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复习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42227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园林工程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风景园林工程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风景园林工程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风景园林工程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风景园林工程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景园林工程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工程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景园林场地竖向设计:从最大限度地发挥风景园林的综合功能出发,统筹安排 园内各景点、设施和地貌景观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合理处理 地上设施及地下设施之间、山水之间、园内外之间高程上的衔接。基本任务:地形设计;确定园内建筑及原来小品的高程;园路、广场、 桥梁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拟定场地排 水方案;安排场地土方工程;管道综合。原则:风景园林竖向设计应在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充分满足场地内各 种场所、建筑物、排水、种植的功能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就地 取材,合理进行场地内土方的测算以及工程量的平衡,以减少土方量; 合理确定高程,在满足场地内等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少

2、的投入达到风 景园林整体效果的设计要求。设计步骤:资料的搜集;现场踏勘及调研;风景园林竖向规划设计图 纸的表达。等高线法:设计者进行三维空间思维及设计的一种科学、有效的设计 方法。特点:能较完整地将设计地形及原自然地形地貌进行比较,方 便地看到土方的变化情况,以进行土方的调配;整体性强;在同一张 图纸上便可表达原有地形、设计地形状况及公园的平面布置、各部分 的高程关系。绝对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所设计场地各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 等高线: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及自然地貌相 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性质: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的点, 其高程都相等

3、;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 形的缓或陡;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情况;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灯。 山谷:景观面狭窄,成带状内向空间,有一定神秘河诱导期待感,是 一个低地。山脊:景观面丰富,为外向型空间,脊线为坡面的分界线,独特之处在于导向性和动态感。减少土方工程量的措施: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林建筑应及 地形结合;园路选线对土方工程量的影响;多搞小地形,少搞或不搞 大规模的挖湖堆山;缩短土方调配运距,减少小搬运;合理的管道布 线和埋深。土壤密度: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质量,单位为kg/m3。 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安息角):土

4、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 及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比值。 土方施工:挖掘、运输、填筑、压实。给水系统:从水源取水,并按用户对水质的不同要求进行处理,再将 水输送至各用水点使用。排水系统:为了使将水、污水无害及变害为利,为收集、输送、处理 和处置污水,而建造一系列工程设施系统。公园绿地:生活用水、养护管理用水、造景用水、消防用水。经济合 理安全可靠。水源:市政给水(自来水厂)、地表水(取水方便、水量充沛不含或 少含矿物质)、地下水(水温稳定、含矿物质多)、再生水(污水经适 当再生工艺处理后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水)。给水管网基本布置形式:树枝状管网(较简

5、单、省管材,适合用水点 较分散,供水的保证率较差)环状管网(可靠性高、使用管材多、投 资大) 布置要点:力求经济及满足最佳水利条件(干管应靠近用水量最大及 主要用水点、靠近调节设施、管道力求短而直)应便于检修维护(干 管尽量埋设于绿地下,减少对道路、广场和水体的穿越,在阀门、仪 表、附件等处留有检查井,给水管网应有不小于 0.003 的坡度坡向 泄水门井以便放空检修,在保证不受冻的情况下、避开复杂地形和难 于施工的地段)保证使用安全,避免损坏和受到污染(管网和其他管道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管道埋深,穿越障碍物时应设置必要的防护 措施) 一般规定: 管道埋深(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

6、.15m,行车道下的管线不宜小于0.7m,埋设在绿地中的给水支管 最小埋深不应小于05m)阀门及消防栓(每500m直线距离设一个 阀门,间距不应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管道材料的 选择(DN=75mm时,采用有内衬的给水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给 水塑料管、复合管;反之,采用水煤气钢管、给水塑料管、复合管等) 用水量标准:国家根据各地区城镇的性质、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和习 惯、气温气候特征、房屋设备等不同情况而制定的 节点流量:管段的均匀沿线流量简化成两个相等的集中流量,计算管 段的始末端输出。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复习资料 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时和管壁发生摩擦,为了克服这些摩擦力而

7、 消耗的势能(沿程+局部) 局部比例:生活给水管网为 25%30%,生产给水管网、生活消防共 用给水管网、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管网均为 20%,消防系统给水 管网为 10%,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管网为15%。污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 排除的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以上各 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完全分流制:科学、清洁、投资大。不 完全分流制:经济节能) 风景园林绿地排水特点:排水类型以降水为主,仅包含少量生活污水; 风景园林中地形起伏多变,可以通过地面组织排水,减少管网的敷设; 风景园林中

8、大多有水体,雨水可就近排入水体;风景园林可采用多种 方式排水,不同地段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排水方式;排水设 施应尽量结合造景;排水的同时还要考虑雨水的利用,并通过土壤的 渗透吸收以利植物生长,干旱地区尤应注意保水。排水形式:地面排水、沟渠排水、管道排水。 地面排水方式:拦、阻、蓄、分、导。调整竖向设计(注意控制地面 坡度,使之不致过陡;同一坡度的坡面不宜延续过长,应该有起有伏, 使地表径流不致一冲到底;在地面水汇流线上,应利用道路、山谷线 等拦截和组织排水,通过不断变化的沟、谷、涧、山路等对雨水径流加以组织,减缓径流速度,使其汇集或分散开来,并就近排放到地面的排水明渠或雨水管网中)利用地

