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风险告知卡丨30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424784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6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间风险告知卡丨3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车间风险告知卡丨3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车间风险告知卡丨3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车间风险告知卡丨3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车间风险告知卡丨3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间风险告知卡丨3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间风险告知卡丨30页(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间风险告知卡这样的车间风险告知卡才是您所需要的,管控措施更加合理风险点名称斜梯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似A当心爆炸AA当心压手当心飞激当心中毒QI之/防力面口iI-Zm一il注5通风嘴火警电话.9WEf亶报警电话Pol,:*”责任单位壳体车间管控责任人检查人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扶手、立柱高于900mm,间距100OnIn1;扶手采用外径为30-5Omm、壁厚2.5mm的管材。2、梯宽度宜为700mm,(最小600mm最大IlOOnIIn)O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高处坠落管控措施1.扶手、立柱高于900mm,间距100Ommo2 .组织安全培训,强调安全意识。3 .佩带安全帽,安全带应急

2、处置措施定期进行高空坠落演练,按照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置。1 .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2 .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3 .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风险点名称焊接作业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 地线未连接;2. 违反氮弧焊工焊接操作规程;3. 焊接完成后,焊接工件未放置合理位置。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於当心飞溅AAI当心爆炸I当心中毒LIAl当心压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触电、火灾4 .焊机外壳必须正确可靠接地。电源为单相或三相三线制时,电焊机外壳和二次线应安装

3、保护接地;电源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时,电焊机外壳应接到零干线上。;5 .推电源闸刀开关要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焊机;停机时,先要关闭焊机,再I必防前会仝随g之飨跋防曲面口.Il注乏通风.Vg,k-由沃11火便孙又土窃.乜7EXli20报霍电话Polie管控措施拉断电源开关。焊机出了故障应及时维修;移动焊机位置,须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闭焊机6.整理、布置好工位,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保持通道畅通;确认设备操作开关、按钮完好、灵活、安全、无缺损。电气系统要定期检查,除尘,及时更换失效元件,注意检查接地线是否牢固。.、,责任单位壳体车间应急处置措施定期进行触电演练,按照车间安全事故应急

4、救援预案进行处置。管控责任人检查人风险点名称等离子切割作业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 .启动电源擅自开工触电危险2 .工装放置切割触电危险、高温灼伤3 .工件打磨磨光机防护罩缺失4 .作业后现场整理断电,触电危险、落物伤人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A当心爆可AI当心中毒I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触电、火灾当心飞溅管控措施1 .未经检查设备严禁开工。2 .定期对员工设备保养学习。3 .设备可靠接地,劳保用品符合国家标准。4 .作业前检查磨光机防护罩是否牢固不得使用有缺口的打磨片5 .不得随意拆除设备安全防护装置6 .作业后及时清理现场无触电隐患。,须戴安全ISX2.1Il注叁通6LBV33VlI叫F

5、*火2电玷一L-责任单位壳体车间应急处置措施定期进行触电演练,按照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置。管控责任人检查人风险点名称其他下料作业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住AA囹当心飞溅I当心爆炸II当心中毒I&.1.,匕式H舫曲直口曦-Il注逋风火警电话Ilg.S招警电话PocC此责任单位壳体车间管控责任人检查人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 .检查接地线、电源线,PE连接可靠,电气设备完好有效,电气线路穿管敷设2 .检查锯床照明设备,局部或移动照明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变压器外壳接PE,次级线不接零3 .开关按钮完好有效,加工区护罩完好有效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机械伤害、触电管控措施1 .每天检查

6、开关,定期进行保养2 .设置防护罩,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 .做好设备日常保养维护,确保设备完好4 .作业前检查开关是否正常,如损坏及时处理无法处理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5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操作规程考试6 .对员工进行设备操作规程及使用风险的培训7 .安装隔离网,控制碎屑飞溅范围应急处置措施定期进行触电演练,按照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置。风险点名称机加工作业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当心飞激AI当心修炸IA当心压手蹒戴安全想疆JHl注电通风圈火警电话ILIlv9b20亶报*电话PocC2I责任单位壳体车间管控责任人检查人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 .设备防护不足,设备

