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454131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激光拉曼光谱原理综述论文摘要:论文综述了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原理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1/2研究进展。1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印度物理学家拉曼于1928年用水银灯照射苯液体,发觉了新的辐射谱线:在入射光频率0的两边出现呈对称分布的,频率为0和0+的明锐边带,这是属于一个新的分子辐射,称为拉曼散射,其中是介质的元激发频率。拉曼因发觉这一新的分子辐射和所取得的很多光散射研究结果而取得了1930年诺贝尔物理奖。和此同时,前苏联兰茨堡格和曼德尔斯塔报导在石英晶体中发觉了类似的现象,即由光学声子引发的拉曼散射,称之谓并合散射。法国罗卡特、卡本斯和美

2、国伍德证实了拉曼的观察研究的结果。然而到1940年,拉曼光谱的地位一落千丈。关键是因为拉曼效应太弱(约为入射光强的106),大家难以观察研究较弱的拉曼散射信号,更谈不上测量研究二级以上的高阶拉曼散射效应。并要求被测样品的体积必需足够大、无色、无尘埃、无荧光等等。因此到40年代中期,红外技术的进步和商品化更使拉曼光谱的应用一度衰落。1960年以后,红宝石激光器的出现,使得拉曼散射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因为激光器的单色性好,方向性强,功率密度高,用它作为激发光源,大大提升了激发效率。成为拉曼光谱的理想光源。随探测技术的改善和对被测样品要求的降低,现在在物理、化学、医药、工业等各个领域拉曼光谱

3、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研究者的重视。70年代中期,激光拉曼探针的出现,给微区分析注人活力。80年代以来,美国Spex企业和英国Rrinshow企业相继推出,位曼探针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因为采取了凹陷滤波器(notchfilter)来过滤掉激发光,使杂散光得到抑制,因此不在需要采取双联单色器甚至单色器,而只需要采取单一单色器,使光源的效率大大提升,这么入射光的功率能够很低,灵敏度得到很大的提升。Dilo企业推出了多测点在线工业用拉曼系统,采取的光纤可达200m,从而使拉曼光谱的应用范围愈加宽广。2拉曼光谱的原理2.1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当一束激发光的光子和作为散射中心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大部

4、分光子仅是改变了方向,发生散射,而光的频率仍和激发光源一致,这种散射称为瑞利散射。但也存在很微量的光子不但改变了光的传输方向,而且也改变了光波的频率,这种散射称为拉曼散射。其散射光的强度约占总散射光强度的1061010。拉曼散射的产生原因是光子和分子之间发生了能量交换改变了光子的能量。2.2拉曼散射的产生光子和样品分子之间的作用能够从能级之间的跃迁来分析。样品分子处于电子能级和振动能级的基态,入射光子的能量远大于振动能级跃迁所需要的能量,但又不足以将分子激发到电子能级激发态。这么,样品分子吸收光子后抵达一个准激发状态,又称为虚能态。样品分子在准激发态时是不稳定的,它将回到电子能级的基态。若分子

5、回到电子能级基态中的振动能级基态,则光子的能量未发生改变,发生瑞利散射。假如样品分子回到电子能级基态中的较高振动能级即一些振动激发态,则散射的光子能量小于入射光子的能量,其波长大于入射光。这时散射光谱的瑞利散射谱线较低频率侧将出现一根拉曼散射光的谱线,称为Stokes线。假如样品分子在和入射光子作用前的瞬间不是处于电子能级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而是处于电子能级基态中的某个振动能级激发态,则入射光光子作用使之跃迁到准激发态后,该分子退激回到电子能级基态的振动能级基态,这么散射光能量大于入射光子能量,其谱线在瑞利谱线的高频侧,称为antiStokes线。Stokes线和antiStokes线在瑞利谱

6、线两侧,间距相等。Stokes线和antiStokes线统称为拉曼谱线。因为振动能级间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依据波尔兹曼定律,在室温下,分子绝大多数处于振动能级基态,因此Stokes线的强度远远强于antiStokes线。拉曼光谱仪通常统计的全部只是Stokes线。2.3拉曼位移(RamanShift)斯托克斯和反斯托克斯散射光的频率和激发光源频率之差统称为拉曼位移(RamanShift)。斯托克斯散射的强度通常要比反斯托克斯散射强度强得多,在拉曼光谱分析中,通常测定斯托克斯散射光线。拉曼位移取决于分子振动能级的改变,不一样的化学键或基态有不一样的振动方法,决定了其能级间的能量改变,所以,和之

7、对应的拉曼位移是特征的。这是拉曼光谱进行分子结构定性分析的理论依据。2.4拉曼谱参数拉曼谱的参数关键是谱峰的位置和强度。峰位是样品分子电子能级基态的振动态性质的一个反应,它是用入射光和散射光的波数差来表示的。峰位的移动和激发光的频率无关。拉曼散射强度和产生谱线的特定物质的浓度相关,成正百分比关系。而在红外谱中,谱的强度和样品浓度成指数关系。)样品分子量也和拉曼散射相关,样品分子量增加,拉曼散射强度通常也会增加。对于一定的样品,强度I和入射光强度I0、散射光频率ns、分子极化率a有以下关系:I=CI0ns4a2(这里C是一个常数)。2.5拉曼散射的选择定则外加交变电磁场作用于分子内的原子核和核外

