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的新思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64397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欣赏课的新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欣赏课的新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欣赏课的新思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欣赏课的新思路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几乎一成不变,近年虽然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形式,增加了 一些互动要素,但并没有达到让学生亲手“触摸”音乐的层面,所以,在音乐课上 如何增加“动手”的环节,无疑将成为新一轮的突破要点。标签:乐器音色解剖音乐器乐进课堂MIDI技术课堂演奏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形式可以说是多年来一成不变,近年虽然引入了多媒体教 学平台,增加了一些互动的要素,但并没有达到让学生可以亲手“触摸”音乐的层 面,而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充满感性要素的艺术,只有亲口品尝,才能感受到其中 真正的美妙。国外的著名音乐教学法都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比如“奥尔夫教学法”强调 的是听觉和语言、知觉的共同参与;达尔克罗

2、兹的“体态律动”更是要求人人全身 都动起来,突出的还是听觉和动感的配合。不参与就难有兴趣,无兴趣就难有激情,无激情就难有效果我们只有把 课堂音乐的活动交给学生,让他们处于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受美、 体验美,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的参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使他们成为课堂 的主体,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乃至素质教育的目的。所以,在音乐课上如何增加“动手”的环节,无疑将成为新一轮突破的要点。 简单点说,也就是“让器乐进课堂”。事实上,“让器乐进课堂”的设想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多 年前器乐训练就进入了课堂,例如在美国和日本,每个中小学生都会演奏一二件 乐器。我国的教育前辈们也为此

3、作出了许多探索,比方说,当年的“竖笛进课堂”, 就是步入音乐王国的一座桥梁。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早已有了“器乐进课堂”的规定,有些学校已将竖笛、 口琴、电子琴、手风琴等乐器引进了课堂,还有一些学校甚至成立了民乐团、管 乐团、交响乐团,然而就教育整体来说,并未形成主流。至于为什么进展如此缓 慢,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认识方面的原因,乐器问题是主要原因之一。对 于很多家庭来说,买太贵的乐器负担较重,而适合当前国情的塑料竖笛,虽然价 钱便宜,但表现力比较有限,很难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力。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方面同样明显。对于普通职业学校来说,课堂上不可能像音乐学院那样配备钢琴和成套的电 脑音乐设备,那么,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因陋就简地走创新道路,就值得音乐 教师为之探索了。笔者有一个设想,那就是将MIDI技术带入课堂,利用简单的 设备把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其亲手触摸,激发进一步的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