7、未点检2 .未佩戴防护用具,未按操作规程操作3 .工具摆放不牢靠,砸伤人员4 .未及时清理现场,关闭设备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管控措施1 .制定设备点检卡、点检规定2 .强化班组管理,严格按要求执行。3 .加强设备保养维护,定期检修。4 .增加防护网等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L立即制止、整改、配劳保,配急救药箱;2.立即修复,修复不好禁止使用风险点名称焊接作业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L地线未连接;2 .违反氤弧焊工焊接操作规程;3 .焊接完成后,焊接工件未放置合理位置。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公AI当心爆司AI当心中毒I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触电、火灾当心飞溅管控措施4 .焊机

8、外壳必须正确可靠接地。电源为单相或三相三线制时,电焊机外壳和二次线应安装保护接地;电源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时,电焊机外壳应接到零干线上。;5 .推电源闸刀开关要一次推足,然后开启焊机;停机时,先要关闭焊机,再拉断电源开关。焊机出了故障应及时维修;移动焊机位置,须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闭焊机6 .整理、布置好工位,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保持通道畅通;确认设备操作开关、按钮完好、灵活、安全、无缺损。电气系统要定期检查,除尘,及时更换失效元件,注意检查接地线是否牢固。必须戴安全胤II必殖访面MaM.4aMMMB1Il注意通风Vg火警电话Il9因;报电话_Poc.CI责任单位壳体车间应

9、急处置措施定期进行触电演练,按照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置。管控责任人检查人风险点名称打磨作业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 .脚踢电源线触电、着火2 .打磨机旋转绞伤3 .壳体滑落砸伤4 .确认设备操作开关、按钮完好、灵活、安全、无缺损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AI当心爆炸AI当心中毒I囹当心飞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触电、火灾&管控措施1 .操作前要紧身防护服,袖口扣紧,上衣下摆不能敞开,严禁戴手套2 .设备只能交由专业和经认证的人员打开,在打开之前,断开电源插头,关闭电源开关,等两分钟以使电容器完全放电3 .应使用完好无损的连接线,包括保护接线端和安全插头,设备正确连接到保护接地端4 .将

10、各种废弃物放入指定的收集箱内5 .工作完毕,立即关闭电源,不得任其空转。6 .下班前整理布置好工位,清理生产现场的屑子7 .将各种废弃物放入指定的收集箱内Ia必须戴安全帽疆,注以方力龙口麋111注5逋风V1.因亶报警电话火警电话ILPocC力责任单位壳体车间应急处置措施定期进行触电演练,按照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置。管控责任人检查人风险点名称探伤作业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 .未对实时成像设备、射线机、作业环境检查2 .作业现场环境铅门未关闭3 .X射线照射电离后产生的碳氮氧化物对人伤害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AAI当心中毒I囱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当心飞溅I当心爆

11、炸管控措施1 .未经检查设备及作业环境严禁开工。2 .监护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制止违章、冒险作业,作业期间,指挥人员和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如需离开时,需要向新的指挥人员和监护人员详细交代现场情况和采取安全措施3 .作业过程中发现作业条件发生变化,不能充分满足全作业时,指挥人和监护人应作出停止作业的决定,并重新制定防范措施。4 .作业后规定时间内不得进入工作场所。-Trrr一!Il注电通风嚼Vg.:Vl报*电话火警电话9责任单位壳体车间应急处置措施1.施救人员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安全绳等),方可施救2.向上级报告,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救治。管控责任人检查人风险点名称

12、其他表面处理作业危险源或潜在事件/标准1 .引线作业,脚踢电源线触电、着火2 .表面抛光,打磨机旋转绞伤3 .打磨停机周转,壳体滑落砸伤风险点编号风险级别蓝色AAI当心中毒I囱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火灾,触电、机械伤害当心飞溅I当心爆炸管控措施L确认设备操作开关、按钮完好、灵活、安全、无缺损2 .电气系统要定期检查,除尘,及时更换失效元件3 .注意检查接地线是否牢固。4 .停机后,将设备各部位停在起始位置5 .下班前,清理干净设备的工作台面及设备外表面6 .应使用完好无损的连接线,包括保护接线端和安全插头,设备正确连接到保护接地端-Trrr一!Il注电通风嚼Vg.:Vl报*电话火警电话9责任单位壳体车间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机械伤害后,现场操作负责人应立即报告车间,车间应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后的直接送往医院),2.启动车间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同时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管控责任人检查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