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6422935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03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wo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3页
wo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3页
wo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3页
wo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2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说 明 书咸阳星城矿山工程服务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说 明 书工程编号:C1008总 经 理:雷明安技术负责人:冯耀挺项目负责人:雷明安咸阳星城矿山工程服务 二0一一年元月参 加 设 计 人 员序号姓 名职务、职称设 计 项 目专 业主 要 内 容1雷明安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采矿项目负责、盘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2冯耀挺技术负责高级工程师采矿总 审3杨相海高级工程师采矿井巷工程及施工图5严周民高级工程师机电盘区运输设备及采掘设备6李玉杰助理工程师安全盘区通风与安全7吴革新高级工程师机电给、排水及供压气8李快社高级工程师机电

2、盘区供电、通信、检测监控 9李振林高级工程师经济技术经济10徐成军工程师采矿制 图目 录前 言(1)(6)第一章 盘区概况及地质特征1-1第一节 矿井概况1-1第二节 盘区概况1-6第三节 地质特征1-6第四节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6第二章 盘区参数2-1第一节 盘区尺寸及资源/储量2-1第二节 盘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4第三章采煤方法选择3-1第一节 盘区基本条件3-1第二节 采煤方法选择3-1 第四章盘区巷道布置4-1第一节 盘区巷道布置方案比选4-1第二节 盘区巷道布置方式4-8第三节盘区巷道掘进4-8第五章 采煤工艺5-1第一节 概述5-1第二节 4-1煤采煤工艺5-2第三节 4-2

3、煤采煤工艺5-11第六章盘区生产系统及装备6-1第一节 盘区生产能力6-1第二节运输系统及设备6-1第三节 通风系统及设备6-4第四节 供电系统及设备6-7第五节 排水系统及设备6-1第六节 消防洒水系统6-3第七节 供压气系统6-3第八节 监测监控系统6-5第九节 通信系统6-1第十节 黄泥灌浆系及设备6-2第十一节 注氮系统及设备6-4第十二节 紧急避险系统6-6第七章 盘区灾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7-1第一节 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7-1第二节 矿尘防治安全技术措施7-1第三节 火灾防治安全技术措施7-4第四节 水灾防治安全技术措施7-7第五节 顶板事故防治安全技术措施7-1第六节 其它事故防

4、治安全技术措施7-3第七节 避灾路线7-3第八章 技术经济8-1第一节 准备工期及产量递增8-1第二节 技术经济概述8-1第三节 技术经济指标表8-1图纸目录序号图 纸 名 称图 号比例1二盘区4-1煤储量估算图C1008-105-11:50002二盘区4-2煤储量估算图C1008-105-21:50003二盘区巷道布置及设备配备平面图(4-1煤)C1008-163-11:20004二盘区巷道布置及设备配备平面图(4-2煤)C1008-163-21:20005二盘区巷道布置及设备配备剖面图C1008-163-31:2000二盘区达产时期通风系统图及网路图C1008-171-1示意6二盘区黄泥灌

5、浆系统C1008-171-2示意7二盘区避灾路线图C1008-171-31:20008二盘区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布置图C1008-263-11:20009二盘区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布置图C1008-263-21:200010二盘区供配电系统图 C1008-212-15示意11二盘区通信系统图C1008-262-1示意12二盘区消防洒水管路系统图C1008-845-1示意13二盘区消防洒水管路系统图C1008-845-2示意14二盘区运输系统图C1008-333-1示意15二盘区压气管路系统图C1008-817-1示意16二盘区压气管路系统图C1008-817-2示意17二盘区巷道断面图册C1008

6、-122-1101:5018二盘区变电所施工平、剖面图C1008- -11:20019二盘区机头硐室施工平、剖面图C1008- -11:20020二盘区水仓施工平、剖面图C1008- -11:20021二盘区其它施工平、剖面图C1008- -11:200前 言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矿区原为黄陵矿区的一部分,行政隶属黄陵县腰坪乡管辖。为了适应国家开发大西北的战略部署,加快陕西经济发展速度,振兴延安地方经济,同时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解决区域部分煤矿的接续问题,因此,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与延安市协商确定投资建设建北矿井。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是由陕西煤业集团蒲白

