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460640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了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做好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 实施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显特色、出成果、争示范,特将方案制定如下:一、课程开发的背景我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尤其历 代名篇名作,不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 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 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 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 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净化自己的灵魂。以“学生成长体验

2、”为出发点,植根于学生阅读生活领域,借助古典 诗歌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 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 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 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课程目标总目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书香文化具体目标:1、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学习古典诗歌作品,从小广读博览,接受 名家名篇的熏陶。在大量诵读、欣赏等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大量语言文 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形成语 文学习宽厚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2

3、、造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教师教育应该从读书开始。教师们沉下心 跟学生一起读,去读古典诗歌,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一方面能滋 润自己的心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具有高尚精神境 界和文化素养的新人;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学生多读书。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渊源。2、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3、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知识信息源,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练习 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审美观。2 、以“读”为核心,进行鉴赏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

4、“读法”,如诵读,美读,比读,议读,研读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典诗词的 能力。3 、掌握正确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学会鉴赏诗歌。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2、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在“诵读”中品,在“练习”中悟,真正 领悟到诗歌的无穷魅力3、让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成长,汲取诗歌的营养,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 从而达到获得知识、启迪思想、熏陶情感、激发意志和提高语言能力的目 的。三、课程内容设置1、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总目标,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古诗词、赏 析等。2、实施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3、实施形式。(1)诵读。(2)欣赏。(3)综合实践:办

5、诗文小报、读者 交流会、诗配画、情境表演、阅读一得谈、合唱、诗文接龙等。年级课程内容课程目的备注年级锄禾悯农春晓村居所见小池鹅画静夜思山村咏怀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 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 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课程内容和 目标老师根 据本班情况 随时调整年级敕勒歌赋得古原草送别回乡偶书绝句山行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赠刘景文赠汪伦年级嫦娥春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乞巧望天门山小儿垂钓夜书所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 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 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饮湖上初晴后雨游子吟咏柳独坐敬亭山过故人庄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年四时田园杂兴送元二使安西级题西林壁望洞庭乡村四月忆江南游山西村渔歌子五泊船瓜洲卜

6、算子年咏梅长相思级浪淘沙1牧童清平乐.村居秋思舟过安仁马诗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六七步诗夫容楼送辛渐石灰吟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沁园春.雪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 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 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诗经.米薇春夜喜雨年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级天净沙秋竹石渔歌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己亥杂诗浣溪沙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清平乐.六盘山五、课程实施管理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经典文学诵读的教学向课外延 伸,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得到 进一步的提咼和发展。1、开设古典诗歌欣赏课。纳入地方校本课表。2、学科渗透。每门学科根据古典诗歌的内容,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增

7、 加相关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3、围绕古典诗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诵读比赛等。六、课程评价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评价,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质量的保证。1、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诗歌知识的获取度,更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 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将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统计、调查、检测、评价和反思,加强学习过 程的管理,以促进本课程的健康发展。2、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采用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之间的互评、考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并行。在互评的基础上,更要 帮助学生学会自

8、我评价。3、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 评价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不足,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帮助学生提高 鉴赏诗歌的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行为主要采用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式,采用激励性的评语,正面引导,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七、保障措施1、坚持教研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完善和向纵深 发展。2、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3、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如有突出成绩的,将在评优、评先时给予倾斜。4、组织的保障。这样,学生的生命之花常开在书香世界里,让同学们天天“与诗人为 友,与诗歌同行”,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因读书而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