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45567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届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B可用甲醛水溶液保存食用海产品C可用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可用洗涤剂除去

2、衣服、餐具上的油污2向集有湿润的C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用湿度传感器测定容器内相对湿度的变化如下(已知一定体积的密闭气体,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下述错误的是( ) A容器内发生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B起始阶段曲线上升是因为反应有水生成C最后曲线回升是因为温度下降D容器中的温度变化是因为发生化学变化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滴加液体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再涂硼酸B食醋可用于除去水垢C用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药剂中的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5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

3、O2,若实验室用此药品制取O2,下列装置中最合理的是ABCD6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B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D铁丝弯曲7在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常遇到除去物质中的杂质。下列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除杂质的试剂和方法不合理的是ACO气体(CO2):通过石灰水BNa2SO4溶液(Na2CO3):滴加稀盐酸至不发生气泡为止CCu粉(Fe):滴加稀硫酸至不发生气泡为止,再过滤DKCl粉末(MnO2 ):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将滤液蒸干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亚硝酸钠可用作调味品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石灰石建筑材料D于冰用于人工降雨9恒温条件下,向两份一定体

4、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再分别滴加稀硫酸、Na2SO4溶液,分别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乙曲线所示。通过分析该图推埋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B乙曲线N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C甲曲线M点后电导率增强的原因是生成大量水D乙曲线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SO4210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AKCl B(NH4)2SO4 CCa(H2PO4)2 DNH4NO31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B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方便又经济,应大力提倡生产和使

5、用C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应该保持其表面的洁净和干燥D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灭12已知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NaCl,为测定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B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D与少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3g固体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用化学符号填空:空气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为_,老年人缺少

6、了常量元素_易引发骨质疏松。14如图分别是有关二氧化碳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四幅图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2)请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果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B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时,利用了浓硫酸的 性。(5)用D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反应现象是 。15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其硬度更_(填“大”或“小”)。(2)铁生锈的条件是_。(3)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填序号)。Fe、CuSO4溶液、Ag FeSO4溶液、Cu、AgF

7、eSO4溶液、Cu、AgNO3溶液 FeSO4溶液、CuSO4溶液、Ag16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填充物主要成分是NaN3,KNO3和SiO2。(1)汽车发生猛烈碰撞时,NaN3分解,生成甲、乙两种单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2)硝酸钾的作用是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单质甲反应,生成单质乙和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生成的两种氧化物分别与SiO2反应,从理论上计算可知,SiO2与NaN3的质量比宜大于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下图是几项基本实验操作的示意图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搅拌,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

8、热;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_,读出pH。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用的装置是_(填序号);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请写出用CO气体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式_;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_。18结合下列给出的实验仪器,回答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完成其性质实验的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若要制取两瓶氧气(总质量

9、为3.2g),至少需要_g的KMnO4完全分解;组装完整装置时,需要上图给出的仪器中的b、d、f、h、j、k、m、n和_;(3)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_,反应条件和气体的性质。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为测定某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该硫酸钠溶液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混合,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过滤后剩余溶液的质量142g104 g222.7g(1)反应后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_g。(2)该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0、)1、B【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能与酸反应,故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正确,B、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质,故不可用甲醛水溶液保存食用海产品,错误,C、稀有气体再通电情况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可用稀有气体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正确,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故可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正确,故选B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甲醛的毒性,乳化作用2、D【解析】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起始阶段曲线上升是因为反应有水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C、最后曲线回升是因为温度下降,相对湿度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D、容器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氢

11、氧化钠溶于水导致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C【解析】试题分析:A、托盘天平应遵守“左物右码”的原则,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错误,C、进行蒸发操作时,应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受热而导致液体飞溅,正确,D、滴加液体时,滴管应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错误,故选C考点:基本实验操作4、A【解析】A、浓硫酸具有较

12、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选项A不正确;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酸反应,食醋可用于除去水垢,选项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选项C正确;D、药剂中的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中和胃酸,选项D正确。故选A。5、D【解析】A、15%的H2O2溶液从长颈漏斗倒入全部与二氧化锰,图中装置不能控制反应速率,故A错误;B、15%的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反应速率较快,不能通过滴加水的方法控制反应速率,故B错误;C、15%的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反应速率较快,不能通

13、过加水的方法控制反应速率,故C错误;D、图中所示装置能控制15%的H2O2溶液滴加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故选D。6、A【解析】A、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铁丝弯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7、B【解析】A、CO2能与通过澄清石灰水反

14、应,而一氧化碳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Na2SO4溶液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符合题意。C、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铁会与硫酸反应而溶解,最后就只剩铜粉了,过滤后滤纸上就只有铜粉,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KCl和二氧化锰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再过滤,将滤液蒸干,可以得到氯化钾,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8、A【解析】A、亚硝酸钠有毒,不可用作调味品,故错误;B、小苏打能与胃酸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正确;C、石灰石可用作建筑材料,故正确;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故选:A。【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可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9、A【解析】A在M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