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453593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课堂教学调控策略实验研究教案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融安县浮石镇中学曾息芳一、教学设想与分析:1、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有几个学生连测量一个角的度数都不会,缺乏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比较差,一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所以,想通过这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培养。让他们形成一种勤动手、勤动脑,勤探索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2、教材情况分析平行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而且在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好它的有关知识,对学生更好的认识

2、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探索平行线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平行线性质的动手操作,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益。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平行

3、线性质的探索以及综和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难点: 、难点:有条理的表达和简单推理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三角尺、一个完好的梯形、一个残缺的梯形、学生准备:三角尺、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工人在修一条高速公路时在前方遇到一座高山,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工程师决定绕过这座山,如果第一次转弯时是1400,那么第二次转弯时是多少度,才能不改变原来的方向?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o,B=115o,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生活,同时也调动了

4、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来进行我们今天的学习板书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a(二)实验:探索平行线的性质b1如图: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八角,并度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下表。角12345678度数各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着说一说!ba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这些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如图:如果a不平行于b,你的猜想还成立吗?动手画一画、量一量。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测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从特殊需要到一般的推理能力,使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

5、截,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用数学式子表示:如图,(1) ab,1=4(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2) ab,2=4(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 ab,2+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验证:你能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性质3成立的理由吗?如图 ab,1=4(_ )又1=_(对顶角相等) 2=4 类似地,对于性质3,你能说出道理吗? (四)解决问题:1、回答课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2、

6、(回答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o,B=115o,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为什么? (五)巩固练习:1、如图,直线ab,1=54o,那么2、3、4各多少度?为什么?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2、请在括号中填写理由:B=3 ABCE ()ABCE A=2 () ABCEB+BCE= 180o( )A=2 ABCE ()3、如图,填空:EDAC(已知) 1=C ()DF (已知)2=BED ()ABDF(已知)3= ()ACED(已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作业:课本23页第3,4题点评余良:学生做练习会遇到什么问题,然后怎么解决,讨论探究的气氛没有出来,参与度不够。潘兴月:教材准备充分,设计的很好,但实践性不强,参与度不高,不信任学生,老师讲得多。刘校长:给学生自学时巡视发现问题时是否个别讲解,而不是又在全班讲打断学生的思路 ,表扬学生有太少,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少。黄景茂:容量大了一点,有些运用方面的联系学生没有做,对基础差的同学关注的比较少,学生一次练习时间太长,能否分解成多次来练,这样把难度分解。罗荣平:自学时是否让学生单独去学,学完在合作探究,理论上认为,你有我有才能交流合作,这才公平,我有你没有这是不公平的。还有典型练习出得不是很科学,应该改进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