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说课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6439907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狐狸和乌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狐狸和乌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狐狸和乌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狐狸和乌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狐狸和乌鸦》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狐狸和乌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狐狸和乌鸦》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的规定: .学会本课的个生字和由生字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容易被骗上当的道理。 3.能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和朗读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 2理解课文的寓意。 3.学会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思路: 一方面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课文和教师的范读,初知课文大意,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本上,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生字,识记字形,抽读词卡。然后从整体入手,提出问题,以问促读,理解课文重要内容。接着部分深究,通过提问,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最后回归整体,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明白课文所含

2、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要充足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导”,重在抓住重点词句段,以问促读,以读促说,以说助读,以此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时间: 四学时。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同窗们,你们听过狐狸的某些故事吗?谁懂得狐狸的本性是什么样的?(狡猾)你们见过乌鸦吗?它和别的鸟,如黄鹂、孔雀、百灵鸟相比,它的羽毛美丽吗?它的叫声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看看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种什么道理。 二、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规定把带生字的词语,看拼音多读两遍。) 1检查自学状况。读下面句子,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乌鸦在

3、大树上做了个窝(w),狐狸住在大树底下的洞(n)里。(2)狐狸对乌鸦说:“您的羽(y)毛真美丽,麻雀比起您来就差(ch)多了,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j)吧!” (3)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唱起歌来。哇(w)她刚一张嘴,肉(r)就掉(i)下来了。 2.抽读生字、生词卡片。(先带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指引学生学会生字词。 窝洞羽毛差多了肉哇几句掉下来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讲了一种什么故事?(课文讲了一只狐狸骗取了乌鸦嘴里一片肉的故事。)第二学时一、导语:狐狸是如何骗到乌鸦嘴里的这片肉的呢?请同窗们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二、分段读授课文,重点理解乌鸦上当被骗的通

4、过。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有几句话?从这里你懂得什么?(两句话。懂得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她们是邻居,彼此是理解的。) 2.默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乌鸦与狐狸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找出最能阐明因素的句子。(乌鸦找到一片肉,快乐地站在树枝上,狐狸见了直流口水,想吃这片肉。点拨“直流”的意思。) 3.重点讲读4自然段。规定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思考: (1)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每次都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2)乌鸦每次听了狐狸的话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反映?成果如何?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点拨,结合看图,协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狐狸“想了想”,

5、它想什么呢?(狐狸暗暗打主意,想鬼点子,让乌鸦张口把肉掉下来。) 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第一次:“笑着”是装出一副笑脸,“您”是“你”的尊称,为的是讨好乌鸦。第二次:称“亲爱的乌鸦”、问孩子好,表达亲近、关怀,再次讨好乌鸦。 第三次:“羽毛美丽”、“嗓子好“,会唱歌,为了奉承,别有用心地吹捧使乌鸦张口。乌鸦听了狐狸的话。 第一次:“不作声”,觉得狐狸的话虽然好听,但嘴里有肉不便回答。 第二次:“看了一眼,还是不作声”,乌鸦有点动心了,但还是怕丢了肉,尚有所警惕。 第三次:得意极了,快乐得把一切都忘了,也忘了嘴里的肉,成果乌鸦被骗了,狐狸的骗局得逞。 .朗读指引:结合教师上述点拨之处,理解课文,

6、体会狐狸和乌鸦各自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调: 狐狸:第一次,尊敬、问候的语调。(讨好) 第二次,亲近、关切的语调。(献媚) 第三次,夸奖、赞美的语调。(巴结) 乌鸦:体现是愿听好话,越听越快乐,读“哇”时,声音要合适放低、拉长第三学时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窗二人分角色朗读。2.全班指名分角色朗读。 有条件的班级,可带头饰,进行课本剧表演。 二、理解寓意。思考:1课文中写了一只如何的狐狸和一只如何的乌鸦? 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什么道理?(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和一只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被骗的乌鸦。懂得别有用心的人做坏事,总要采用狡猾的欺骗手段,花言巧语,阿谀奉称,如果你只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就

7、容易失去警惕,被骗上当。)三、识记字形。重点指引如下字形。 肉:共6笔,和“内”相比较记忆。差:半包围构造,和“着”相比较记忆。 四、课堂练习。 完毕课后24题作业,并能感情朗读课文。附:板书 狐狸和乌鸦狐狸和乌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教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1课狐狸和乌鸦。在备课的时候,我变化了以往仅有教师单方备课的做法,采用了师生合伙备课的新措施。我让5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参与到备课中来,师生共同敲定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简朴,语言浅白易懂。备课学生觉得:同窗们在上课前就能读懂课文,懂得课文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走

