进行排序,最后播放蝴蝶由毛毛虫慢慢发育成蝴蝶的全过程的录像,通过阅读课本找出什么叫变态发育。解释概念:变态发育(利用动画说明) 师生小结: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是: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别。设计意图:先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理清整一个变态发育的过程,并且通过录像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为下

14、一步以蚕为例,详细讲述变态发育全过程做好准备。问题:蚕生殖发育全过程是怎样的呢?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能否通过改变其中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学习活动:让曾经养蚕的同学讲述一下自己养蚕的经历,了解养蚕的全过程。并展示蚕发育的全过程的标本。让学生分组轮流观察。并提出疑问,小组间互助回应。师生交流:讲述完蚕发育全过程后,让每个小组提出自己在观察标本后发现的问题,并让其他小组作出解释。最后一起讨论如何修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师生小结:展示蚕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这四个阶

15、段在形态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列表展示差异,加以总结。设计意图:通过蚕发育的典型例子对什么是变态发育,变态发育的过程加以理解。在讲述蚕发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有很多学生以前会有养蚕的经验,我们可以利用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讲述蚕发育的过程,以前没有养过蚕的同学怎可以通过标本看一看蚕发育过程是如何进行的。问题:在自然界中那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蚕不同?学习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抢答。师生交流:昆虫发育过程与家蚕发育不一样的有蝗虫,螳螂等。播放蝗虫的发育过程讲述其不同之处。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并不是所有昆虫都进行变态发育,有部分昆虫进行着另一种发育方式,让学生在争论过程中达成共识完成,通过比较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