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法造纸废水集中处理教学提纲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6431594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灰法造纸废水集中处理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石灰法造纸废水集中处理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石灰法造纸废水集中处理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石灰法造纸废水集中处理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石灰法造纸废水集中处理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灰法造纸废水集中处理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灰法造纸废水集中处理教学提纲(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灰法造纸废水集中处理造纸企业的污染是我国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产生的废 水浓度较高,治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曾被列入“十五小”污染行业。 石灰法造纸过程中虽然没有黑液的产生,但仍存在其产生的废水浓度 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水处理问题已经成为石灰法造纸发展的瓶颈。该项目将六家石灰法造纸企业产生的废水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 站集中处理,是河南省造纸废水集中治理的试点。 废水经过物化+生 化处理后,能够满足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令2001) 和当地环保部门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经过六个月的满负荷运行,效 果良好。1水质、水量该六家造纸厂均以麦草为原料,采用石灰法生产瓦楞纸,废水经收

2、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设计原水水质水量见表 1。表1设计原水水质、水量指标COD(mg/l)BODmg/l)SS(mg/l)pHQ(m3/d)设300050020007.5-8.59000计值2工艺流程与主要构筑物2.1工艺流程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收浆系统一-集水井混擬沉淀池污泥处理=污泥侬缩池 污泥贮池絮凝 剂 f调节池三叶罗茨凤机1达标椰放一SBR反应池匚水解酸化池图1 工艺流程图2.2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作用 格栅由于收水管渠采用暗渠,在输送过程中没有外来杂质的进入, 废水中大的杂质如塑料袋、树枝、叶等较少,为减少投资采用人工格栅。栅宽800mm栅隙10mm 斜网收浆系统为了回收废

3、水中的纤维并降低废水中 SS的含量,在工艺的前端 设置收浆系统。 常规的收浆方式有斜网收浆和圆网收浆, 该工程采用 斜网收浆。滤网采用 60 目尼龙网,以保证浆的回收量和出水水质, 降低后续工艺的负荷。 集水井集水井的作用在于短时调节水量, 避免出现水泵过分频繁的开启和关闭。设计水力停留时间6mi n,潜污泵的开关由液位计控制。 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按照最大时流量设计,设计时变化系数 1.2 。为便于操作管理和检修方便, 混凝沉淀系统 2 池运行。 混凝沉淀 池由混凝反应池和平流沉淀池组成。 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溶解、 配制在 地面上的溶解槽进行, 将配好的药剂用泵提升至高位贮药箱, 靠重力 作用

4、投加药剂。絮凝剂采用PAC助凝剂采用PAM絮凝反应采用穿孔旋流反应池,反应时间 20min。沉淀池与絮凝反应池合建。考虑到站区可利用面积较大的特点, 沉淀池采用平流沉淀池,表面负荷1.3m3/m2 h。2池共用行车刮泥机 1 台。絮凝污泥自流进入污泥贮池。 调节池调节池与平流沉淀池合建。 其主要作用在于调节水质水量, 避免 提升泵频繁开停机, 泵的开关由液位计控制。 考虑到六个造纸厂排放 废水在时间上的互补性和混凝沉淀池的调节能力,停留时间设计为 30min。 水解酸化池由于该废水中含有大分子、 好氧菌难以去除的物质。 在废水进入 好氧生化之前设置水解酸化池。 靠水解产酸菌的作用可以迅速降解水

5、 中有机物的特点, 形成以水解产酸菌为主的上流式污泥床, 从而去除 有机物并将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 并将固 形有机物转化为溶解性有机物, 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和提 高生化处理效率。水解酸化池采用升流式,共分四池运行。上升流速 1.3m/h 。 SBR 反应池SBR系统共有2池运行,单池有效容积3800m3!。SBR反应池运行 周期 8 小时。其中进水 4 小时,采用非限制性曝气, 鼓风曝气 6 小时, 静沉1小时,滗水1小时。SBR也的稳定性较好,进水时废水与曝气 池内的混合液充分混合, 对于充水期内出现的废水浓度变化, 可起到 一定的缓冲作用,系统采用穿孔管曝

6、气。采用间歇进水,对于长时间 高峰浓度的废水冲击起到一定的分割作用。 在反应池中反复出现好氧- 缺氧状态,在同一个周期内污染物浓度、溶解氧亦有较大变化,能够保持较稳定的生物相,微生物生长良好。SBR反应池在固液分离时 整体水体接近完全静止状态,不会发生短流现象,同时,在沉淀阶段 整个SBR反应池容积都用于固液分离,较小的活性污泥颗粒都可得到 有效地沉淀,SBR反应池的出水质量较高,系统出水稳定达标。 污泥贮池混凝沉淀池产生的絮凝污泥、水解酸化池和SBR反应池产生的剩 余污泥均自流进入污泥贮池。经收集贮存后泵送污泥浓缩池。污泥贮 池有效容积35用。 污泥浓缩池系统产生的污泥若不浓缩将增加污泥处理

7、的负荷,因此设置污泥 浓缩池。该工程污泥浓缩池4池运行,经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降至 97%左右,污泥体积大大减少。主要构筑物见表2。表2主要构筑物一览表构筑规格或主要设物名计参数备注称格栅B= 800mrpe=10mm人工格栅收浆系统长50m宽1.5m60目尼龙网斜网集水井5X 2.5 x 3.5m超咼0.5m混凝2池,穿孔旋流沉淀28X 6x 3.5m反应平流沉淀池池调节12.3 x 5.3 x池3.5m水解酸化8.6 x 8.6 x5.5m4池池SBF反应池27.7 X 27.7 X5.5m2池污泥贮池3X 3.7 X 3.8污泥浓缩池6X 6X 7.6m4池2.3工艺的主要特点 该工艺具备

