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45565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看到森林中的那棵树每逢假期,便是培训季节,从新入老师到班主任,培训的名目应接不暇,然而培训程度却是良莠不齐,讲课的专家也是有高有低,本着学习的态度参加培训的同仁,甚多深感绝望。大家欢送的是务实的教育,是于学情的教育,是迎合时代开展的真正的教育。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符合了我们的要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最受老师喜欢&”的称号当之无愧。书中对教育是效劳业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当教育成为效劳业,研究学生的需求必然成为我们工作的前提、师生平等就成为校园生活的根本状态,当教育成为效劳业,就必然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重要指标、我们就需要调整心态。教育不是万能

2、的钥匙,教育不能包治百病,教育需要学会等待&”。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时,不得不意识到:教育成为效劳业对师生平等的要求,居高临下的姿态、高高在上的架势、教训的口吻、已经无法立足,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敞开心扉,以长者的责任和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对话、沟通、合作,在这样的校园生活中,共同成长。对于平等对话&”,作者认为平等对话,教育才真正开场&”。这个环节是给我们启发最大的环节,全国课改,浙江省走在改革的前沿,走班制选修课成为常态,行政班的概念成为历史,在这种变化中,怎么管&”的问题的受关注程度超过了怎么教&”的问题,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一个班级没有班主任后,老师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来自平等。书中举了一个例

3、子:一个担任班主任多年的老师觉得学生工作比以前难做了,是因为学生心中对学科老师和对班主任的看法是不同的,而老师的角色还没有调整过来。许多时候,学生在我们班主任的行政权利下被迫‘想通了,其教育效果的真实性却大可疑心。&”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面向个体的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思维。那么怎样寻找真实的学生&”呢?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想法是:努力在学校形成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生态,按照因材施教的想法,由学生自主选择。选择之下,孩子们渐渐生长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选择之下,他们发现了自我,唤醒了自我,我相信,他们也必然最终成就自我。&”这对学校的管理要求进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管理到教学,都有了新的要求。课程

4、是学生的产品,学校在制定课程时,需要考虑学生的真实要求和真实才能,在开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鼓励手段,在评价方面需要真实的评价结果和有效的评价机制。书中的学校开发了203个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多达199个,甚至国家课程也分为多达5个不同难度的分层课程,充分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温州地区也在教改的春风中,紧锣密鼓地进展着改革,各学校耳朵优质课程层出不穷。课程的选择性决定了在我们的教育下,学生具有良好的将来规划、自我评价和选择才能。而选择的才能,正是我们国家的孩子所欠缺的才能之一。让学生学会选择,就是让学生成长。与传统教育相比,如今的教育既面对学生的整体,也面对每一个个体。作者认为:在传统的学校里,教育的

5、全部意义可能就是教给学生知识,当然,往好的方面延伸一些,可能还培养学生的才能。可是,假如我们从教育的终极目的来看,却应该是通过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人性,不断推进孩子们的社会化,让他们走向成熟,学会生存。&”在心的教育中,我们尽量避开竞争后的淘汰,因为那些孩子生而平等&”,因此我们需要发现每棵树的生存价值&”。而在发现每一棵树的过程都是有要求的:发现那棵树,首先要为之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气候、养料,需要教育者的胸怀,需要去除校园里的权威。需要我们教育者在心中都早已有了理想之树的轮廓,但这个轮廓,绝不是一个条框化的标准,不然我们很容易走入传统教育的误区。这对我们提出的主要要求就是要用多元化

6、开展的观点去看学生,在动态的调整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求。斯宾塞说过,不要希望儿童有大量的美德,教育者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保护学生,假如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场实际上就完毕了。作者在书中提出: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老师在研究学情时更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从师生间的关系开场,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从而到达较好的教育效果。作者提出了:一所学校,只有一大批优秀老师以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境界、教育家的心态和教育家的智慧影响学生成长、推动学校开展的时候,这样的学校才真正实现了教育家办学。&”这让我们想起了很多教育家对过去的教育&”的回忆,为什么过去的老师队伍里可以涌现一批批的教

7、育家,而教育家又总是热衷于一线的教学,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希望教育的评价体系更多地倾向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多地倾向于教室,而不是如如今般,一篇又一篇的学术论文榨干了老师的大好精力,老师不得不拖着疲惫不已的身子走进教室。希望今年教育部能将中央对老师开展和减负的口号落实到每个学校,让我们能真正地面对真实的教育。适逢教改,我深切地感受到,用改革的思路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最好的改革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课堂走在改革的前沿,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忽略了我们身边的孩子本身,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焕发自我潜能、发挥自我价值、成为最好的自我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真的赢了。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