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知识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645226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热力学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工热力学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工热力学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化工热力学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化工热力学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热力学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热力学知识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课程简介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技术课程。化工热力学课程结合化工过程阐述热力学基本原理、定理及其应用,是解决工业过程(特别 是化工过程)中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和预测、相平衡计算、能量的有效利用等实际问题的。二、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定律和有关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化学工程设计与研究中获取物性数据; 对化工过程中能量和汽液平衡等有关问题进行计算的方法,以及对化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 的基本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参加实际工作奠定基础。三、教学要求化工热力学是在基本热力学关系基础上,重点讨论能量关系和组成关系。本课程学习需要具 备一定背景知识,如高等数学

2、和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采用灵活的课程教学方法,使 学生能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公式的应用领域及应用技巧,掌握化学工程设 计与研究中求取物性数据与平衡数据的各种方法。以课堂讲解、自学和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四、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化工热力学的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纯物质PVT的有关相图中点、线、面的物理意义,掌握临界点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特 征;理解理想气体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表达方法,掌握采用状态方程式计算纯物质PVT性质 的方法;了解对比态原理,掌握用三参数对比态原理计算纯物质PVT性质的方法;了解真

3、 实气体混合物 PVT 性质的计算方法。第一节纯物质的PVT关系1. 主要内容: P-V 相图,流体。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临界点。3. 能力要求:掌握临界点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特征。第二节 气体的状态方程式1. 主要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维里方程,R-K方程。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理想气体的数学表达方法,维里方程,van der Waals方程,R-K方 程。3. 能力要求:掌握采用状态方程式计算纯物质PVT性质的方法。第三节 对比态原理及其应用1. 主要内容:三参数对比态原理,普遍化状态方程。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比态原理,以e作为第三参数的对比态原理,普遍化第二维里系 数。3.

4、能力要求:了解对比态原理,掌握用三参数对比态原理计算纯物质PVT性质的方法。第四节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1. 主要内容:混合规则,气体混合物的虚拟临界参数,气体混合物的第二维里系数。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气体混合物的虚拟临界参数,气体混合物的第二维里系数。3. 能力要求:了解真实气体混合物PVT性质的计算方法。第三章纯物质(流体)的热力学性质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Maxwell关系式,掌握热力学性质间的基本关系式和用P-V-T推算其他热力学性质的关 系式;理解热容和剩余性质的概念,了解蒸发焓与蒸发熵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状态方程和三 参数对应态原理计算焓变与熵变的方法;了解热力学性质图、表

5、的制作原理,会使用热力学 性质图或表进行计算。第一节 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1. 主要内容:热力学基本方程,Maxwell关系式。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热力学基本方程,Maxwell关系式及应用。3. 能力要求:理解Maxwell关系式,掌握热力学性质间的基本关系式和用P-V-T推算其他 热力学性质的关系式。第二节 焓变与熵变的计算1. 主要内容:热容,理想气体的H、S随T、P的变化,真实气体的H、S随T、P的变化, 真实气体焓变与熵变的计算。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热容,剩余性质,真实气体焓变与熵变的计算,蒸发焓与蒸发熵。3. 能力要求:理解热容和剩余性质的概念,了解蒸发焓与蒸发熵的计算方法,

6、掌握用状态 方程和三参数对比态原理计算焓变与熵变的方法。第三节 纯物质两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及热力学图表1. 主要内容:两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图表。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两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图表。3. 能力要求:了解热力学性质图、表的制作原理,会使用热力学性质图或表进行计算。第四章均相混合物热力学性质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化学位的概念,掌握变组成体系的热力学基本方程;理解偏摩尔性质的概念,掌握偏摩 尔性质的热力学关系、 Gibbs-Duhem 方程及计算方法;理解混合过程性质变化的概念,掌握 混合过程性质变化的计算方法;理解逸度和逸度系数的概念,掌握纯物质逸度系数的计算

7、方 法,了解混合物组元逸度系数和液体逸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理想溶液和标准态的概念,掌握 理想溶液混合性质变化的计算方法;理解活度、活度系数和标准态、超额性质的概念,掌握 超额Gibbs自由能的计算方法;了解正规溶液模型和局部组成型方程,掌握Wohl型方程和 Wilson 方程的计算方法。第一节 变组成体系的热力学关系1. 主要内容:变组成体系的热力学关系式。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均相敞开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化学位。3. 能力要求:理解化学位的概念,掌握均相敞开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关系式。第二节 偏摩尔性质1. 主要内容:偏摩尔性质,偏摩尔性质的热力学关系,偏摩尔性质的计算,Gibbs-Duhe

8、m 方程。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偏摩尔性质,偏摩尔性质的热力学关系,偏摩尔性质的计算, Gibbs-Duhem 方程。3. 能力要求:理解偏摩尔性质的概念,掌握偏摩尔性质的热力学关系、Gibbs-Duhem方程 及计算方法。第三节 混合过程性质变化1. 主要内容:混合过程性质变化,混合过程的焓变化。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混合过程性质变化,混合过程的焓变化。3. 能力要求:理解混合过程性质变化的概念,掌握混合过程性质变化的计算方法。第四节 逸度和逸度系数1. 主要内容:逸度和逸度系数的定义,逸度和逸度系数的计算。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逸度和逸度系数,逸度和逸度系数的计算。3. 能力要求:理

