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45243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AD实习的目的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CAD实习的目的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CAD实习的目的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CAD实习的目的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CAD实习的目的及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AD实习的目的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D实习的目的及意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一 CAD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AUTOCAD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强适合专业广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基本原理,掌握该课程基础得工程制图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构思能力,具备平面设计和三维造型的基本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掌握必要的手工绘图,更多的是掌握计算机平面图形和三维实体造型的设计能力。为今后我们在专业课程中需要的计算机制图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了解AUTOCAD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及发展史,知道图样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明白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了解计算机制图软件AUTOCAD在工业绘

2、图方面的应用范围。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AUTOCAD的基本内容,几何作图以及平面图形分析和设计;了解AutoCAD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平面图形的绘制。 为了使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学到真正有效的绘图方法,满足工作需要,老师特为我们安排了本次的AUTOCAD实训,这门应用软件功能十分广泛,采用了文字和动画相结合的形式。为了让我们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二三维CAD实习的任务 2.1实习任务 用一周的时间对三维AutoCAD软件练习的同时,完成机自教研室发的三维图例,并完成的实习报告,并将绘制图形的各个步骤在实习报告中体现出来,将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绘图的关键步骤更具体的

3、按要求写。2.2 实习任务图 图(一)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2.3三维图的具体绘制过程 图(一)的具体绘制过程如下:首先,打开草绘界面 ,用“拉伸”命令完成泵盖底座,拉伸右键定义内部草绘,选FRONT平面为基准面,在基准面内画两个半径为44mm的圆,且使两圆心的距离为48mm,再画两圆的公切线,然后用“删除”命令删除多余的线条,点击“完成”,拉伸高度为10mm,即得到如下图所示实体: 然后,再用“拉伸”命令完成底座上面的部分,选上次拉伸实体的上表面为基准平面,进入草绘界面,在基准面内,以首次绘圆的圆心为圆心画两个半径为20mm的圆,再画两圆的公切线,应用“删除”命令删除多余的线

4、条,点击“完成”,拉伸高度为28mm,得到如下图所示实体: 再次,在边沿拉伸如图所示的孔;具体做法如下:1. 选择底面为草绘平面,在“绘图”中选择“参照”命令,底面大圆圆心为参照圆心,打如图所示的直径为18MM两盲孔,深度为28MM;2再绘制如图所示的6个直径为8MM的通孔和2个直径为4MM的销孔;3再用拉伸去除材料的方法对6个通孔进行下沉,其直径为12MM,深度为6MM。即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体:最后,如下图所示:在命令栏选择“倒圆角”命令,对实体做最后的处理,按照图纸要求,圆角半径为3MM。得到最后实体,如下:图(二)的绘制过程如下: 首先,应用“拉伸”命令,进入草绘界面,在选定的基准平面内

5、,分别在x轴上下两个部分画圆,在上方画半径为2mm的一个圆,在下方画两个半径为2.5mm关于y轴对称的圆,且使两圆心间的距离为9mm,使上下两圆的圆心间的距离为13.8mm,画公切线使上方的圆分别与下方的两个圆相切,再用“删除”命令删除多余的线条,点击“完成”命令,拉伸高度为1.2mm;然后,绘制如图所示的直径分别为3mm的两个通孔和直径为1mm的一个通孔,最后按照图例要求,对三个通孔倒角,即得到所需实体,如下图所示: 图1 图2图(三)的绘制过程如下: 首先,应用“旋转”命令,进入草绘界面,选定基准面,以坐标原点为绘图的起点,用“线段”命令绘制轮廓,然后确定旋转轴,点击“完成”命令,即得到轴的实体,如图1所示;然后用“倒角”命令对轴的两个端进行处理,得到如图2所示效果;再次,用“拉伸”命令在轴上进行键槽的创建,按照图纸要求,应用“去除材料”命令完成键槽的创建;最后对轴的各个台阶进行倒圆角处理,半径为2mm,如图3所示。通过以上步骤,即得到所需实体,如图所示; 图1 图2 图3图(四)的绘制过程如下: 首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