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9)(教师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452263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9)(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9)(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9)(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9)(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9)(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9)(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9)(教师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19)(教师版)【河北省容城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图为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系统的广泛使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A加剧城市内涝B导致地下水位下降C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D绿地土壤盐渍化加重(2)该系统未能在我国吐鲁番市得到普及使用的主要原因 A投资大,成本过高B气候干旱,降水少,利用效率低C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D雨水污染严重,无法利用【答案】(1)C (2)B【解析】(1)根据图示该系统提高了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增加了下渗,故利于减少城市内涝,提高地下水位,A、B错误;实现了雨水和城市污水的分流,故利于

2、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C正确。(2)我国吐鲁番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故不适宜该系统的普及。【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和读图分析能力。(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4近年来,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出现上千深坑(见图2),原因是A岩溶作用 B过量开采地下水C不合理采矿 D陨石撞击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测试】2012年10月31日,中科院发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3%,首次突破50%。这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 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2)一位同学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A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B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 C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D城市规模无限扩大-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建设卫星城【答案】(1)C (2)D【解析】(广东省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5据图3 分析,2011年8月云南宣威发生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环流异常 B东南季风较弱 C植被少蒸发旺盛 D溶洞多渗漏严重 【答案】A【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宣城地区1

4、-8月份降水量明显小于历年周期均值,气温则明显高于均值,导致干旱严重,结合选项,大气环流异常,才能引起降水量明显减少、气温异常高的现象,而云南宣威夏季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东南季风对云南影响很少,植被少不切实际,溶洞多渗漏严重不是降水少的原因。【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气象灾害。(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20、作为生态城市规划,与图中功能区对应的是A.工业区、绿地、商业区、住宅区B.绿地、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地、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广东省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考试)1.“生物

5、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传统生产主要以甘蔗、玉米、薯类为原料制取,目前已研发出由木质纤维素(如秸秆)炼制乙醇。对比传统生产,新制取方式的意义不含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综合利用资源C缓解“与人争粮”的矛盾 D降低原料成本【答案】A【解析】该题注意审题,对比传统以甘蔗、玉米、薯类为原料生产乙醇,和以木质纤维素(如秸秆)炼制乙醇的区别,这种新制取方式可以综合利用资源、降低原料成本和缓解“与人争粮”的矛盾,但也会排放温室气体,所以新制取方式的意义不含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清洁能源。【解析】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南非矿产资源丰富,但石油资源不丰富,工矿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所以排放多,

6、人均碳排放高,人口数量大则会导致人均碳排放低。4.根据书上说学大气受热过程可知,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也就是说大气逆辐射增强。【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全球变暖及其原因。(广东省湛江市2013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图是上海市内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河流水质的变化趋势图(水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完成第11题。11关于苏州河20年间水质好转的主要原因,正确的叙述是 A道路用地减小,污染源分散 B工厂多外迁,污染源减少 C居民外迁,生活污水减少 D城市绿地净化作用提高【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重随着时间的变化,可知工业用地减少,道路用地、城

7、市绿地和居住用地增加,说明工厂多外迁,污染源减少是苏州河20年间水质好转的主要原因。【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城市化和城市环境问题。(广州市2013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11.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南地区土地盐碱化 B东北地区湿地萎缩C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 D西南地区水土流失【答案】A【解析】东南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土地盐碱化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我国环境问题的分布。【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2013届高三期末考试】【自然灾害与防治】据统计,我国现有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含风蚀),已占到国土面积的37.1%。水土流失不但加剧了我国人地矛

8、盾,加剧洪涝灾害,而且还成为我国最大的环境公害之一。读“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1)指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的特征,并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特点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2)简要分析水土流失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的原因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面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年、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资料。根据所提供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南部

9、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四个监测点的编号分别为S11、S71、S72、S73材料二 PM10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mg/m3)材料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材料四 S1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度)的关系图(提示:东南风的风向角为135-165度)和PM10月平均浓度与月降雨强度的关系图(1)S11、S71、S72、S73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哪一个?说明该点空气质量好的原因。(4分)(2)S11点的67月PM10平均浓度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3分)(3)根据以上分析,要进一步提高甲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

10、)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三可知S71处的空气质量最好是与其植被覆盖率、建筑用地和裸地、水域面面积的大小之间有明显的关系(1分)。第(2)题需要考明白风向的概念及其表示,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向角是以正北方向为准,其风向角为0度,顺时针旋转,东风的风向角为90度,南风为180度,西风为270度。以此我们可以从材料四可以看出S11点的67月的风向角为150度左右,实际上是东南风,再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可知,S11点位于该城市的东南方向、降水量也较多。以此我们就知道S11点的67月PM10平均浓度较低的原因是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风向、降水量有关。第(3)题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应该从植树造林、

11、增加绿地面积、保护湿地等方面着手解决。【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大气环境污染及其成因。(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甲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2分)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4)这种做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 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2分)A B C D材料三城市洪水除了造成内涝,还容易使水资源流失短缺,北京就是用水紧张的城市之一。2008年北京市总用水量中,地表水57亿m3(16)、地下水234亿m3(66)、再生水62亿m3(18),再生水利用量首次超过地表水。(5)读“19902005年北京市用水量(比例)变化情况图”(图乙),指出北京市1990年以来用水量比例变化的趋势,并简析用水量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