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4-5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645244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4-5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版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4-5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版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4-5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版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4-5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版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4-5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4-5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语文 阶段质量检测二(4-5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质量检测二(4-5单元)(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巩固(20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此之谓自谦B上恤孤而民不倍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D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解析:A项,“谦”通“慊”,满足;B项,“倍”通“背”,违背;D项,“直”通“值”,价值。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老老而民兴孝老老:尊敬老人B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鲜:很少C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去:前往D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患:祸害,灾祸解析:去:离开。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B修身也,尊贤也C上

2、长长而民兴弟D圣人之所以为圣解析:A项,“明”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A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A项,“者”,表停顿;代词,的人。B项,“其”,代词,他;语气词,表推测。C项,“乎”,都相当于“于”,介词。D项,“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答案:C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3分)(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_,_;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2)_,_,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3)法即一种,见有迟疾,_,_。(坛经)答案:(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博学之审问之(3)见迟即

3、渐见疾即顿6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3分)译文:_(2)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2分)译文:_答案:(1)尧、舜用仁义来统治天下,民众就跟从他们追求仁义;桀、纣用暴虐来统治天下,民众就跟着凶暴。(2)中,是天下人最重要的根本;和,是天下人普遍通行的行为准则。二、阅读提升(55分)(一)课内阅读(15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0题。(15分)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

4、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诈言马死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驼瓮俱失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5、,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即烧为炭,诣市卖之诣:到B以其怖故,不能战斗 怖:害怕C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默:沉默D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复:同样解析:D项,“复”的意思是“又”。答案:D8下列语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诣市卖之,以其贵故,(沉水)卒无买者。B(那人)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在)死人中。C(骆驼)既不得出,以(入头瓮中食谷)为忧恼。D(那人)即用其语,以刀斩(骆驼)头。解析:C项,应为:(骆驼)既不得出,(那人)以(入头瓮中食谷不得出)为忧恼。“忧恼”的主动者是“人”而非“骆驼”。答案:C9下列有关入海取沉水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A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他把沉香运回到家里。B由于沉香的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他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C他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D那人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然后再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解析:A项,“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与原文内容不符,应是“经过一年”。答案:A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2分)译文:_(2)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

7、斩头,自得出之。(4分)译文:_解析:在第(1)句中,注意“语言”是同义复词,“语”即“言”;“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成白色”。第(2)句中,“我教汝出”为省略句,应为“我教汝出(法)”;“自得”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意思是“自然”。答案:(1)有人看了看马尾巴说:“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2)你不要愁,我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一定很快就可以出来。你应该把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二)课外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21分)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

8、政也者,蒲庐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

9、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节选自中庸)注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敏:勉力,用力,致力。蒲庐: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杀:减少。齐明盛服: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跲(ji):说话不通畅。1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布:分布B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 远:远离C所以劝大臣也 劝:劝勉D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豫:预备解析:A项,“布”的意思是“陈列,写”的意思。答案:A

10、12下列语句,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的一项是(3分)()夫政也者,蒲庐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继绝世,举废国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ABC D解析:说明对待诸侯国的方法,强调的是“诚”。排除这两项即可。答案:D13下列有关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就像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一样。B孔子解释说,“仁”就是爱人,“义”就是应该多做事,这都是礼的要求。C做任何事情,事先预备才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做事都是这样。D文章在结尾处告诉人们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到达真诚,即要明白什么是“善”。解析:B项,对“义”的解释不当,原文是“义者宜也”,就是事事做得适宜的意思。答案:B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4分)译文:_(2)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4分)译文:_(3)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4分)译文:_解析:第(1)句要注意介词结构的翻译。第(2)句“官盛任使”是省略句,要注意恰当地补写出省略的成分。第(3)句“一”是“一样”的意思。答案:(1)所以,政事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