9、被植物;采取工程措施(“谷方”、 挡水石、护土筋、排水明沟、出水口)埋管排水。雨水管渠系统: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主要任务:及 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防止公园绿地等受淹,保证绿 地和广场上的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湿地处理系统:天然湿地系统、自由水面人工湿地、人工潜流湿地。 风景园林水体分类:静水(净化环境、划分空间以及增加环境气氛) 动水(具有生动、活跃、富有生命力) 驳岸: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及人为 因素的破坏,保护风景园林中水体的设施,建在水体边缘及陆地交界 处。具有护堤、防洪、改善滨水区景观、恢复生态平衡等功能。促进 河岸生态系统恢复,形成

10、美丽自然的景观;调节水源;增强水体自净 作用。驳岸结构:基础(埋入水底深度不小于 500mm 厚度常用 400mm 宽度为其高度的0.60.8 倍)墙体(保持一定的厚度)盖石(压顶, 增强驳岸的稳定性,阻止墙后的土壤流失,美化水岸线)垫层、基础 桩、沉降缝、伸缩缝。驳岸形式:硬驳岸(条石、块石、混凝土、山石、卵石、塑木)软驳 岸(竹木、自然生态)混合驳岸(钢性材料结合植物种植形成既生态 又具有较高强度。土坡嵌石、石笼垫、陡坡多孔质、缓坡多孔质) 破坏驳岸的主要因素:地基(超荷载、沉陷、冻胀、桩腐烂、动物破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复习资料 坏、地下水浮托)常水位以下(浸渗、冲刷、冲蚀)常水位至高水

11、位 (淹没、冲刷、冲蚀)最高水位以上(浪激、超载、日晒、风蚀) 挡土墙:防止土体坍塌的构筑物。分类(重力式:挡土高度不超过 5m;衡重式:挡土高度超过5m;钢筋混凝土扶壁式;加筋) 水池分类:布局(独立型:整形式、自然式、混合式;及建筑组合) 功能(喷水、观鱼、海兽、水生植物、假山水、海浪、涉水)形态(静 水、动水) 水池的构造: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池壁(砖砌、钢筋混凝土、砖砌 加铅丝网)池壁顶(平顶、中折拱、曲拱、倾斜式等)池底;溢水口、 溢水管;进水口及给水管道;泄水口及排水管道;阀门井;种植槽。 水池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和管线设计。 水池结构设计:混凝土水池(常用做法:素土

12、夯实、300 厚 3:7 灰 土、100厚C10混凝土垫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 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钢筋混凝土池底、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20厚1:1 水泥砂浆抹面);砖水池;柔性结构水池(三元乙丙橡胶薄 膜水池、软底式水池) 喷泉的组成:土建池体、管道阀门系统、动力式泵系统、灯光照明系 统等喷头的主要类型:直流式、水膜式和雾化式(吸气)喷水池的管道:输水管、配水管、补给水管、溢水管、泄水管等 喷泉系统:喷泉控制器、变频器、水泵、多功能阀、喷头、供水管网 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基础工程设施(公路、城市道路、 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

13、复习资料 园路: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中的各种室外道路和所有硬质铺装 场地 园路功能:组织空间、引导游览;组织交通;各种活动场地的铺筑; 构成园景;综合功能 园路特点:园路为造景服务,行游合一;园路路面形式变化多样,具 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园路路面结构薄面强基,可以低材高用,综合 造价低;园路往往及园林排水等设施相结合,兼具多种功能。 园路类型:路堑型(立道牙);路堤型(平道牙);特殊型(步石、汀 步、磴道、礓石蔡、台阶、栈道、攀梯) 园路(材料)分类:整体路面(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快料 路面(各种天然块石或预制快料铺装)碎料路面(用各种不规则的砾 石、碎石、瓦片、卵石、粗砂等组成的

14、路面)简易路面(灰土路和沥 青) 园路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平面线形连续、顺畅,并及地形、地物相 适应,及周围环境相协调;满足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和视觉、心理 上的要求;保证平面线形的均衡及连贯;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平曲 线应有足够的长度)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道路超高:道路转弯时,将道路外侧抬高,用来抵消离心力的作用, 防止车辆向外侧滑移。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曲线之间的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同向的圆 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逐渐变化的曲线。平曲线:当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段直线上去,其转角的连接均为圆弧形式,这段圆弧边线称为平曲线,圆弧的半径称为转弯半径。行车视距:停车视距(视高1.2m

15、物高0.1m)会车视距(停车视距 的两倍)视距曲线 视距三角形: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在交叉口平面上绘出 的三角形。园路纵断面设计要求:园路一般根据造景的需要,随地形的变化而起 伏变化;在满足造园艺术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利用原地形,保证路基 的稳定,并减少土方量;园路及相连的城市道路在高程上应有合理的 衔接;园路应配合组织园内地面水的排除,并及各种地下管线密切配 合,共同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园路纵坡8%,横坡1%4% 竖曲线:在纵断面设计线的变坡点处,为保证行车安全、缓和纵坡折 线而设的曲线。变坡点:相邻两坡度线的交点。变坡点处的夹角为变坡角路基:在地面上按路线的平面位置和纵坡要求开挖或

16、填筑成一定断面 形状的土质或石质结构体。路面:由各种不同的材料,按一定厚度及宽度分层铺筑在路基顶面上 的结构物,以供汽车和游人直接在其表面上行驶通行。结构分层:简易路面(土基、基层、面层)一般路面(土基、垫层、基层、面层)大交通量车行路(土基、垫层上底、面层上中下路施工:施工前的准备;施工放线及测量;修筑路槽(挖槽式、培 槽式、半挖半培式) 假山: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 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 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包括置石、掇山。 假山的功能作用: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作为园林划分 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 筑、植物的手段;用山石作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作为室内 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假山石的种类:太湖石、房山石、黄石、青石、英石、灵璧石、宣石、 石笋、其他石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