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面积计算方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462797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地面积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绿地面积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绿地面积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绿地面积计算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绿地面积计算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地面积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地面积计算方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以绿地边界距宅间道路、组团道路和小 区道路边缘1米为准,小区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缘;临城市道路 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临建筑物时算到距建筑物墙脚1.5米,1.5 米范围内的绿地按其面积的60%计算为公共绿地。(二)居住区公共绿地以外的其他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算到道路边缘;临建筑 物时算到距建筑物墙脚1.5米,1.5米范围内的绿地按其面积的60%计算为绿地; 绿地边界对其他围墙、院墙算到其墙脚。(三)居住区公共绿地内的园林设施(包括亭、台、楼、阁、廊、喷泉、雕塑、 假山石、游泳池、硬覆盖地活动场等)占地面积小于该块绿地面积30%的部分, 计

2、算为居住区公共绿地;大于30%的部分,不计算为居住区公共绿地。(四)地下建筑顶板至室外自然地面,或半地下建筑高出自然地面1米以内,且 采用自然山势隐蔽式绿化布置、覆土厚度不小于0.6米的,按其面积的2/3计算 为绿地。(五)独立人工造景水域按其面积的1/3计算为绿地。(六)零星乔木每株按1平方米计算绿地面积。(七)行道树的株距不大于8米时,按照其种植长度乘以1米计算为绿地。(八)空心砖种植草坪的,按其面积的25%计算为绿地。(九)屋顶和地上架空层的人工绿地覆土厚度不小于0.6米的,按其面积的25% 计算为绿地。建筑物天面(屋顶)上的绿化(可上人),当覆土层厚度大于60厘米时可分别 情况折算绿地

3、:三层以下(含三层),乔灌木覆盖率大于40%,可按绿化覆盖 面积的50%折算绿地面积;四层至六层(含六层)的,可按绿化覆盖面积的40% 折算绿地面积;六层以上即距地面16米含16米以上的天面(屋顶)绿化按10% 计入绿地面积。如覆土大于120cm,乔灌木覆盖率大于40%的全地下、半地下 屋顶绿化,可全部计入绿地面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8道路8.0.1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8.0.1.1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 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8.0.1.2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

4、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 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8.0.1.3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8.0.1.4当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居住区级道路时,应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干扰;8.0.1.5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8.0.1.6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8.0.1.7城市旧区改建,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和利用有历 史文化价值的街道;8.0.1.8应便于居民汽车的通行;同时保证行人、骑车人的安全便利。8.0.1.9 (取消该款)8.0.2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

5、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 道路宽窄,应符合下列规定:8.0.2.1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8.0.2.2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 宜小于14m ;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8.023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 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8.0.2.4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 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 m。沿街建筑物长 度超过1

6、50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 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 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 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 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 12mx12m的回车场地;8.0.5.6

7、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 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1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 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 小于 1.05m。2.楼梯井宽度大于 0.20m 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 0.11m, 以防儿童坠落。3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1.10m。4.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规范有明确规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须满足消防疏 散的要求。公共建筑中表现性楼梯所取宽度尺寸通常都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 设置与梯段宽度的关系。即: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 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8、这里顺便提两个经常要处理的问题:一是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通常 采用 0.35m 和 0.125m 这两个参数。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允许只设一级踏步,至 少要两级,这是因为踏步上下地面的高度相差过小时,行人不易辨别该处有高差, 缺乏精神准备,跨出虚步而伤及脚腿。另一个问题是当利用旋转楼梯作疏散梯时,必须满足踏步在距内圈扶手或简 壁0.25m处,其踏面宽不应小于0.22m的要求,这点在防火规范上有明确规定 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 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9、-04-01)、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CJJ/ 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 条例,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 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 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下列文件

10、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 85灌工程技术规范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 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3.2开放式绿地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

11、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 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3.3封闭式(装饰性)绿地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 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3.4居住区公园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3.5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3.6组团绿地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3.7宅间绿地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3.8建筑基础绿地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

12、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3.9居住区道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4.1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 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 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4.2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内不同绿地的 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 的各种市政设施,如用地内小区道路、各种管线、地上、地下设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进行 植物规划和竖向规划。4

13、.3居住区开放式绿地应设置在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中,可安排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 区、健身场地等。如居住区规划未设置小区游园,或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的规模满足不了居 民使用时,可在具有开放条件的宅间绿地内设置开放式绿地。4.4组团绿地的面积一般在1000 m2以上,宜设置在小区中央,最多有两边与小区主要 干道相接。4.5宅间绿地及建筑基础绿地一般应按封闭式绿地进行设计。宅间绿地宽度应在20 m 以上。4.6居住区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必须根据居住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 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植物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 特色。植物种植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4.

14、6.1适应北京地区气候和该居住区的区域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防护作用 的植物。4.6.2应以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为主,不宜大量使用边缘树种、整形色带和冷季型观赏 草坪等。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5.1在居住区绿地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开放式绿地或封闭式绿地的设计。绿地设计 的内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内各类设施 的布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案,处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 等。5.2居住区内如以高层住宅楼为主,则绿地设计应考虑鸟瞰效果。5.3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5.3.1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内现状树木。5.3.2

15、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 配置形式。5.3.3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 种类。5.3.4合理确定快、慢长树的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5.3.5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 的比例应控制在1:31:4之间。5.3.6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 %,非林下草坪、地被植 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 %左右。5.4根据不同绿地的条件和景观要求,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前提下,可设置适当的园林 小品,但不宜过分追求豪华性和怪异性。5.5绿化用地栽植土壤条件应符合CJJ 48-92的有关规定。5.6居住区绿地内的灌溉系统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或滴灌系统,也可安装上水 接口灌溉。喷灌设计应符合GBJ 85的规定。5.7绿地范围内一般按地表泾流的方式进行排水设计,雨水一般不宜排入市政雨水管 线,提倡雨水回收利用。雨水的利用可采取设置集水设施的方式,如设置地下渗水井等收集 雨水并渗入地下。5.8绿地内乔、灌木的种植位置与建筑及各类地上或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应符合以下 规定:5.8.1乔、灌木栽植位置距各种市政管线的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树木距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单位:m名称新植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