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铸就强国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447180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铸就强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才铸就强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才铸就强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才铸就强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才铸就强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铸就强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铸就强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才铸就强国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正在向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国家之家的综合国力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各大强国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国特色的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主要体现两个核心:一是要做到国家是人才的强国;二是通过合理利用人才达到强国战略的目的。关键词: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20世纪的最后十年到21世纪初,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从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

2、会,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人才战略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概言之就是“人才兴国”。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要成为人才的强国;另一个方面在于用人才来实现强国的战略12。人才的强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想要强国兴国,首先要做到总量上、结构上、素质上又领先世界的人才,同时包括人才的投资上、人才的发展指标上、人才的效率上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要不断得到优化。要确定人才的全球竞争优势,世界上优秀的

3、人才到中国来能够获得发展,中国也成为世界优秀人才汇集的中心之一,在国际上具有人才竞争优势,这是“人才强国”很重要的体现。第一个是人才总量素质结构要处于一个高的水平;第二个来讲,就是人才的发展水平,比如投资发展水平要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第三就是人才效率、人才的贡献度要达到世界先进的水平。第四就是人才生存的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机制环境,要有利于优秀人才的成长,有利于优秀人才的价值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尤其是创新型人才,也有利于世界优秀人才都到中国来。也就是说你这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在全球是具有竞争优势的,这是一个层面的意思。整理为word格式第二个方面用人才来实现强国战略,要

4、求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报以积极培养、重点引进与知人善用的态度,最终使得人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达到强国富国的目的,通过这一指导思想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方针。提出人才要优先发展,实际上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就是说通过人才的优先发展,通过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推动国家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这个层面上,真正把人才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通过加大人力资本的力度,通过进一步的机制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去解放人的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生产力,推动我们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推动国家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未来竞争能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应当落在“人才资源强国”的建设和充分发挥人才

5、的作用上,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大军,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二、 人才强国成功的历史案例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一系列世界公认的经济强国,他们的强大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不管哪个方面的因素都和人的作用分不开,而且其中人才往往对国家的强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以下如今的经济强国中人才起到的作用,不仅可以看出人才强国的可行性,同样为我们国家制定有本国特色的人才强国战略方针具

6、有借鉴意义。对于我们熟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才所起到得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新兴的棉纺织业。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革命,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整理为word格式在英国伯明翰,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正是由于出生于英

7、国的哈格里夫斯和瓦特使得英国成长为该时代的“日不落帝国”,成为了第一个工业国家。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正是由于美国和德国涌现了大批的科技人才,不断革新各项技术,完善工业体系,最终形成了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美德两国实力赶超英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发达国家的“发达资本”主要是

8、人才新加坡建国之后,任何资源都没有,连饮用水都必须向邻居马来西亚买。但新加坡却依靠发掘人才资源也就是所谓的“精英治国”战略而成为发达国家,本国人才不够优秀,就提供高薪、低税去引进海外人才。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曾概括说:“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增强竞争力,都必须依赖外来移民和人才,而美国之所以能在许多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就是因为它广纳人才。”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以“人多地少”作为国家无法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但是,同样起步较晚,又非世界交通咽喉位置,面积不如中国云南省、而人口却达1.2亿、多火山地震又资源贫瘠的日本,各类人均自然资源指标比中国、印度都更为严峻,却依靠能揽全世界资源为己

9、所用的人才战略,而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均收入曾一度高居世界第一。世界上先后有7名华裔获诺贝尔自然科学领域的奖项,其中4人是中国留学生出身,但没有1个人拥有中国籍。如今,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在内都开始复制这种美国模式,包括塑造国家梦想吸引人才。专门负责海外猎取人才的“联系新加坡”主管DavidTan就说:“我们出售梦想。我们的研究显示,新加坡以世界一流的效率而闻名。因此,我们需要出售软实力实现梦想的地方。”这三个20世纪才开始独立的国家,如今也都成为发达国家。整理为word格式韩国为了对外国顶尖人才表现足够的诚意,这个过去反对双重国籍的国家决定最迟2011年允许

10、外国顶尖人才(包括外籍韩裔人才)持有双重国籍。韩国朝鲜日报等媒体甚至认为与欧美竞争对手相比,这样的努力还不够:“要想成为人均收入达3万美元的发达国家,就要确保一人可以养活数万人的21世纪型人才。要最大程度地将他们吸引到韩国,仅提供奖励远远不够。我们应该进行全方位努力,改善商业和生活环境,建立能积极接受外国人并与其共存的宽容文化,打造有吸引力的韩国。”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获得外国的技术、专利、知识产权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但是,获得外国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却可能完全免费。即使人口再密集的国家的公民也能够感受到:太多普通外国人的入籍扎根,可能会让土地、公共资源、就业机会等更加紧张,但那些能够创造大量

11、就业机会、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超级人才”入籍,则只会让他们得到更多好处。美国的氢弹之父、美国的电子计算机之父都来自于欧洲。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以后,美国曾经动用一个伞兵师、两个装甲师加上整个第六集团军,组建了一支特殊作战部队“阿尔索斯突击队”到德国去抢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资产,当时前苏联也在德国抢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前苏联忙着搬设备、工厂,而美国抢的是人才,德国研发氢弹、原子弹的科学家都被挖到了美国。当时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只是德国的1/3,而今天,美国拥有全世界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从以上各大案例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国家体制的更新还是技术的发展,人是核心是关键,这其中高新技术人

12、才就显得更加尤为重要。所以,归根结底发达国家其实是人才的发达,人才强大国家才能强大。三、 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人才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关键,是振兴中华、走向强国之路的根本。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发展和新变化,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我们党首次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2。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使大批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走上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则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这是中国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使之成为其中一个

13、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是对此前提出的国家人才战略的深化和系统展开。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了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整理为word格式我国在依靠人才实现国家富强的战略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骄人

14、的成绩。首先,在对人才资源上,树立了“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一理念。对人才思想理念的改变,为人才优先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人才国际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仅需要开发利用好国内人才市场,同时要加强国内外人才交流和竞争,而且积极引进海外人才。最后,对于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目的,一定要做到以用为本。不仅要在各种项目交流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最重要的是做到用好人才,用活人才,达到富国利民的根本目标。我国在近年来不断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制定了合理的人才强国战略,使得国家的综合国力步步攀升,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为新中国的崛起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四、 结论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是绝对的主角,其中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善于尊重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是这个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人才铸就强国。参考文献整理为word格式1 朱钧侃,刘宇舸. 论人才强国战略.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8月.第2卷第4期2 付春生. 论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我国人才强国战略. 职称论文发表专家3 逯惠艳. 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相关问题探究. 探索与争鸣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