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帝王田黄石的鉴定与市场分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457237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中帝王田黄石的鉴定与市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石中帝王田黄石的鉴定与市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石中帝王田黄石的鉴定与市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石中帝王田黄石的鉴定与市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石中帝王田黄石的鉴定与市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中帝王田黄石的鉴定与市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中帝王田黄石的鉴定与市场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中帝王田黄石的鉴定与市场分析田黄是石中之王,自问世以来始终受达到官贵人、富商巨贾的追捧,而“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一两田黄三两金”等民间说法也使田黄的尊贵地位得到凸显,甚至让田黄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如今优质田黄早已以克论价,而某些料好、雕工杰出的名家名作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所谓田黄,即寿山石中的特殊品种,因产于福建寿山村坑头溪两岸水田及河流底部的沙砾层中而得名。其质地细腻、温润,手摸有滑感,并常有石皮、红格、罗卜纹等标志。田黄作为国内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在全世界范畴内只有国内福建寿山一块不到1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此产量极其有限。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任何田黄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田黄的质地

2、优劣悬殊,价值高下差别极大,不能一概而论。多数用于收藏与投资的田黄也仅是其中少部分特性明显、各方面俱佳而无可挑剔的上品。因此,如何品鉴上品田黄石材或田黄印章就成为田黄初学者必须掌握的要领。田黄的鉴定原则上好的田黄一方面颜色要正,因此田黄的“黄”就规定黄得犹如金子般灿烂。上品的田黄还要通透、纯净、细腻,纹理要美。同步作为硬石的代表石材,田黄出土时均为椭圆形,因此上品的田黄应当饱满、浑圆、比例协调。目前的收藏界在辨别田黄上有三大原则,即“有萝卜丝纹、红筋、石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田黄石的品种、样貌多样,如果仅用这几种原则来衡量,难免会以偏概全。因此在鉴定田黄时,除了要观测如下某些常用特性,还要综

3、合考虑质地、色泽等其她因素。1.石形田黄的母石为山料,呈棱角状,通过重力与水流的搬运及磨蚀作用,其棱角逐渐圆化,形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的卵石(独石),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如果发现棱角锋利或浑圆光滑的“田黄”就值得怀疑,也许为掘性石或山料磨制而成,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其原形就难以辨认了。田黄一般为几十克至几百克,超过公斤的非常罕见,几公斤的田黄应值得警惕。2.石皮田黄长期埋藏在水田中,经风化作用,其外表一般会形成不同特性的皮层。根据皮层的厚薄,可分为厚皮(1mm)、薄皮(1m)和稀皮(细雾状);皮层有单层皮与多层皮。田黄的皮色重要有黄色、黑色与白色。黑色皮俗称“乌鸦皮”;皮为白色而石色为黄色

4、,称为“银包金”;皮为黄色而石色为白色,称为“金包银”。田黄的不同皮色也许与不同颜色的土质有关,即黄色的土壤形成黄色皮,黑色的土壤形成黑色皮。由于田黄普遍发育石皮,有“无皮不成田”之说,故石皮成为鉴定田黄的重要特性之一。.萝卜丝纹采用透射光观测田黄的内部,其普遍发育似“萝卜丝纹”纹理,是非常重要的鉴定特性。田黄内部的“萝卜丝纹”多种多样,发育限度不同,按粗细可分为条带状、条纹状与细丝状;按形态可分为直线形、网状形与不规则形;按颜色可分为白色、黄色与棕色;按透明度可分为半透明与微透明。田黄基本上都具有“萝卜丝纹”,“无纹不成田”的说法成立,但不能绝对化。4红格(或红筋)田黄的“格”或“筋”事实上

5、是一种裂隙,这些裂隙在地表条件下,特别是水田里,普遍受到F2O3溶液的渗入与沉淀,被染成黄红色,故称为红格或红筋。但也有少数没有颜色,为白色裂隙,则称为无色格。田黄有红格(或红筋)的现象较普遍,也有“无格不成田”之说。造假措施与真伪鉴别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和田黄价格的逐年提高,市场上浮现了大量的田黄仿制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收藏的信心。田黄的造假方式越来越多,如何使其现出“原形”成为考验收藏者眼力的难题。.冒充法该措施由来已久,重要用产于寿山一带的其她石种冒充田黄。这些石种的外观类似田黄,但其自身具有某些独特的特点,如鹿目格无“萝卜丝纹”而有“鸽眼砂”,溪蛋无“萝卜丝纹”和

