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心理的动机是什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6423320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私心理的动机是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无私心理的动机是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无私心理的动机是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无私心理的动机是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私心理的动机是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私心理的动机是什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私心理的动机是什么?据美联社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很小的婴儿也非常乐意帮助他人。这是一个实验:科学家手里的衣服夹子掉地上了。 你不用担 心,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过去帮他拣起来,并且还给他。这 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仅有 18个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帮助他人的无 私品质和能力。蹒跚学步的孩子想要帮助他人的这种行为确实惹人怜爱,但是,事实上,这种行为是人类脑部发展相当复杂的一种显示,这 让想要弄清无私和合作等品质进化根源的人类学家们心生几分 兴趣。*心理学研究专家费力克斯沃尼肯在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面前 表演了一系列最常见的行为动作,比如,用夹子把毛巾挂起来或 把书垒起来。沃尼肯有时努力地想要完成这些工作

2、, 有时,他又故意弄乱, 如此反复。 无论是沃尼肯把夹子扔到地上, 还是是打翻了他垒起 的书, 24 名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都马上去帮忙捡起来,但是,只 是在看到沃尼肯很需要的时候才出手。录像显示,一个婴儿先看了一眼沃尼肯的脸和掉在地上的夹 子,才很快爬过去,抓夹子。然后走到沃尼肯面前,很热心地归 还给他。沃尼肯从来没有要求孩子们帮忙,甚至没说谢谢之类的话, 这是为了不会影响这次研究的准确性, 不让孩子们意识到如果他 们做好事了,他们就会得到表扬。毕竟,无私意味着不期待任何 回报的助人品质。而且,这正是这项研究的重点。在沃尼肯故意把书堆打散或者把夹子扔在地板上, 这些刚学 会走路的孩子们会毫不犹豫

3、地帮助他。 德国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 研究所的心理学研究人员沃尼肯 2 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 的这篇报告。要表现出这种品质, 婴儿们一定具备这种理解别人的意图和 潜在的支配力量的认知能力。 这种支配, 沃尼肯称之为亲社会动 机,这是一种渴望成为社会成员的动机。沃尼肯解释说:当两种 认知能力都具备的时候,显然, 18 个月大的孩子们就会做出这 种选择,可能,再小一点的孩子们也会作出帮忙的举动。其他动物不会象人类这样无私。我们会为慈善团体做捐献, 对于环境,我们会做再利用的努力,在地铁上,我们会给老年人 让出自己的座位, 这些行动很少会有回报, 人类只会得到本身的 满足感。在合作方面,其他动物也被

4、进行过多项训练,但是,动 物们最常做的事情也有它自己的目的, 比如,联合起来寻找食物, 或者是为了不被强者欺凌的一种联合保护, 但是, 灵长类动物专 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关大猩猩的例子, 尤其是大猩猩向人类提 供友好帮助的例子,例如,大猩猩营救一个掉入动物栅栏内的 3 岁男孩。但是,这些观察资料并没有解释动物的动机是什么。 沃尼肯 对人类最近的亲戚大猩猩做了一项类似的帮忙研究。 3、 4 岁的 非洲黑猩猩会为人类找到丢失的东西并且归还给人类吗?如果被要求伸手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的话, 黑猩猩通常会帮忙的, 但 是,远非蹒跚学步的孩子那么热心,而且,如果这种帮忙比较复 杂的话,例如,被要求拿出放在里面的盒子时,黑猩猩就不肯帮 忙了。这是一个有创意的研究,展示了黑猩猩在能理解人的意图 后,可能会表现出人类间的帮忙,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人类学家琼斯尔克对此评论警说, 只是,不要把猩猩帮忙的这种 动机理解为婴儿表现出来的认同和理解别人处境的感情。第 #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