8、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特点,适合石灰法造纸废 水处理。 污泥系统上清液回流至集水井进而进入混凝反应池,在投药 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了沉淀效果。 在好氧生化处理前增设水解酸化处理,将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水解菌的作用转变为小分子有机物, 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而提 高了 SBF反应池的效率。3处理效果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经过六个月时间的运行,系统出水水质稳定满足 造纸工业水污 染物排放标准(GB3544 2001)制浆造纸非木浆本色标准和当地环 保部门COD总量控制的要求。各单元处理效果见表 3,具体出水水质 见表4。表3污水处理各工段出水水质设定单位:mg/L (去除率除外)项目原水收浆系统混凝沉淀水解

9、酸化池SBR标准出水去除率(%)出水去除率(%)出水去除率(%)出水去除率(%)CODr225020251015002614255.026281.6370BOD4254045.03641032810.07377.8100SS12562550250602375.08265.41000表4出水水质监测结果指标COD(mg/l)BODmg/l)SS(mg/l)pH进水225042512507.8出水26273827.5标准37010010069备表中数据为平均值。COD370mg/标准注依据总量控制指标算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5。表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实际运行参数处理能力(mVd )9150总装

10、机容量(kw)373.6运行容量(kw)239.7电耗(kw- h/m3)0.604占地面积(m)23400项目总投资(万元)580运行成本(兀/m )0.513备注表中数据为均值。4结论之所以采用SBR法,主要是考虑到SBF本身具有的如占地面积小、 流程简单、电耗节省、不易产生污泥膨胀现象等优势,同时考虑到该 造纸企业操作人员自身素质偏低的因数,而SBRX艺具有系统操作简 单且更具有灵活性的特点。采用该工艺处理石灰法造纸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与其它工艺 相比具有管理方便、运行可靠、一次性投资低、运行成本低、适合管 理水平相对较低的企业的特点。经过半年的运行实践和监测结果表 明,对COD BO

11、I5 SS的去除率分别达88%、83%、93%,运行成本 约0.52元/m3。回收的废浆可回用于生产,实现了废水处理和废物回 收资源化的目的。该工程为多家石灰法造纸企业集中治理工程, 不论从操作管理或 性价比来考虑均优于单独建造的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石英砂滤床除苯酚的试验研究受污染的饮用水水源中,含酚浓度在大多数情况下V0.01mg/L,为微量。对饮用水中微量 酚的去除一般有臭氧氧化法、活性 炭吸附法等,但由于费用较高,目前在我国尚难以普遍推广。笔者试图采用从河流水体岸边或底部的含水层中截取河床渗透水的“诱 渗”1取水方式来去除水源中的微量酚,并对石英砂滤床与含水 层除酚进行了

12、一系列的试验研究。1试验方法1.1试验装置与方法试验装置为一根140mm勺有机玻璃管柱,其高度可按需要调整。 管柱底板上钻有10mm勺圆孔,孔隙率为25%其上覆盖尼龙网以防 石英砂流失,管柱中装填粒径为 0.5 1.2mm的石英砂。试验分两阶段:第一阶段采用以长江水为水源的武汉市自来水, 向配水箱内的自来水中投加 苯酚,配制成给定浓度的含苯酚原水, 用水泵提升至滤柱中进行除酚试验;第二阶段试验用水则为上述原水、生活污水、淘米水三者按 2.5 : 1.5 : 0.5的比例配制(简称混合 试验用水)。第一、二阶段的试验数据是滤柱分别连续运行5d和25d后取进、出水样测得的,分别进行了酚、溶解氧、p

13、H值及水温四个项目的测定,酚的浓度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测定,并对 滤柱中石英砂表层的菌胶团、丝状菌、杆菌等进行了显微镜检测。1.2试验结果与讨论第一、二阶段试验时的水温分别为 2324 C、1215 C; pH值为6.5 6.8 ;第一阶段试验时的进、出水溶解氧分别为7.36 7.76mg/L、7.17.66mg/L,第二阶段试验时进、出水溶解氧分别为 8.239.87mg/L、0.906.93mg/L ;第一阶段试验前期的进、出水溶 解氧几乎一致,仅后期的出水溶解氧较之进水略低,而第二阶段试验开始,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滤柱中石英砂表面出现菌胶团之后,出水溶解氧比进水明显降低,最多低达

14、90%进水苯酚浓度对苯酚去除率的 影响见图1。範一旳日试程馆卑 石英砖足隔度丄J m i in0.04 Q.m 0 120.16Q20LM-5O40W0 W OflS (LB 6 1& 进水耒轍t度“环& L *)45%n 1进水笨酣港度討石英越屈讎餘或舉的彰响试验结果分析: 进水苯酚浓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由图1可见,在所试验的苯酚浓度下,石英砂滤层均有一定的除 酚效果,并随进水苯酚浓度降低,苯酚去除率呈显著升高。在忽略试验连续时间影响的条件下,当进水苯酚浓度均从0.03 mg/L降至 0.008 mg/L 时,经4 m厚石英砂层渗滤后,第一、第二试验阶段的苯酚去除率分别从26.67%增大到35呀口从36.67%增大到石英砂层厚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45%在进水苯酚浓度、试验连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石英砂层增 厚,苯酚去除率也随之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