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四川大学考研真题答案普通生物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423319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四川大学考研真题答案普通生物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1四川大学考研真题答案普通生物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1四川大学考研真题答案普通生物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四川大学考研真题答案普通生物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四川大学考研真题答案普通生物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1四川大学生物学考研真题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 ACD 2.C 3.AC 4.A 5.ABD 6.AD 7.CD 8.ABCD 9.BC 10.ABCD二、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三、名词解释1.核糖体:细胞内一种细胞器,普遍存在于除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外所有细胞中。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由大小亚基组成。构成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通过信使核糖核酸与携带氨基酸的转移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合成蛋白质。2.细胞呼吸:活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是指个体某

2、个器官或者已分化细胞在合适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动物细胞全能性实指细胞核全能性。4.恒温动物:恒温动物是指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体温维持在较窄范围内变化的动物,一般包括鸟类和哺乳类动物。5.操纵子:操纵子是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由启动基因、调控基因和结构基因组成的结构单位和转录单位。6.转录:遗传信息从基因转移到RNA的过程。RNA聚合酶通过与一系列组分构成动态复合体,并以基因序列为模板,催化合成互补的RNA,包括转录起始、延伸、终止等过程。7.基因治疗:在基因水平上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手段包括基因置换、基因修正、基因修饰、基因失活、引入新基因等。8.微进化:又称种内

3、进化,是由突变,遗传漂变,基因流和自然选择导致的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9.生物分类学:对生物的分类叫做系统学或分类学,这种分类应该反映不同生物体间的进化树关系。10.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是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变化。这种改变是遗传信息以外的可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并能够稳定传递。四、论述题:1.答:体外受精是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 原理: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融合和受精卵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 过程:卵母细胞采集有超数排卵、从活体卵巢采集卵母细胞方法。 母细胞选择要求卵母细胞形态规则,细胞质均匀,外围有多层卵丘细胞紧密包围。 卵母细胞成熟 精子获能精子

4、刚排除表面覆盖去能因子,不能与卵子结合。经过获能处理的精子暴露出精子膜表面与卵子相识别的位点 受精作用顶体作用、透明带反应、皮层反应、核融合。 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关键:卵母细胞的筛选、精子活能、胚胎筛选、胚胎移植时机2.答:虫媒花借助昆虫如蜜蜂、蝴蝶传播花粉帮助繁殖 形态特征:虫媒花一般花冠大而显著,颜色鲜明,有蜜腺和香气,有利于招引昆虫;花粉粒较大,外壁粗糙,富有粘性,容易粘附在昆虫身体上。 草莓借助动物食用果实而种子通过与粪便一起排出达到分散目的 形态特征:种子外壁坚硬不被消化道消化。3.答:原理:BT抗虫棉运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抗虫基因导入受体株,表达抗虫蛋白,使棉花产生抗虫性状。过程:

5、1. 目的基因获取:一条是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另一条是人工合成基因。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如果以质粒作为运载体, 首先要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质粒,使质粒出现一个缺口,露出黏性末端。然后用同一种限制酶切断目的基因,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 DNA连接酶催化两条DNA链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将相邻的脱氧核糖核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重组DNA分子。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主要是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就可以随着受体细胞

6、的繁殖而复制,由于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4.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真正能够摄入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是很少的。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进行检测.题中bt抗虫棉能够表达出毒蛋白,可以虫子通过食用转基因棉花叶子,得到虫子死亡率从而筛选出成功转基因抗虫棉。4.答: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部分。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

7、联系在一起。生态系统各个成分的紧密联系,这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无机环境 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水、无机盐、空气、有机质、岩石等。阳光是绝大多数生态系统直接的能量来源,水、空气、无机盐与有机质都是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生物群落 生产者生产者在生物学分类上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它们都是自养生物,植物与光合细菌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化能合成细菌利用某些物质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生产者在生物群落中起基础性作用,它们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同化,同化量就是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维系

8、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中,各种绿色植物还能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 分解者分解者又称“还原者”它们是一类异养生物,以各种细菌和真菌为主,也包含屎壳郎、蚯蚓等腐生动物。分解者可以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生命的复杂有机质分解成水、二氧化碳、铵盐等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的物质,完成物质的循环,因此分解者、生产者与无机环境就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消费者消费者指依靠摄取其他生物为生的异养生物,消费者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几乎所有动物和部分微生物,它们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一个生态系统只需生产者和分解者就可以维持运作,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可以看成是一种催化剂。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