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下册语文卷子第四单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461814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年下册语文卷子第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一年下册语文卷子第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一年下册语文卷子第四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一年下册语文卷子第四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一年下册语文卷子第四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年下册语文卷子第四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年下册语文卷子第四单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第四单元卷子一 看拼音写词语(5分)j bn kng fn cun duo rn z m rn( ) ( ) ( ) ( ) ( )二判断题(12分)1.判断下列词语字形和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戛然而止 归省 shng 尽态极妍ynB.冗杂 rng 嗔视 chng 叱咤ch C.搏击 b 凫水f 潺潺 chnD.行辈 xng 惮dn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ch2.判断下列不是病句( )A.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B.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C.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D.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戛然而止:指声音突

2、然停止B.凫水:戏水C.蕴藻:水草D.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4.下列搭配是正确的( )A.鲁迅周树人朝花夕拾社戏B.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观舞记C.丰子恺丰润画家D.林嗣环明朝虞初新志口技三.综合性学习(7分)1.( )是中国的戏曲之母(1分)2.( )是东方“歌剧”(1分)3.黄梅戏源自( )(1分)4.花木兰选自( )(1分)5.有同学认为戏曲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应该推广。而有同学则认为戏曲已经“过时”了,不用推广流行。你是怎么认为的,请写下来。(3分) 四.默写(6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 。2.曳屋许许声, ,百千齐作3.京中有善口技者。 ,与厅事 而已。五课内阅读(16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3、。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

4、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本文选自 (2分)2.解释下列词语(4分)施八尺屏障:( ) 几欲先走:( )妇抚儿乳( )( )2.补充横线上的内容。(2分)3.翻译(6分)(1)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2)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4.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口技表演的三个片段。(2分) 六.课外阅读

5、(16分) 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

6、干嘛?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 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在去车站的路上

7、,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

8、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母亲还说:“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1.本文去什么题目 (2分)1. 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 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3分) 2. 第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分)(1)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2)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3. 作者写“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