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早恋的表现和预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423322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早恋的表现和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早恋的表现和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早恋的表现和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早恋的表现和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早恋的表现和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早恋的表现和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早恋的表现和预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早恋的表现和预防一、什么是早恋,早恋的发展趋向早恋问题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何谓早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恋爱是不是太早,不应单纯从年龄上看,而要从心理发育成熟的程序来判断。青春期既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又是性心理发生变化、对异性产生爱慕好感从而渴望结交知心朋友的时期。如果对爱情的真实含义有深刻理解并具有了爱的能力,又能处理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并决心把爱情之树栽培到收获的季节,承诺并有能力兑现爱情带来的义务和责任,那么此时的爱,就不算早。从青年生理、心理的角度来看,恋情是正常和合理的心理、生理现象。所以说,高中高年级学生谈恋爱并非早恋。但从教育的目的,学生的任务和爱情的

2、社会责任来看,又是早恋。据对上海等几个城市的调查,有53%的男生从1518岁开始有亲密的异性朋友,68%的女生从1518岁开始有亲密的异性朋友。这还是20世纪九十年代的统计数字,当代高中生的早恋现象可能还要更普遍些。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的早恋与人类高尚纯洁情感的结晶爱情,是有着本质不同的,高中生的早恋是建立于各种原因基础上的一种盲目的爱情,大多数是不成熟的。目前高中生早恋的发展趋向主要有三个:一是谈恋爱的年龄越来越小,现在小学生谈恋爱也并不鲜见,二是早恋的比例越来越大,三是早恋中的恋情行为越来越成人化,越来越开放、大胆,越来越来公开化。二、高中生早恋的原因和动机高中生早恋的直接原因,当然是性生

3、理和性机能开始成熟,男女同学之间本能地产生互相爱慕的情感,生理上进入到“英俊少年哪个不钟情?妙龄少女哪个不怀春?”的年龄了,从这点来讲,老师对早恋行为应给予理解。高中生早恋的间接原因比较复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各类传播媒介的诱导,使学生受到过多的性信息的刺激,使本来处于似懂非懂的朦胧中的性心理迅速发展起来。而目前我国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又相对滞后和封闭,缺乏科学的引导。因而导致青少年学生在有了性意识的冲动时,无法科学地、正确地控制自己,往往盲目地仿效他们的所见所闻,于是过早的 谈恋爱。虽然,高中生的早恋问题有其生理基础,大多数高中生都能顺利渡过这一时期。但仍有一部

4、分高中生陷入早恋而不能自拔。盲目地崇拜异性,达到痴迷状态,而荒废了学业。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高中生早恋的动机也是比较复杂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确实出自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希望能够获得最高尚、最伟大的爱情。二是出于好奇和模仿,看到成人和同伴的恋爱行为而产生实践的冲动。三是为了显示在同性伙伴中的地位,担心没有恋爱对象会被认为没有吸引力,没有能力,从而受同伴歧视。四是遇到挫折或在苦闷的时候想找一个异性朋友聊聊,得到心灵的安慰。五是由于缺少家庭的关爱。有的学生父母双方,有一方病故,或父母离异。缺少父爱或母爱。可能更易接受异性伙伴的关心、安慰。另外,现在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

5、他们渴望交流,渴望亲情。便会在同伴中寻找谈得来的人结成异性兄妹,从而发展成恋情。六是有极少的学生还抱有不道德的恋爱观 。他们只想在学生时代寻找一些刺激,把恋爱当游戏。这样的学生虽不是高中生的主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三、早恋的危害性不论出于何种动机,早恋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状况都是不利和有害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早恋影响学习。有很多高中生认为谈恋爱可以促进恋爱双方学习和思想上的进步,但是,实际上,除了少数学生在恋爱之初,为了博得对方的爱慕而在学业上下了一些苦功夫外,大多数学生一旦坠入爱河,常常神情恍惚,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即使是原来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也会急剧下降。这说明早恋对于

