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1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439888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1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1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1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1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1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1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性测试题1 人民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1(2018全国卷)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

2、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答案:B2(2019全国卷)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解析:由材料可知,汉武帝将“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而一个“千户侯”一

3、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因而诸侯王置办一张“皮币”就得花费较多的收入,这从经济上削弱了诸侯的实力,故C项正确。“皮币”不是货币,因而制作“皮币”不是对货币进行管理,故A项错误。制作“皮币”是经济手段,非文化教育措施,无法确立思想上的统一,故B项错误。制作“皮币”并规定诸侯王参加献礼必须购买“皮币”,不能实现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错误。答案:C3(2018福建东山二中期中)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会馆的发展变迁”课题的过程中,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A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B会馆的出现是政府重视商业发展的结果C会馆的出现与明清的商帮密切相关D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4、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与商帮有密切关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正确;会馆不是政府机构,故A项错误;明清时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会馆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资本主义萌芽孕育于明中后期江南手工业中,故D项错误。答案:C4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国有 B土地集团所有制C土地私有制 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商鞅变法规定土地私有,土地可以买卖,从而造成了土地兼并现象,故C项正确。 答案:C5(2019江苏卷)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

5、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解析:根据材料“黄池镇”“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官府需求,这说明黄池镇经济发达,也从侧面说明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故选D项。答案:D6南宋清波杂志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这表明()A官营商品流向放宽 B瓷器市场竞争激烈C窑务管理渐趋松懈 D汝窑产品质地欠佳解析:“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说明汝窑作为官窑,其产品在南宋时期不再禁止流向市场,也是可以允许出卖

6、的,故选A项。答案:A7中国古代的制瓷业举世闻名,以下我国陶瓷种类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A BC D解析:粉彩瓷器出现于清朝;明代青花瓷器成为主流;白瓷最早出现于东汉;青瓷的年代最早,商周时期就烧制出原始青瓷。故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汉朝和唐朝前期对“市”的时间和规模都有限制草市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明朝中后期,江南棉织业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C D解析: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汉朝和唐朝前期对“市”的时间和规模都有限制,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南北朝时期最早出现“草市”,明朝中后期江南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是丝织业部门,说法错误

7、,排除含有或的A、C、D三项。答案:B9某学习小组在讨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时候,列出了下面的一张表格,你认为他们讨论的是哪一个时期的农耕经济()农业推广双季稻、产量提高;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番薯)手工业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商业白银使用广泛综合国力GDP在世界总值中占比重年增长率远高于欧洲;是当时世界经贸中心A.春秋战国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解析:依据表格中的“玉米、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白银使用广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等农作物品种随西方殖民者传入中国,私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后白银广泛使用。故正确答案为D项

8、。答案:D10(2019江苏卷)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明朝晚期人们对待贫穷的态度由道德上的中立转变为“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与商品经济发展、人人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财富的社会观念盛行有关,B项正确。明朝晚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未发展成资产阶级,我国资产阶级产生于近代民族工商业,A项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财富观的变化,这

9、不能等同于道德沦丧,C项错误,排除。结合所学可知,D项说法错误。答案:B11明朝小说警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由此可知()施复夫妇是机户 当时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农业还较落后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A B C D解析:材料中施复夫妇雇佣人织绸,即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是机户,故正确;材料中雇佣关系的出现标志着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故正确;材料未反映,且明朝时期农业并不落后;表述正确,但材料未反映。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12(2018陕西渭南高三质检)据孔泾源教授研究,汉代曾实行对某些

10、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A使得一大批富商大贾富甲一方B使工匠和商贾变成官府管理的奴仆C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配合D拓展了地方官凭土贡而晋升的机会解析:汉代实行盐铁官营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土贡制”等都与盐铁官营和重农抑商政策相配合,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各种制度都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发展,故A项错误;“禁榷制”只是一些重要行业由政府垄断,并不是把商贾变成政府管理下的奴仆,故B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计52

11、分)13(26分)(2018湖北双峰一中期末)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高度文明,农耕经济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牛郎织女传说”申遗成功的两个县份之一。材料二: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12、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三:(吴江县)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织丝。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八(1)“牛郎织女传说”反映的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该经济形式有何突出特点?(8分)(2)从材料二中能得出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10分)(3)材料三反映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8分)答案:(1)形式:小农经济。

13、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信息:该市镇因工商业的发达而兴起;该市镇商品生产推动了商业的发展。新特点: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提高;区域性商帮出现。(3)新现象:出现雇佣关系或者资本主义萌芽。状态: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14(26分)(2019浙江选考)站在时间的刻度上回望,更能感知时代的面貌和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艰苦抗战的岁月里,一位建筑学家在四川南溪李庄的斗室仍潜心于他所热爱的事业,奋笔写下一个学者的良知文字: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

14、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摘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材料二:徜徉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宛若置身于一幅大写意的清明上河图,让人体味一个商帮曾经的芳华。高耸的市楼,居于城的中央,一城风光尽收眼底

15、。吟咏着梁思成先生的文字:街市、民居、市楼、桥梁、寺塔、城垣等等,“它们的壮丽或它们的朴实,它们的工艺与大胆的结构,或它们的亲切部署与简单的秩序”,对于我们都是那么可爱,那么有意义。有感于山西商人的创造力,梁启超任公先生曾在某一场合发言:“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此,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之山西商业有改良中国金融业之资格者。诸君一举手,一投足,非徒诸君自身利害之所系,于国民经济、国家财政且有莫大影响焉”。选编自梁思成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分析指出材料一中作者所做的“逆时代”思考是什么?这位建筑学家的祈愿与思考在20世纪70年代变成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共识。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那些促使人们保护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历史教训。(14分)(2)根据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