6、红格,牛蛋黄无“萝卜丝纹”且密度大。2.拼接法拼接法指将许多小块田黄(不不小于30g)拼接为大块田黄,并在拼接处以工艺手段掩盖其痕迹。这种拼接田黄的鉴别措施是:(1)寻找接合缝。接合缝一般用胶黏合,放大观测可看到胶的存在,或用热针试之会冒白烟;(2)内部的格纹特性。在强透射光下,可发现其内部的不同部分,红格和“萝卜丝纹”的形态不同,粗细与色调相差很大,尚有忽然断开、不持续等现象。3.塑料仿制法此法重要是用半透明的浅黄色塑料冒充田黄,其鉴别措施为:(1)外貌特性。颜色与质地较均匀,内外一致,无石皮;(2)内部特性。在强照射光下内部干净、均一,无红格、“萝卜丝纹”和杂质;(3)触感法。将其贴于面部

7、有温感,天然田黄则为凉感;(4)手掂法。因塑料的密度远低于田黄,手掂轻;(5)刀刮法。用刀刮之,呈片状,而田黄则呈粉未状:()热针实验。用热针触之,冒白烟,散发塑料味。.山石仿制法山石仿制法指运用多种蚀变型黏土类岩石根据田黄的颜色、石形、石皮等特性进行仿制。目前,此类田黄仿制品在市场上数量最大,由于其外观与田黄十分相似,其欺骗性也最大,使不少人上当被骗,鉴别时需结合仪器与感官分析。鉴别措施为:(1)测量石质。运用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石质进行测试,以拟定其重要矿物构成以及样品的密度。()观测石形。山石仿造的田黄砾石形态一般为单调的浑圆状,表面光溜,缺少天然田黄表面的大小不规则状凹坑与沟槽。(3)观

8、测石皮。仿制的石皮质地较干涩,皮色较鲜艳、均一,不自然;而天然石皮质地较细滑,色泽较柔和,颜色不十分均匀,非常自然。()观测石色。经染色解决的田黄仿制品总体上颜色较均一,有些过于鲜艳,有些过于色浓,不够柔和。精品田黄领衔文玩市场中国人喜欢田黄石,是由于它从印石开始就与文人墨客息息有关,上至君王,下至学士,无不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痕迹。而当今人们审美水平逐渐提高,对艺术品市场的理解也越来越进一步,无论是作为印章和文房摆件,还是作为一种投资手段,都对精品田黄青眼有加。再加上市场火热导致名人名作不断浮现,最后促使田黄市场不断升温。市场价格一路飙升虽然目前每年的春秋大拍上,各大拍卖公司早已将田黄看作文玩

9、清赏部分必不可少的拍品,其实田黄进入拍卖的时间并不是好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田黄石开始在各大拍场亮相,但在当时大多因存在多种争议而成交率不高,但是一旦有优质的田黄石露面,往往备受藏家追捧。198年朵云轩曾推出一件薄意雕山水物田黄石,以5万元成交;1999年北京翰海推出了清田黄石螭龙方印章,以1045万元拍出;7月7日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清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一套十二方”以262.4万元成交,这是田黄拍卖价格初次突破千万元大关;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1世纪田黄石雕螭龙纹印章以12.5万港元成交。随着着一路上扬的走势和国内艺术市场的火热,田黄原石在底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精品价格达到每克4

10、000元,一般品的价格平均也有每克1000元。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明1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以40898万元成交,位居历年田黄石拍卖TOP 10首位。这件田黄纸镇刻有“玉旋”款,为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雕刻大师杨玉璇的作品。同为杨玉璇作品的尚有排在第六名的拍品“明末清初田黄冻达摩面壁像”,于5月16日由中国嘉德以16万元拍出。艺术市场不景气,也影响到了田黄市场,但是虽然成交率较之有所减少,但精品田黄的价格仍然无缩水之势。,田黄市场的发展浮现转机。中国嘉德春拍上,田黄石成交率达%,高于嘉德拍卖全年的艺术品成交率。其中“松下问童寿山田黄石薄意章”更是以78.4万元成交,已经回归到了到初的水平。同年北京

11、荣宝秋拍上,重达649克的清初田黄石拍出8万元。此田黄石色呈栗子黄,与首都博物馆所藏田黄石相若。福建民间艺术馆春拍共征集40件(组)田黄构成田黄专场,成交37件(组),成交率为2.5%,成交金额为463.15万元,占全场成交金额的6%,不管规模还是数量,都较有很大提高。北京保利春拍,“清康熙周尚均制吴国祯夫妇自用田黄印章”以253万元成交,成为迄今第二高价的田黄拍品。这套印章共11方,共重48克,为康熙年间内廷御工周尚均之作。秋拍,整个拍卖市场呈现明显回落,而田黄的价格却仍然居高不下。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近现代工艺美术“可石怡情现代国石臻品专场”中,郭懋介的“赤壁夜游”田黄石摆件以万元的成交价创