7、矿务局、华电开发投资、陕西恒立信能源投资管理联合投资组建的矿业公司。受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的委托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6月编制了建北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初稿)。2009年8月编制完成了建北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最终版)。陕西省发改委及陕西省煤管局分别组织专家对建北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送审稿)进行了评审。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矿井于200年月破土动工,于200年月进行试生产,同年月进行了验收。该矿井投产盘区为一盘区,一盘区为单翼盘区,设计服务年限7.2a。但由于实际矿山压力太大,为了有利于采准巷道的维护,加大了盘区巷道保护煤柱和区段煤柱的尺寸,因而盘区服务年限达不到7

8、.2a。为能及时准备出二盘区,确保矿井稳定均衡的生产,2010年10月,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委托我公司编制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我公司先后三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前往该矿进行调研和收集资料,并和矿方工程技术人员多次进行交流沟通,于2011年1月28日编制完成了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矿井二盘区开采初步设计。第一章 盘区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井概况陕西煤业集团黄陵建庄矿业矿井于2010年6月建成投产。全矿井南北宽49km,东西长约13.2km,面积约91.52km2,煤炭资源/储量为311.5Mt,设计可采储量206.01Mt,矿井设计生产能力2.40Mt/a,矿井服

9、务年限61.3a。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盘区式开拓方式,全井田共划分7个盘区。主斜井提升与井下主运输系统均采用带宽B=1200mm的带式输送机运煤,运输能力为1500t/h。副斜井及井下辅助运输大巷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可实现设备、人员、材料从地面至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的直达运输。主要大巷均布置在42号煤层中,运输大巷和辅助运输大巷沿42号煤层底板布置,回风大巷贴42煤层顶板布置。全矿井布置一个综放工作面,选用MG400/930-WD型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割煤,前、后选用SGZ880/2525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选用ZYF8600/18/35型两柱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一个综掘工作面、一个炮掘工作

10、面,备用一个综掘工作面作为盘区边角煤回采。矿井初期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矿井总风量140m3/s。选用两台FBCDZ8 26型防爆对旋轴流通风机。在主斜井井底设井下主变电所,盘区内设盘区变电所,采掘工作面设移动变电站供电。在主斜井井底设井下主排水泵房及水仓,根据大巷坡度每隔一定距离在辅助运输大巷一侧设阶段水泵房及水仓,水泵均采用无人自动化控制。设计按自燃煤层考虑,采用灌浆防灭火为主,氮气、喷洒阻化剂、凝胶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其他安全系统设计齐全,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第二节 盘区概况二盘区位于井田的东北部,紧邻井底车场。二盘区东以工业场地及村庄保安煤柱为界,西与四盘区为邻,北

11、以0.8m可采线为界,南以大巷煤柱为界,四周均为实体煤,无老窑破坏区。二盘区地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植被发育,森林茂密,无重要建、构筑物及水体。总的地势是西南部高、东北部低。最高点位于本区西南部,标高为1525m,最低点在东北角处,标高为1101m。区内一般标高在12001450m之间。最大高差495m,一般高差200250m。三条主要大巷贯穿二盘区的南部边界。三条主要大巷的南部为一盘区,一盘区(投产盘区)基本属于单翼盘区。为确保矿井连续、均衡、稳定的生产,必须及时准备接替盘区二盘区。第三节 地质特征一、地层二盘区地表绝大部分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植被所覆盖,基岩仅在较大沟谷零星出露。根据填图结

12、合钻孔资料,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侏罗系下统富县组,侏罗系中统延安组、直罗组,白垩系下统宜君组、洛河组和环河组,第四系等。现将各地层特征分述如下:(一)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3w)岩性为深灰、灰绿色粉、细砂岩和泥岩,局部夹煤线或中粒石英砂岩。因勘探深度所限,仅在部分深孔中见及,区内最大厚度45.28m。是中、下侏罗统的沉积基底。(二)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是凹陷基底的早期沉积,在古隆起部位沉积缺失。以灰紫、紫杂色块状含铁质鮞粒的泥岩为主,局部夹砂岩透镜体,厚度018.73m。本组地层典型特征为颜色呈紫杂花斑状,为区内的重要标志层之一(K1)。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三)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延安组是区内的含煤地层,主要为一套山间湖泊水下决口扇泥炭沼泽沉积物构成。岩性主要由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砂岩,深灰、灰黑色薄层状泥岩、煤层、炭质泥岩和根土岩组成,因其沉积受古隆起及沉积后剥蚀作用分割,使其在平面上表现为不连续性,垂向上表现为厚度差异很大,其底部或与富县组呈连续沉积,或直接超覆于三叠系瓦窑堡组之上。厚度050.75m,一般203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