6、正在担负紧张学习任务的中学生而言是不适宜的。二是早恋影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其生理逐渐走向成熟,但毕竟还未完全成熟,如果过早地把精力放在谈情说爱上,不仅影响学习,而且还会因各方面的阻力造成性格上的缺陷和情绪上的扰乱。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和家长对高中生早恋大多持否定态度,发生早恋的学生总是东躲西藏,长期处于“地下工作”的状态。精神高度紧张。三是早恋影响思想品德的发展。高中生在思想上,道德上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还很不成熟。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社会化的过渡时期,他们根本就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和法律意识都很淡薄。不可能理解真正的爱情,不可能承担爱情的社会责任。也

7、不能很好地控制调节自己的感情,最终只能歪曲甚至玷污了纯真而美好的感情,给双方带来了痛苦。再说,高中生经济上尚未能独立,事业尚未确定,使爱情失去了牢固的基础。所以说高中生尚不具备恋爱的条件。四、高中生早恋的表现早恋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两性之间的一种超出正常交往和友谊的互相接近。我们都知道,恋爱是具有排他性的。高中生如果早恋,往往会疏远了与集体、他人的交往处于恋爱中的人,他的眼里,心里都只有对方这样,势必造成个人与集体这个大圈子的疏远,恋爱关系的发展必然是两个人的小圈子在集体这个大圈子中的孤立,这是早恋的一种表现,老师可以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这一现象。高中生一旦早恋,男女双方有时为了博得对方

8、的欢心,往往会按照对方要求去改变自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平时较安静的男生喜欢上了一个女生,而那个女生则希望恋爱对象更阳光一些,活泼一些于是,这个安静的男生的便会经常地出现在篮球场上,羽毛球场上,他会尽可能的参加一切体育活动,遇到体育比赛,他会主动报名参加,并且特别卖力。这一切并不是这个男生喜欢这些体育活动,而是因为那个女生喜欢他这样。这种有悖常态的表现也是早恋的一个信号。俗话说:“女为悦已者容。”从这个角度说,女生早恋的表现有时更明显一些。有的女生则表现为独自的单相思,这样的学生往往对某一异性产生强烈的好感,可能由于羞怯、自尊心、或者性格的原因,不敢或不愿向对方表白爱情这种单相思对他人没有损

9、害,却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有的高中生则突破了羞涩的束缚,表现为写情书,通过第三人以书信的方式传递。这种方式传递情书,老师往往不易察觉;如果是同班同学,则更多的表现为递纸条这种情况可以发生在课内,也可以在课间;现在学生又发明了一种更浪漫并且有纪念意义的传递感情的方法。他们知道纸条易丢失,并且传递过程中也容易被老师发现。于是他们就变传纸条而为传本子,他们会准备一个非常漂亮的日记本,并且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例如少男少女成长录等。这个本子他们会交换保管。今天在女生这儿,写上一些爱的语言,明天本子就到了男生那儿,他会接着写下去,可谓神不知鬼不觉。偶尔上课的时候,避开教师的视线,还会拿出本子偷偷看上几

10、眼。这种形式一般他人不容易发现,一旦发展下去,后果会很严重。还有的学生也会花前月下约会。赠送定情信物,甚至发展到身体的接触,比如拥抱、接吻等。有的还会借口学习上要互相帮助,形影不离。有的则山盟海誓,表示要永远相爱,愿意为自己的恋人而死,甚至为情所困而发生某些越轨行为可以这么说,高中生早恋的形式与成年人的恋爱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五、早恋的预防我们了解了高中生早恋的心理,生理机制,及其它的表现及危害。那么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对待学生的早恋呢?如果等到学生已经发生早恋行为了,再去管,那么一切都已是亡羊补牢。所以再好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把爱情的种子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让它开花结果。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11、行预防:(一)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为准绳,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新生入学,除了带他们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手册,还有必要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管理制度。比如,对早恋学生的处理措施,不妨说得稍微严重些,让学生产生畏惧感,不敢涉足早恋。(二)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早恋并非洪水猛兽,你越是压抑他的欲望,这种欲望就越膨胀,偷偷摸摸的爱情,反而让他们觉得更有诱惑力。不能禁止男女同学的交往,要允许他们有适当的接触,建立同学间的友谊。帮助学生区别友谊和爱情。告诉他们:友谊的范围是宽乏的,爱情的范围是狭窄的,。友谊是多元的,爱情是一元的,排他的。友谊的需要范畴是广泛的,而爱情以性的需要为指导。友谊以朋友为归宿,而