12、下当时的近现代田黄石拍卖纪录。虽是现代作品,但在体现技巧及题材内容上都充足体现了古典美学趣味。去年,以北京保利、中国嘉德、西泠拍卖、福建东南举办的寿山石拍卖专场为例,共上拍寿山石123件,成交1003件,总成交额达到2亿元。与相比,总成交额有明显下降。其中,田黄全年共上拍326件,成交245件,成交总额达到1.61亿元,占寿山石拍卖市场总成交额的12%,可谓寿山石拍卖市场的“中流砥柱”。在今年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田黄留皮雕“坐狮观音”像以11.28万元成交,成为今春拍卖截至目前价格最高的田黄作品。稀缺精品受市场热捧从历年田黄高价拍品可以看到,石材类高价拍品往往是天然美材和工艺技巧极

13、佳结合的石雕作品,或者是御用珍藏及承载文化意义的印章精品。此前,田黄的高价拍品都出目前香港、澳门地区的拍场中,而内地田黄石的价格走势始终保持平稳的小幅上扬趋势,价格上涨相对缓慢。由于田黄石属于稀缺性资源,其行情趋势在近来两三年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如春拍期间,福建东南举办了国内首场田黄石专场拍卖。通过春拍的酝酿,至秋拍开始浮现较大幅度的攀升,这与秋季整个艺术品市场开始进入调节阶段的体现“背道而驰”,田黄作为非常稀缺的资源型藏品,在此轮延续至今的市场回调中体现出相称强的抗跌性。随着田黄石拍卖价格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海外精品田黄开始向国内回流,使得田黄个人收藏开始向国内转移,其全球定价权也逐渐转移

14、到中国买家手中。此外,田黄石作品作者的艺术水准与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同样影响其价值。由此可见,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更容易受到藏家的追捧。田黄石市场在后来浮现较大涨幅,特别是在艺术品整个市场不是很景气的时候,其体现仍然坚挺,精品田黄石更是不会受市场降温的影响,好的田黄石总会有好价格。目前虽然田黄市场走向良好,但是由于征集到好的田黄石非常难,浮现高价拍品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艺术品市场中,田黄的收藏又是小众的。说田黄市场是小众,是由于田黄石存世稀少,目前的存世量及总量在相称长的时间内无法再生,目前资源已近枯竭,市场中一般按克论价;田黄很难像书画、瓷器同样精品迭出,其传世量、市场流通量极其有限。又因田

15、黄石原石形状不规则,切割章料损耗极大,故收藏者在得到田黄石后倍加爱惜,很少切章。因此,一般而言,田黄章印的价格比一般形状的要高。田黄石印章的稀有性、不可再生性,符合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基本规定,特别是品相完美、传承有序的田黄石印章更加罕见,其稀缺性成为支撑其价格的最佳保障。不同质地价格差别巨大田黄石虽然价值很高,但在市场上价格十分悬殊。即便是同等体积、同等形状的田黄,由于质地的不同,价格差别也很大。目前档次中低、颜色不佳的田黄石也乏人问津,被捆绑销售。因物以稀为贵,越大、越重的田黄石越稀少,田黄石价格也会随着石料大小、重量的增长成倍上翻,如20克大小的田黄石和3克大小的田黄石价格也许相差一倍。因

16、此在投资时,应当尽量选择质地晶莹剔透的大田黄石。此外,田黄印章升值空间要比一般田黄石大,特别是古代印章更具有年代的附加价值。由于田黄印章是老式收藏,有一定的市场基本,并且过去田黄雕琢成摆件的状况很少,大都做章料。雕工也是影响田黄价格的一种重要因素,好的雕工可以使田黄增色不少。田黄的每一块原材料均有其最适合的创作手法,也就是因材施艺。其中优质的田黄石稀少价高,且体积较小;雕琢田黄讲究尽量少损失材料,大都是薄意雕,几乎没有深雕。除了老式的重量小、实用性强的田黄印章受到众多藏家争相竞价之外,目前田黄小摆件也人气高涨,特别是价位不高的文玩小品,受到了买家的普遍欢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一级市场中存在诸多假冒田黄,有的更是把产自浙江的昌化黄、产自印尼的金田黄称为田黄。把“昌化黄”或“金田黄”冠以田黄之名无异于在混淆概念。如果说昌化黄尚属于印石范畴,成因与田黄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