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金管理办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431379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用金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备用金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备用金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备用金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用金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用金管理办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用金管理办法 为规范公司备用金管理,专款专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资金占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备用金适用范围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子公司、分公司各独立核算单位。 第二章备用金管理的原则和分类 第二条备用金管理的原则: 1、坚持预算管理原则。备用金的申报和借支必须在预算的范围内,没有列作预算的备用金不得借支。 、专款专用原则。借款人不能编造借款理由,套取使用备用金,已提取的备用金不得挪作他用。 、时效性管理原则。定额备用金和工程项目流动备用金的时效为一年,临时备用金时效为一个月。 4、权责对等,责任连带原则。部门负责人为其借用备用金员工的第一管理人,借款人为部门负责人的,

2、主管领导为其第一管理人。第一管理人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审核下属借用备用金的真实性、必要性和借款标准,并督促其及时办理结账、还款手续。第一管理人在备用金不能按期收回时负连带责任。 第三条备用金的分类 备用金是指公司员工以现金、银行存款方式借用的用作零星开支、业务采购、公务出差等业务的款项。为简化借支及报账流程,将备用金分为定额备用金、临时备用金和工程项目流动备用金。定额备用金指因支出项目固定、支出业务频繁等原因需要周转使用的现金,具有时间长、固定性强的特点;临时备用金指因1 临时性的需要而借支的现金,具有时间短、一次性的特点。工程项目流动备用金指因工程项目采购零星材料与小额费用等需要周转使用的现金

3、,具有时间工程项目施工时间相关、支出性质不固定的特点 第三章备用金借用程序 第四条员工借用备用金时,应先到财务部门索取公司专用借款单据,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填写借款日期、借款人、借款用途和借款金额等事项,经部门负责人核实审签,报主管领导、公司法人、财务负责人签字批准后,到财务部门办理借款手续。财务人员审核借款单填写格式及签字内容,并核对其是否有预算资金,确保无误后才能办理付款手续。 第五条根据工作需要,公司材料和设备采购人员可以借用定额备用金;其他工作人员因经济业务频繁等原因确需办理定额备用金的;工程项目经理或工程项目专职人员可以借用工程项目流动备用金,由所在部门填写文字申请,经公司法人、财务负责

4、人审批同意后,报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六条公司材料和设备采购人员定额备用金最高标准为80元。因工作需要确需增加定额备用金标准的,由所在部门填写增加定额文字申请,经公司法人、财务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报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章备用金的报账程序 第七条工作人员因临时出差借款的,应自返回公司之日起一周内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结账和还款手续。其他临时业务借款的,应自借款之日起一月内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结账和还款手续。 第八条工作人员办理定额备用金的,最长借款时间为一年(不跨年度),每年末清理一次。年度内可周转使用所借资金,无需办理结账及还款业务。 第五章备用金管理要求 第九条备用金实行本人借支本人负责

5、,第一管理人负连带责任的管理办法,不得转给他人。借款人无法偿还时,相关损失由第一管理人承担,若存在特殊情况,由借款人或第一管理人写出书面申请,按法定代表人批示的意见办理。 第十条工作人员借用定额备用金额度,由所在部门根据实际业务和本办法规定的额度标准进行合理核定,同时每半年对使用人员、额度和用途范围审定一次,审定结果报财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借用临时备用金人员应在规定期限内及时结账和还款,超出规定期限15日不结账或不还款者,财务部门除在工资及其他收入中扣除借用金额外,可按每日0.的比例扣罚滞纳金。临时备用金实行前款不清,后款不借的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借用定额备用金人员应在每年末财务部门清理时全

6、额结账和还款。如需继续借用的,应重新办理申请审批手续。超出规定期限不结账或不还款者,财务部门除在工资及其他收入中扣除借用金额外,可按每日05的比例扣罚滞纳金。 第十三条财务部门的备用金管理人员每月末对备用金台账进行核对盘点,及时督促借款人结账和还款。 第十四条借用备用金员工在工作变动或离职时,人力资源部门须及时书面通知财务部门核对调整相关财务手续,待财务部门反馈后方可办理员工变动或离职。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之前有关规定同时废止。第十六条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22X09-第 4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