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宜昌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45679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宜昌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宜昌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宜昌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宜昌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宜昌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宜昌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宜昌市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大教学论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四书 )、(五经 )。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5、(班级授课制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 )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 ),是中国

2、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 )相结合的学科。 8、义务教育,也叫( ),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 )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 。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 )、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 )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首先提出的:论语 孟子 学记 劝学篇 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大教学论 论演说家的教育 普通教育学 我的教育信条 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 )提出的:赞科夫 巴班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 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 ):和谐教育思想 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痒 序 校 学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讲述

4、、讲解、报告、讲演 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教育的性质 教育的方法 教育的效益 教育的规模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做人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 专业教育 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 ):积极作用 影响作用 制约作用 导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 主导作用 主动作用 领导作用 能动作用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形成了

5、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主体价值 创造价值 教育价值 三、简答题(共32分)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

6、(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 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

7、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

8、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

9、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 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36、答案要点:(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

10、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要求: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公共教育学考试题(五)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 (1)共15小题,17个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1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1、大教学论 2、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五经、四书 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1、” 5、班级授课制 京师同文馆 6、癸卯学制 7、理论性和应用性 8、强制教育 9、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10、教学活动 11、辅助形式 12、课外辅导 13、通过各科教学 14、课程计划 1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选择题: 评分说明 (1)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选择正确,每项记2分,选择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选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三、简答题: 评分说明 (1)共5小题,共24分;( 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记分;

12、要点正确记分,要点不正确或未答出要点不记分。 参考答案 29答: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分) 30、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答:(以下各点各2分)(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2、

13、答:(以下各点各1分)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33、答: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2分)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以下各点各1分)(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 四、论

14、述题: 评分说明( 1)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2)每小题按标准答案的要点评分:要点的观点正确,展开论述,论据充分,联系实际,条理清楚记分;要点的观点正确,或未展开论述,论据不充分,或未能联系实际,条理不清楚,只记该要点得分的1/2;要点的观点错误则不记分;(3)字数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题总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题总分中扣2分。 参考答案 34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

15、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35、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2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3分):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3分)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6分) 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