12、爱情以婚姻为归宿。让他们明白:高中生因身体的发育,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这说明同学们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不点”了,值得庆贺。但对一个同学有喜欢的感觉,并不等于爱情。这个年龄段,还应以学习为重。早摘的青青果子,总是苦涩的。最终是要枯萎的。适当的年龄,适当的时机,才能作适当的事。(三)通过课外活动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和精力,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宣泄。课外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培养自信心,可以增加与异性的交往,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偶像化。使性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四)优化学校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以健康的成长。首先,教师要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如果教师

13、自己的一些行为失当,不仅抵消了学校教育效果,而且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坏榜样。其次,班主任要对在班级流行的黄色小说,杂志及其它相关读物,进行坚决取缔,堵塞不正当不正确的信息源。再次,班主任还要关注学生校外生活,多与家长了解,控制学生过度上网,学生上网一般除了玩游戏,就是聊天。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力较差,可能会从网上认识一些不良青年,甚至发展为网恋,其后果会更严重。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可以在校内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无形约束力,预防早恋行为的发生。(五)班主任还可以从帮助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的角度预防学生早恋。一是形成自然大方的交往态度。学生中常见的问题是对异性同学间的交往采取或扭捏或胡乱取笑或猜

14、疑的态度,有的学生甚至一见男女同学说话,就猜疑他们是好上了,还到处传播流言,这种心态是不健康的,要加以引导和校正。班主任应明确告诉同学们:异性首先是人,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具有共同的人性及各种心理活动。现代社会中,男女共同学习、工作,参加各项活动,平等合作。男女同学一起学习、活动、商量事情是很正常的,并不是谈恋爱。对异性不适当的神秘感、隔膜感、差异感都应打破,用封建社会的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之间有大防等来束缚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必要而且有害的。引导同学们将注意力放到学习和建立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上去,这才有利于身心的健康二是引导学生把握好交往的度。异性之间毕竟有不同于同性的一面,社会对异性交往的期望、

15、规范等与同性交往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与异性交往不能像同性之间那样“亲密无间”,建立合适的距离、把握好基本的尺度是关乎异性交往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有些话题,同性之间可以讲,异性间就不能说;有些玩笑,同性之间可以开,异性之间就不能开。异性同学间勾肩搭背、搂搂抱抱等举动都是不文明的。有些同学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情节,亲吻、写情书、在班上表示自己爱某某同学等,同样是很不合适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距离分为:亲密的距离身体充分接近、接触,双方相距6-18吋;个人距离双方相距1.5-2.5尺至2.5-4尺,是朋友间沟通的距离;社交距离双方相距4-7尺至7-12尺,是不带感情色彩的社交距

16、离;公共距离12-15尺至25尺以上,适合于演讲,不适合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反映彼此的接纳水平,接纳水平越高,距离越近。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只允许已经在心理上建立起安全感、情感上已接纳的人来分享,距离过远或过近,会让人感到隔膜或被侵入,导致不快。三是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异性。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对异性的尊重意识,对树立正确的性伦理态度、培养健康的性心理、学会文明的异性交往方式乃至建立健全的人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们了解男女两性在社会发展中各自承担的责任及付出的辛劳,懂得尊重与热爱自己的父母,懂得对异性的尊重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异性也意味着要学会尊重自己,能够接受与悦纳自己的性别,为自己的性别而感到自豪,注意维护自身性别的形象。只有自我尊重,才更懂得尊重异性,也才能赢得异性的尊重。有些男同学在女同学面前粗话脏话连篇、举止粗鲁、拉拉扯扯甚至欺负女同学,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