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3篇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6465585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3篇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3篇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3篇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3篇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3篇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3篇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3篇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3篇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下面是我整理的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3篇 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供大家品鉴。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1有的作家,你是先听说这个人,再喜欢上他的书;有的,则是你先读了他的书,才慢慢喜欢上这个人,而刘瑜属于前者。读研期间在图书馆偶然瞟到这本书,续借了两次总算断断续续地读完了第一遍,借这次机会又重读一遍,依然收获满满。本书是作者过去几年在南方人物周刊专栏文章的集结,以讲故事、找数据的方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故而书名为民主的细节。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以来都觉得“政治”离我很远,“民主”也只是教科书中模糊的概念。而刘瑜

2、,这位在美国哥大政治系和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留学七年的女博士,在书中帮我们卸掉了“民主”的浓妆,让它以素颜示人,使它变得更加丰富生动了起来。这让我发现其实政治离我们每个人并不远,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就在我们身边的地铁票价、食品安全和退休金中。这也激起了我从细节出发,把政治作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来观察的兴趣。回想起来,研一那会儿收到学校行政部门群发的邮件,内容是对学生会抗议清洁女工时薪过低问题的相关说明,我看完后一头雾水;后来学校引进麦当劳餐厅,因为学生会抗议快餐店付给雇员的时薪低于最低标准,麦当劳最终被赶出校园,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但也默默记在了心上。如果说这两件事都只是听说不是经历,那么研

3、二在食堂吃饭时收到书院学生会发的问卷调查就是亲身经历了,说是问卷调查,其实仍然是抗议书,是学生会征求对食堂擅自引入某咖啡店的反馈意见,希望大家携手共同抵制消费,或要求食堂换成另一家支持公平贸易的咖啡店。难道是这些学生都很闲吗?跟他们沟通后了解到并非如此,对于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的提升才是他们所关注的重点。可以说,不是政府、不是大学、不是媒体、不是网民,而是学生会这个独立的组织,有力地行使了其结社、集会与自由言论的民主权利,最终用普通人的“四两”拨动了学校、麦当劳以及食堂的“千斤”。我们对于民主的.认识,从不理解到慢慢认同,终是需要一个时间的。正如刘瑜所说,比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更重要的,是他抵达一个

4、立场的方式。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2以前,对于民主的了解,限于课本、新闻,看过这本书,真真切切,从生活的细节上,有了一番领悟。民主的关键词 制衡。联邦党人提倡精英治国,反联邦人号召更有活力的平民自治。谁也不比谁更好,于是,制衡成了一剂良药,在两者之间寻求相对平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良性运转。哈贝马斯说,充分有效的对话是政治现代性的要旨。制衡体现的就是强制性的对话,制衡体制下社会拥有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三权分立+联邦制+活跃的公平组织+文化产业,经过这四种路径,各种分歧不断碰撞最后趋于相对平衡。政治制度有对应的政治文化。最好的公民文化应该是参与意识和服从意识的平衡,既有热情又有秩

5、序。公民责任意识最好的起点是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不均衡发展,结局有二,要么政治冷漠,要么破坏性参与。所以,一个理想的结果应该是趋于平衡的。在美国,选A和B的差距其实没那么大,选谁都一样。既然都一样,那还大张旗鼓竞选会不会多余呢,不会,正是在这个竞争的过程中,实现政党趋中化,最后考虑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书里还从教育、医疗、养老等很多个细节阐述了美国的民主,总体感觉,那里的工人很牛,老人很牛,老妇人很牛,总之就是普通人都很牛,动不动就能吓对方一声冷汗。但是这种牛,也是有个底线的。某地交通局工会为了工人权益全城罢工的时候,做得太过分,到后面工人自己都骂起娘家的不是了,工会只好低下

6、头来乖乖回到谈判桌上。呃.话题又回到制衡了。想起经济学中,最佳的点都是那个平衡点,A=B的点上,效益最大。平衡,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民主的细节读后感范文3因为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关系,学生期间先后接触了很多欧美国家的电视电影以及欧美文化等专题,个人还是喜好用当前自己所处所见与欧美国家去对比,纯属兴趣与打开眼界。刘瑜这本书我给好评是因为它不像其他书一样生硬的传递着“这就是美国这就是美国的民主”“这就是美国的三权分立”等等,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是不喜欢这种说教式的铺垫,而它采取了在序言一开始就慢慢吸引你的眼球,正文内却是一个个小故事诠释美国的民主美国的教育美国现存制度所产生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点点小

7、思考。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制度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制度是由人来实施的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任何人由于文化制度风俗习惯教育差异宗教习惯等对同一件事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反应,所以无谓的西方的月亮就比东方亮,美国的三权分立就一定有优势等是值得商榷的。本书开头摘抄法国作家扎克维尔一段话很是喜欢:“我考察美国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种合理的好奇心,我的愿望是找到一些我们自己能够从中受益的启示。我承认在美国,我看到的并不仅仅是美国,在那里我寻找民主形象本身,它的倾向,特点,偏见和激情,从而了解它的发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恐惧和希望。” 这个观点可以用在我们在了解或者探讨任何未知领域时候所应该有的一种

8、心理暗示。整本书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论调在,所以才会让人看清楚美国所谓的民主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公民全员的参与性,无论是大到某部法律的颁发小到公家的电线杆占据了我家小狗的撒尿地方。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多好普世价值深入人心,其实“制度像是钱,如果没有人去花它,那么它就什么都不是,不过是一堆废纸,而不断消费这些钱的习惯,则是文化。”所以公民积极参政责任甚至不仅仅是为了完善政治或者社会,而是为了完善个人自身-公共生活中对真,对善,对真理的追求,是个人自省和提升的必经之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看到西方的月亮比东方亮,看到人家积极进取民主发达的一面,但殊不知人家在走向这条路上所经历的不公正待遇以及为之所付出的代价,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们总不能只看到贼吃肉却看不见贼挨打。因为他们始终有以下的信念-一个真正牢固的民主制度,需要的不仅仅是“当我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我要捍卫自己的权益”,“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你要捍卫你的权益”,而是“当我的权利受到侵害,你要坚决捍卫我的权益,反之亦然。”的责任共同体意识。所以扎克维尔也说了:民主把一个人永远地抛回给他自己,最终将他完全禁锢在内心的孤独里。是为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