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光照图的判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44574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光照图的判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光照图的判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光照图的判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光照图的判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光照图的判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光照图的判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光照图的判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光照图的类型,会画二分二至日各类光照图并能分析其特点2、掌握局部图与全图、变形图与原图、以及各类光照图的转换技巧3、培养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图文转换、文图转换、图图转换,及对光照图中各种信息综合归纳的能力。探究延伸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一、日照图的类型(一)地球侧视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地轴垂直或倾斜;经线在图上表示弧线,纬线表示为直线;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晨昏线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二分日,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

2、;二至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圈的两端)。说出下列各图所代表的节气。 日 日 日 日(二)极地俯视图,中心为极地,外圆为赤道(有的为一纬线圈),射线为经线,同心圆为纬线,分北极图和南极图。二分日时,晨昏线为直线(与正相对两条经线重合)且通过极点,昼夜平分;二至日时,晨昏线为弧线且与南北极圈相切。说出下列各图所代表的节气。 日 日 日 日(三)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两极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这种投影图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变形,判断依据主要靠晨昏线和极圈内的极昼与极夜及赤道上昼夜平分,日出、日落的时间分别为6点和18点等情况来判断。 日 日 日二、光照图判读的基本问题1、确定南北半球

3、侧视图:上北下南。极视图:北逆南顺;自转方向与东经度增大方向一致,与西经度减小方向一致2、确定晨线和昏线晨昏线(圈)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夜为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昼为晨线。总结:晨昏线10大特征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只有在春秋分两日,晨昏线(圈)与某条经线重合;在二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晨昏线除二分日,其它时间与经线斜交,其斜交的角度等于当地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二分日垂直,其它时间斜交,其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4、;一年中晨昏线(圈)与地轴的最大夹角是一个黄赤夹角(二至日两天);晨昏线(圈)一年中沿地轴摆动的最大幅度(二至日两天之间)是两个黄赤夹角;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即晨线与昏线转折点,转折点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或0点(24点)。3、确定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赤道晨点)地方时为6点,该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都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赤道昏点)地方时为18点,该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都为18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点。背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典型例题1 求下列三图中各点的地方时。A 时 B 时 C 时 A 时 A 时 G 时H 时D 时 E 时 F

5、时 B 时 C 时 E 时F 时 B 时4、确定日出日落和昼夜长短(1)日出日落: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规律总结: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并与它们垂直。因此,只有这两天全球各地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同时日落。纬度相同的地区,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北京当地日出时间(2)昼夜长短: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

6、时数昼(夜)弧度数/15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典型例题2 1、假设右下图表示某纬线圈,A、B、C为该纬线圈上的三点,其中AB弧为昼弧,ACB为夜弧。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A2时 B5时 C8时 D10时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是_;北极圈上昼长是_小时;南极圈上昼长是_小时。(2)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_点,昼长是_小时。D地的地方时是_点,昼长是_小时;E地的地方时是_点,昼长是_小时。(3) C地日出是_点。5、太阳直射点地理

7、坐标的确定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纬度值(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为,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南北纬视具体情况而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平分昼半球经线的度数,也就是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典型例题3 找出下列各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70N 0 7、确定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太阳光相与地面的倾角(无数个)。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只有一个)。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零,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12点时。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零,最小值出现在子夜,即地方时0点时。晨

8、昏线(圈)上太阳高度等于零。(2)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的那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有两条,这两条纬线分布在直射纬线的两侧,与直射纬线的纬差相等。某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纬线与直射纬线的纬差。典型例题4 读图1,完成下列各题:太阳直射_,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地区是_。A点此时的时刻为_,B点的日出时间为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小时。、图中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在ADC三点中,与B点时刻相同的一点是_点,与B点太阳高度相同的一点是_。(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

9、地的地方时是12时。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计算楼距。要使新楼底楼全年都能照射到正午太阳光,必须保证正午楼影最长时正好与楼底相切。对于北半球来说,正午物体影子最长出现在冬至日,所以冬至日时前楼正午的楼影长就是所求的最短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典型例题5

10、某地有一幢楼,楼房高度为h, 太阳高度角为a,楼间距和正午的影子为S,回答下列两题。(1)若在12月22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该地的纬度是( ) 2326N 2134N 2526N 6826S A B C D(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太阳高度角a主要受楼房高度的影响 B楼间距主要考虑楼房正午的影子长度C在我国楼房正午的影子不一定都朝北 D考虑光照,楼房高度应与纬度成反比 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互余的,因此一年中正午太

11、阳高度角变小时,倾角调大;变大时,倾角调小。(注意:据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互余的,且正午太阳高度角差=纬度差,可推出倾角就等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典型例题6 洛阳(35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下列两题。(1)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26B35 C6634 D55(2)下列地区中,使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海口B重庆C拉萨D吐鲁番A0课后拓展案1、读下左图回答(阴影部分为黑夜)(1)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2)A点日出时刻是_时;A

12、点昼长为_ 小时;(3)两条日界线分别为_、_(填经度)3月211203月222、上右图中心点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1)NA的经度 。NB的经度 。(2)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 3、读日照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在图中画出春分日的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半球的范围。(3)若此时正值秋分,那么图中A.、B、C、D四点太阳高度为零的是_。(4)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_点。若C点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则B点的经度为_ _NABCD450E4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投影图,回答:(1)在图中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2)计算图中A的昼长 夜长 (3)此时图中B点的地方时 D点的地方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