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实验切片解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45743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实验切片解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 1.肾细胞水肿 : 标本为肾脏,先用低倍镜找到肾小球,并在其附近认出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重点看近曲小管。 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腔内突出,使管腔缩小,内缘参差不齐,再用高倍镜观察,可见曲管上皮细胞浆内出现许多红染细小颗粒。 其大小一致,分布均匀。 细胞核正常或浅染 2.肝脂肪变性 : 切片为肝组织,低倍镜下见有些肝细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脂肪滴在制片过程中被二甲苯溶液留下空泡)空泡大者,细胞核被挤到一侧。 4.淋巴结的干酪样坏死: 低倍镜下,可见组织边缘仍有残留的淋巴组织和增厚的被膜,但中央部分结构完全消失,呈一片红染颗粒,细胞核完全消失,坏死

2、区周围可见一些结节状病灶。 5.肉芽组织: 标本取自皮肤溃疡面的肉芽组织 有的切片标本一侧仍保留有少许表皮(有的无),大部分表皮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溃疡表面附有炎性渗出物,其下为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由与表皮垂直的新生毛细血管,散在纤维母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组成。 新生毛细血管呈裂隙状,增生的内皮细胞以双行队列排列,腔内大部分无血细胞,纤维母细胞呈卵圆形、星型或梭形,细胞境界尚清楚,胞浆弱碱性,核卵圆。 炎症细胞以中性白细胞为主,为可见少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 其下层肉芽组织出现纤维化。 6.肺淤血: 标本为肺组织,低倍镜肺泡壁明显增宽,其内毛细血管高度扩张,腔内充满红细胞,肺内小静脉也

3、扩张充血,少数肺泡腔正常,多数含有红细胞及淡红色的均质水肿液,有的肺泡腔可见成堆棕黄色的巨噬细胞也称心衰细胞。 7.肝淤血: 标本为肝组织,可见中央静脉扩张充血,其周围肝窦也明显扩张,其内充满红细胞,该处肝细胞有的体积变小以致消失,有的胞浆内可见小空泡,小叶周边肝窦和肝细胞上述改变程度减轻。 8.静脉血栓: 标本为静脉,管腔闭塞。 镜下可见血管腔内有红色,粗颗粒状的梁,层状或条纹状排列。 梁间充满纤维素网。 网眼中有大量红细胞和少数白细胞,有的区域红细胞已溶解。 血栓与血管壁相连处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其间有少数炎症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细胞。 9.脾贫血性梗死: 9.脾贫血性梗死: 切片中

4、有一境界清晰的三角形病灶。 该处脾组织有明显坏死性改变,但坏死不彻底,仍可见脾结构的遗迹。 病灶周围脾组织充血,出血和中性白细胞浸润。 12.急性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 : 标本为阑尾横切面。 镜下可见阑尾腔内充满脓性渗出物。 黏膜部分坏死脱落形成溃疡,阑尾壁各层均可见血管扩张充血,组织间隙内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弥漫性浸润,浆膜面附有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 13.慢性胃溃疡: 最上层炎性渗出层,坏死组织层,肉芽组织层 最底层瘢痕层,最底层还有厚壁血壁,神经纤维,灶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14.扁桃体白喉: 部分鳞状上皮消失,由厚层红染膜状物(假膜)代替。 假膜中可见大量红染的纤维素,中性白细胞及坏死的上皮

5、,假膜底部淋巴组织中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 15.肺脓肿: 可见腔内大量中性白细胞(部分中性白细胞显示变性坏死)和红染无结构物,空腔边缘肺组织内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17.慢性胆囊炎: 粘膜上皮大部分完整,固有膜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少量白细胞浸润,肌纤维之间和外膜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18.异物肉芽肿: 标本取自皮下组织,病人有注射药物史。 镜下可切片中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病灶,病灶中有染色很淡的球形无结构物质(系吸收不全的药物及坏死组织),其周围有大量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胞,胞浆内被吞噬的异物。 病灶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6、20.乳头状瘤: 20.乳头状瘤: 发生在皮肤的肿瘤。 肉眼见肿瘤呈乳头状增生。 镜下见乳头表面披复着增生的复层扁平上皮,增生的间质性纤维组织呈树枝插入乳头中央,上皮的分化结构与正常表皮非常相似,基底层为基底细胞,中层为棘细胞,表层为颗粒细胞和角化细胞,基底膜完好。 21. 鳞状细胞癌: 切片一侧表面可见正常的复层扁平上皮,也可见到由正常上皮高度增生移行为癌的部分,癌变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向皮下结缔组织浸润性生长,形成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癌细胞团(称癌巢,癌索),细胞的层次与排列的正常复层扁平上皮相似,外层似基底细胞,内层似棘细胞,中央为角化物质。 细胞为中等度异型性,可找到病理性核分裂象。 2

7、2.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 标本为淋巴结。 正常淋巴结构完全被破坏。 大量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浆细胞、中性白细胞弥散性增生,其间还散在一些具有特真性诊断意义的R-S 细胞。 这种细胞体积大,核大、双核或多核,有时两核并列形似镜影故又称镜影细胞。 核膜厚,核内有大的嗜酸性核仁。 瘤内还有程度不等的结缔组织增生 。 23.纤维腺瘤: 看不到正常的乳腺组织结构,肿瘤一侧可见部分纤维组织包膜。 肿瘤由增生的腺管和结缔组织共同构成。 腺管上皮呈立方或柱状单层或多层。 增生的结缔组织有的环绕着腺管,有的向腺管成垂直方向穿插,将腺管挤压或裂隙状,分支状。 腺上皮和结缔组织细胞分子均无异型