8、了乌鸦嘴里的肉。学生读了两遍课文后就能理解:乌鸦上当被骗的因素是由于它爱听好话。可见,教学的重难点很容易被学生突破。既然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文,于是我就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的课题精神为指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和自演,摸索在小课堂的教学中间如何拓展中课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参照学生的意见设定了如下学习目的:知识和能力:学会8个生字和由生字构成的新词,对的、流利地朗读课文,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课文,体会狐狸的花言巧语,理解乌鸦上当被骗的因素。对的评价狐狸和乌鸦。过程和措施:自主发现字词的规律和识字的措施,自读自悟,自编自演。合伙交流,生生

9、互动。二、教法学法语文课程原则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以此为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把小课堂、中课堂和大课堂三者有机整合,设计出“目的暗示实践”的课本剧教学模式。我按照备课学生的意愿,转换教师的角色,以叶导演的身份出目前课堂上,以招聘小演员的形式组织教学,从而创设情景,增添了课堂趣味性。做到让学生在趣味课堂中自主地学习,在趣味课堂中合伙交流,在趣味课堂中进行探究学习。这正是语文课程原则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伙、探究式学习方式。三、教学过程 此课教学需要两个学时,第一学时重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读自悟课文内容;第二学时重要是引导学生发明性的自编自演课本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10、,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自主合伙识字。针对小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在课堂一开始时就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演员招聘广告,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出示“我会读”图标,向学生提示读课文的规定:()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作个记号。(2)多读几遍没有读通的句子,再听听伙伴是如何读的。初读课文后,我将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自由朗读,即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随后,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已经结识的字,并读给学习伙伴听。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识字措施,并选择好的措施向全班推荐。学完生字后,我采用了备课学生的建议,组织学生玩“摘果子”的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状

11、况。通过游戏,反馈出学生没有掌握的生字,提示学生在读课文时进一步学习这些生字。语文课程原则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识字和写字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都要体现。我根据备课学生的学情,拟定指引学生写“流、雀”两个生字,并运用投影组织展示。二)自读自悟在这一环节,我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以学定教,让学生在充足朗读感悟的基本上,以发散性问题“你懂得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学习。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点拨和解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

12、保存对狐狸和乌鸦的不同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从多方面去欣赏文本内容。在这个环节的中间,我还将运用课件出示狐狸的三次说话,给学生创设展示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合适进行品词品句,体现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三)自编自演 在一般的课堂表演中,学生还是难免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我以暗示为主,采用竞选的方式,大胆让学生通过想象发明,自己编剧,自己表演,形成开放性课堂。 这一环节的第一步是小演员选择应聘角色,应聘角色有狐狸、乌鸦、三只小乌鸦和旁白。小演员选定角色后,按角色提成四个小组,每组选出一种助理导演,由助理导演带领成员在课文中找出自己表演的内容,有感情地多读几

13、遍,并根据课文描述的情景自主设计动作、表情和语言。此时,作为导演的我,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表演,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第二步是小演员在组内自主地预演自己的角色。让小演员发明性地进行表演,让小演员在合伙互补中完善和丰富表演内容。可谓在演中学,在学中演。这时,导演要抛砖引玉,抛出某些问题暗示小演员进行拓展想象。问题有:1、狐狸会如何吃肉?它还会对乌鸦说什么话?2、三只小乌鸦会说什么话?它们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3、乌鸦妈妈会对小乌鸦说什么话?它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小乌鸦长大后又发生了什么事?等等。总之,要引导小演员按照自己的意愿续编故事,进行创新表演。 第三步是小演员戴上头饰在组内表演自己选定的角色。我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别人的表演,客观公正地当小评委,选出一种最佳小演员参与最后的汇演。 第四步是正式表演课本剧狐狸和乌鸦,充足呈现小演员的风采,展示她们合伙创新的成果。我就边当导演,边拍录像,理性地调控课堂。最后,我满足备课学生的一致规定,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全班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让每个学生均有体验成功的快乐,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结束后,我还将引导学生反思在这一课中学到了什么?以此检查我的课本剧教学的效果。“您”“亲爱的”这些词?(表达亲近、和谐,想得到乌鸦的好感。)这时乌鸦有什么反映?(不作声)它为什么不作声?(由于嘴里叼着肉,不便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