9、解逸度和逸度系数的概念,掌握纯物质逸度系数的计算方法,了解混合物 组元逸度系数和液体逸度的计算方法。第五节 理想溶液1. 主要内容:理想溶液,理想溶液的混合性质变化。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理想溶液和标准态,理想溶液的混合性质变化。3. 能力要求:理解理想溶液和标准态的概念,掌握理想溶液混合性质变化的计算方法。第六节 活度和活度系数1. 主要内容:活度和活度系数,活度系数标准态的选择,超额性质。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活度和活度系数,活度系数标准态的选择,超额性质。3. 能力要求:理解活度、活度系数和标准态、超额性质的概念,掌握超额 Gibbs 自由能的 计算方法。第七节 活度系数模型1. 主

10、要内容:正规溶液模型,Wohl型方程,局部组成型方程。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正规溶液, Wohl 型方程, Wilson 方程。3. 能力要求:了解正规溶液模型和局部组成型方程,掌握Wohl型方程和Wilson方程的计 算方法。第五章 相平衡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相平衡判据和相律;掌握用活度系数法表示的汽液平衡计算通式;了解中、低压下二元 汽液平衡相图,理解中、低压下泡点和露点的计算过程,掌握低压下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 了解烃类系统的 K 值法和闪蒸计算的方法;掌握汽液平衡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的方法第一节 相平衡基础1. 主要内容:相平衡判据,相律。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相平衡判据,相律

11、。3. 能力要求:理解相平衡判据和相律。第二节 互溶系统的汽液平衡关系式1. 主要内容:状态方程法,活度系数法。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状态方程法,活度系数法。3. 能力要求:掌握用活度系数法表示的汽液平衡计算通式。第三节 中低压下汽液平衡1. 主要内容:中、低压下二元汽液平衡相图,中、低压下泡点和露点的计算,低压下 汽液平衡的计算。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低压下泡点和露点的计算,低压下汽液平衡的计算,烃类系统 的 K 值法和闪蒸计算。3. 能力要求:了解中、低压下二元汽液平衡相图,理解中、低压下泡点和露点的计算过程 掌握低压下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了解烃类系统的K值法和闪蒸计算的方法。第四

12、节 汽液平衡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1. 主要内容:积分检验法。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等温汽液平衡数据,等压汽液平衡数据。3. 能力要求:掌握汽液平衡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的方法。第六章 化工过程能量分析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不同体系的能量平衡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方式,掌 握用熵增原理及熵平衡式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方法;理解理想功、损耗功与热力学效率的概念, 掌握理想功、损耗功与热力学效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有效能和有效能效率等的概念,掌握有 效能和有效能效率的计算;了解能量衡算法、理想功与损耗功法、有效能衡算法在过程热力 学分析中的应用。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1. 主

13、要内容: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稳流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能量守恒的基本式,封闭系统和稳流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 用。3. 能力要求:掌握不同体系的能量平衡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第二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1. 主要内容:熵与熵增原理,熵产生与熵平衡式。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熵与熵增原理,熵产生与熵平衡式。3. 能力要求: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方式,掌握用熵增原理及熵平衡式进行分析 和计算的方法。第三节 理想功、损耗功与热力学效率1. 主要内容:理想功,损耗功,热力学效率。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理想功,损耗功,热力学效率。3. 能力要求:理解理想功、损

14、耗功与热力学效率的概念,掌握理想功、损耗功与热力学效 率的计算方法。第四节 有效能1. 主要内容:有效能,稳流过程有效能计算,有效能损失,有效能效率。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有效能,稳流过程中物理有效能的计算,有效能损失,有效能效率3. 能力要求:理解有效能和有效能效率等的概念,掌握有效能和有效能效率的计算。第五节 化工过程能量分析及合理用能1. 主要内容:能量衡算法,理想功与损耗功法,有效能衡算法。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能量衡算法,理想功与损耗功法,有效能衡算法。3. 能力要求:了解能量衡算法、理想功与损耗功法、有效能衡算法在过程热力学分析中的 应用。第七章 压缩、膨胀、蒸气动力循环与制冷

15、循环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气体的压缩过程,掌握压缩功的计算方法;理解膨胀过程,掌握膨胀过程中功的计算方 法;了解蒸气动力循环的基本过程,掌握Rankine循环的热力学分析方法;了解制冷循环过 程。第一节 气体的压缩1. 主要内容:等温压缩,绝热压缩,多变压缩。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等温压缩,绝热压缩,多变压缩。3. 能力要求:了解气体的压缩过程,掌握压缩功的计算方法。第二节 膨胀过程1. 主要内容:节流膨胀,绝热做功膨胀。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节流膨胀,绝热做功膨胀。3. 能力要求:理解膨胀过程,掌握膨胀过程中功的计算方法。第三节 蒸气动力循环1.主要内容:Rankine循环及其热效率,蒸汽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Rankine循环的改 进。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Rankine 循环及其热效率,蒸汽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 Rankine 循环 的改进。3. 能力要求:了解蒸气动力循环的基本过程,掌握Rankine循环的热力学分析方法。第四节* 制冷循环1. 主要内容:理想制冷循环,蒸气压缩制冷循环。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理想制冷循环,蒸气压缩制冷循环。3. 能力要求:了解制冷循环过程。建议教学时间分配表章节内容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