8、电子,能够使分子电荷分布的形状发生畸变,产生诱导偶极矩。极化率是分子在外加交变电磁场作用下产生诱导偶极矩大小的一个度量。极化率高,表明分子电荷分布轻易发生改变。假如分子的振动过程中分子极化率也发生改变,则分子能对电磁波产生拉曼散射,称分子有拉曼活性。有红外活性的分子振动过程中有偶极矩的改变,而有拉曼活性的分子振动时伴伴随分子极化率的改变。所以,含有固有偶极矩的极化基团,通常有显著的红外活性,而非极化基团没有显著的红外活性。拉曼光谱恰恰和红外光谱含有互补性。通常含有对称中心的分子或基团,假如有红外活性,则没有拉曼活性;反之,假如没有红外活性,则拉曼活性比较显著。通常分子或基团多数是没有对称中心的

9、,因此很多基团经常同时含有红外和拉曼活性。当然,详细到某个基团的某个振动,红外活性和拉曼活性强弱可能有所不一样。有的基团如乙烯分子的扭曲振动,则既无红外活性又无拉曼活性。3激光拉曼光谱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应用激光光源的拉曼光谱法,因为激光含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亮度高、相干性等特征,所以,激光拉曼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相配合,已成为分子结构研究的关键手段。激光拉曼光谱应用于催化领域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在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原位反应和吸附等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结果。 激光拉曼光谱在分子筛研究中的应用:分子筛的骨架振动、杂原子分子筛的表征、分子筛的合成。催化剂表面吸附的研究:现在拉曼光

10、谱在催化剂表面吸附行为研究中的关键用途之一就是以吡啶为吸附探针对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进行研究。催化剂表面物种的研究:拉曼光谱在负载型金属氧化物的研究中发挥了很主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得到表面物种的结构信息,而且能将结构和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进行很好地关联,这在催化研究中是很主要的不过,因为载体通常有很强的荧光干扰,使部分氧化物,尤其是低负载量氧化物的常规拉曼光谱研究碰到了很大的困难。催化剂表面相变的研究:金属氧化物配位结构和分散状态的研究等。图反应TO薄膜结构,D表示层薄膜,下,只有锐钛矿的Raman峰;1层,2层薄膜结晶不好,因为Fe的扩散,灼烧时间短,膜薄等;3,4层区分不大,全部含有结晶完好的锐钛矿

11、的Raman峰;Raman峰的位置会伴随粒子粒径和孔径的大小发生改变。粒径的变小会使峰位置偏移,峰不对称加宽,峰强变弱,TiO2薄膜孔径变小,表现在142cm的峰位置改变显著,从位置142cm1到145cm1的改变,显示粒径的大小为10nm。图3显示了2%molY不一样焙烧温度的紫外拉曼光谱,激光源为244nm。在500焙烧样品后,给出340,374,476,613和640cm1五个关键谱峰。从340和374cm1的谱峰和476和630cm谱峰的相对强度可知500焙烧后,关键以单斜相的形式存在。伴随焙烧温度的增加,谱峰在强度,宽度和频率上几乎没有改变。在500到800焙烧过程中只观察到氧化锆单

12、斜相的谱峰。筛的紫外拉曼光谱图紫外拉曼光谱图图4是SiMCM41和VMCM41分子筛的紫外拉曼光谱图,SiMCM41分子筛在490、610、810和970cm处出现四个谱峰,和可见拉曼光谱的谱峰是类似的。在VMCM41分子筛的紫外拉曼光谱中,490cm谱峰变宽,在930和1070cm出现两个新的谱峰。930cm的谱峰为骨架外聚合氧化钒的V=O对称伸缩振动峰,而的谱峰为骨架四配位氧化钒的V=O对称伸缩振动峰。作者认为在可见拉曼光谱中未发觉930和1070cm1两谱峰,是因为244vim波长的激发线激发了骨架钒和非骨架钒物种的荷电跃迁,所以共振效应使这两个峰的强度增强,从而同时得到了骨架矾和非骨架矾物种的紫外拉曼光谱的谱峰。图4为Siliealite1和FeZSM5的紫外拉曼光谱图。和Silicalite1的紫外拉曼光谱图相比,FeZSM55的紫外拉曼光谱图在516、580、1026、1126和1185cm1处出现了五个新谱峰。因为紫外激发线在骨架铁和氧之间的荷电跃迁区(250rim),这些谱峰可被归属于骨架铁物种的共振拉曼峰。另外,利用紫外拉曼光谱作者还检测到silicalite1和ZSM5分子筛中痕量铁的存在,这说明紫外共振拉曼光谱是一项灵敏的表征分子筛中骨架杂原子的可靠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