8、性。 24.乳腺癌: 肿瘤由实性细胞巢和细胞索构成,巢、索间有少数结缔组织将其分隔,偶见腺样结构。 癌细胞大小不一,呈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中等,细胞核大,染色质粗,核仁清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 周围脂肪组织中有癌细胞浸润。 部分切片一侧有几个乳腺小叶,但不少腺管由细胞增生将管腔填满,增生的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 26.纤维瘤: 肿瘤位于皮下,由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呈束状,编制状排列。 肿瘤细胞无明显异型性。 27.纤维肉瘤: 肿瘤细胞丰富,呈束状交错排列,胶原纤维较少。 瘤细胞短梭形,核大卵圆,有一定程度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像。 28.风湿性心肌炎: 组织取自于左心室壁。 镜下可见心外膜,心肌

9、膜和心内膜。 在心肌间质中(小血管周围尤为明显)和心内膜下可见结节状病灶,风湿性小结或 Aschoff 小体。 病灶主要由风湿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 其间可见红染无结构碎片状或颗粒状的纤维素样坏死。 风湿细胞体积大,圆形或卵圆形,胞浆丰富弱嗜碱性。 多为单核,核大,染色质集中于核中心并呈细丝状向外伸延,因此呈枭眼状(核的横切面)或似蜈蚣状(核的纵切面)。 有的结节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 29.主动脉粥样硬化: 镜下可见内膜、中膜与外膜三层结构。 部分内膜明显增厚凸起。 增厚的内膜表面为大量淡红色,细颗粒状坏死物,坏死物可见很多菱形,边缘平直的空隙(为胆固醇结晶被溶解后所留的空隙),坏死物

10、周围有少量泡沫细胞。 30.硅肺: 肉眼见肺组织中有多个境界清晰的圆形结节病灶。 低倍镜下见这些病灶均匀分布于肺组织中,并且互相融合。 病灶由透明变性的胶原纤维呈现同心圆层状或旋涡状排列而成,其内无血管和细胞成分(硅结节)。 片中还有多少不等的炭末沉积。 有的病灶则主要由噬入尘粒的巨噬细胞聚集而成(细胞性结节)。 32.大叶性肺炎: 低倍镜下肺泡结构完整,所有肺泡腔内内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以及许多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肺泡壁变薄,其间的毛细血管大部分因受伤压而闭塞。 33.小叶性肺炎: (1)病灶中央或周边可见细支气管,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 (

11、2)病灶区的肺泡腔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少量纤维素。 (3)病灶间的肺组织可见肺泡腔相互融合成较大的肺泡腔。 35.结节性肝硬化: 镜下见肝内结缔组织广泛增生,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增生的结缔组织将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圆形的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假小叶)。 假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紊乱,不呈放射状,中央静脉或有或无,多为偏位。 有的假小叶是由结缔组织包含数个正常的肝小叶而成。 增生的结缔组织内有程度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小胆管增生。 36.肝癌肝硬化: 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癌巢内细胞排列成索状,梁状,其间为血窦。 癌细胞呈多边形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大染色深,核浆比例失调,有病理性核分裂相,部分区域肝癌组

12、织坏死。 癌巢周围肝细胞受挤压而萎缩,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增生的结缔组织分隔肝小叶,形成假小叶。 37.直肠腺癌: 切片一侧为正常肠壁,可分为四层: 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 切片其它部分肠壁结构紊乱,癌组织浸润,破坏达粘膜下层和深肌层。 癌细胞呈腺样结构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细胞层次多,极向消失,没有杯状细胞,癌细胞明显异型性,癌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 38.葡萄胎绒毛: 胎盘绒毛普遍增大。 胎盘绒毛高度水肿,间质内血管消失。 绒毛表面披覆两种滋养叶细胞,即合体滋养体和细胞滋养层细胞均明显增生,有些区域增生的细胞呈山峰状或团块状。 39.绒毛膜上皮癌: 癌细胞有两种形态,一

13、种似细胞滋养层细胞,另一种似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均具有恶性瘤细胞特征。 两种癌细胞混杂在一起,不形成绒毛和水泡状结构,也无_和间质,部分癌组织坏死出血。 此外可见大片结缔组织。 40.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已全部纤维化或出现玻璃样变 肾小管萎缩,正常的肾小球代偿性体积增大,正常的肾小管代偿性扩张 小动脉壁变厚,硬化 41.慢性肾盂肾炎: 肾小球已全部纤维化或出现玻璃样变 肾小管萎缩,正常的肾小球代偿性体积增大,正常的肾小管代偿性扩张 小动脉壁变厚,硬化 间质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粘膜下方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肾盂部分粘膜坏死脱落 肾小球囊发生纤维化 扩张的肾小管内有大量红染的管型 42.结肠细菌性痢疾: 红色假膜位于粘膜表面 假膜由纤维素,炎症细胞,坏死组织的肠粘膜共同构成。 粘膜下层组织疏松,其内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血,肌层及浆膜未见明显炎症反应 43.结肠阿米巴性痢疾: 粘膜坏死,脱落 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在溃疡底部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有阿米巴大滋养体,呈圆形或椭圆形 滋养体与周围组织间有一环状空隙 44.肺粟粒性结核: 肺组织中可见许多散在的结核结节 结核结节中央为成片红染无结构细颗粒状物质(干酪样坏死) 有的干酪样坏死周围可见郎罕氏巨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多)和上皮样细胞 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包绕 45.肠伤寒: 45.肠伤寒: 都由细胞构成,部分区域细胞体积大,其胞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