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作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41848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地质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洋地质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洋地质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海洋地质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海洋地质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地质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地质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海洋地质作用地球与其它星球特征的区别是有浩瀚的海洋,海洋緼育了地球上的生命,现代地球上 70.8%(4/3)的面积为海 洋.地史中由于海陆的变迁海水增多次侵入大陆内部,在地层中留下了广泛的遗迹。例如,淮南地区保留的从云古 代中晚期(Pt)到中奥陶(0 )的地层都属海相沉积也就是说从10亿前一一5亿年这个时期,淮南地区曾被 海水淹没,成为了海洋的一部分,0 C上升出海面,C -P又处于海陆交互的滨岸地带(成煤时期)。海洋是陆地上最大的沉积盆地: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2 (海洋中几乎含有所有的化学元素,其中铀是获得 原子能的主要元素)含量达亿吨,是陆地含量的 900倍。因此对海洋地质作用的

2、研究是极其重要的,无论对地壳 形成的了解及现实资源的利用都有深刻的意义。一、海与洋海洋是海与洋的总称,粗略地说,近陆为海,远陆为洋海及洋的水都是海水(含盐333 8%。)海底 为 陆壳 洋底 为 洋壳二 、 海洋环境分区(根据海水深度及运动情况)1. 滨海带 海陆界线附近狭长地带,一般指低潮线与最大高潮线之间的海域。属海、陆交互的环境。 后滨_ 武前滨带 壬 滨外带最高潮平均高潮线低潮线潮坪波浪作用弱潮汐影响大的滨海地带.2. 浅海帶滨外带至水深200米的范围,一般包括大陆架地形部分-3. 半深海深海带半深海 200 2000 米水深(大陆坡地形) 深海 2000米水深(大陆盆地+洋中脊)三、

3、 海洋中的生物固着:珊瑚、腕足动物、海草底栖生物海生生物丿 爬行:三叶虫、虾、螃蟹 10 米/秒。海震,推动海底碎屑 水下滑坡(大陆坡浊)流形成的原因 河流入海重负荷浊流在海底深处难观察,对浊流的重要证据是1929.12.18大西洋底纽芬兰附近的一次地震后海底电缆的破 坏。2. 浊流的地质作用强烈的冲刷海底,比重大,流速快,在大陆坡形成横切大陆坡的海底峡谷 大量的沉积物(碎屑)在大陆坡角下形成深海扇,浅水生物化石碎屑被带入深海2. 滨海的地质作用广1海滩沉积砾滩砂滩泥滩1. 滨海沉积12.砂咀、砂坝沉积3.碳酸盐岩沉积、石灰岩、白云岩在陆泊物质少,干燥炎热气候下,CaCo3沉积,鲕状灰岩竹叶状

4、 14.潮坪沉积(粉砂、泥质为主)海滩沉积. (波切台上、近岸边) 砾滩砾石组成的海滩,砾石成分常与海岸岩性一致,主要是岩岸海下来的砾石。 砂滩最常见的海滩,水岸地区,砂成分以石类为主。泥滩泥质地面。 砂坝、砂咀沉积波浪、沿岸流的作用形成的由砾堆积的线状岗。 砂咀一一端入海的砂岗,常见于海湾处,它的形成主要是沿岸流的作用。 砂坝平行海岸离岸有一定距离的垅岗,可露出海面也可在海面之下,波浪与底流相遇,外滨海典型的堆 积物。3.浅海带的地质作用一、 剥蚀、搬运能力弱浅海环境水动能力、波浪对海底的搅动一般只限于浅水(40-50 米),这里有时能冲刷搬运砂极碎屑。潮落流 流速低,在这里剥蚀力小,也仅是

5、达小碎屑。二、 沉积作用盛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沉积盆地,在海洋环境中,浅海又是沉积作用最盛的地带,沉积物来源十分丰富, 即有陆源碎屑也有大量生物遗骸及化学溶解物,发育有各种沉积。1. 碎屑岩沉积河流搬运90%海蚀 冰、川、风沉积物以砂和泥为主浅海的近岸带(50 米),水动能相对较强,砂粉及砂沉积。;远岸带,主要是泥质沉积。2、 碳酸盐岩沉积 浅海碳酸盐沉积分布广,规模大,地层中大部分石灰岩、白云岩属于浅海沉积而成。浅海碳酸盐沉积大 都发育在缺乏陆源物质缺乏的海域,距河流入海口远的地方。浅部:碎屑碳酸盐、生物碎屑石灰岩(钙质介壳生物碎片堆积成岩),鲕状石灰岩(碎片为形心形成鲕粒), 竹叶状石灰

6、岩深部:结晶灰岩,泥晶灰岩,亮晶灰岩3 。礁体沉积岩礁生物骨骼构成的堆积体 岩礁生物珊瑚、层孔虫、苔藓虫、藻类 造礁珊瑚对生活条件要求较高:水深5 0米,水温20C氧,阳光充足,水质清洁不含泥砂,含盐度正常。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浅海环境,才发育有珊瑚礁。可根据地史中的礁体沉积判断其所处的环境特征。 海洋中有些岛就是由珊瑚组成的,称珊瑚岛。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就是澳大利亚北部的大堡礁长180 0公里。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群岛,南太平洋的群 岛,我国西沙群岛中部发育有很好的珊瑚岛。根据礁体与岸线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岸礁、堡礁、环礁4. 化学沉积 胶体沉积,Fe、AL、Mn的氢氧化物常以胶体溶液搬运到浅海区

7、域,由于电解质的作用,使胶粒电性中 和沉淀下来,经常形成一些鲕状、豆状、赤铁矿、钻土矿等,富集可成矿 结晶沉积:P、Ca等真溶液发生下饱和沉积作用,矿物结晶折出,CaC034. 半深海带的地质作用无波浪、潮汐,仅有洋流蚀流作用,无植物及底栖动物。 半深海带包括大陆坡,有一定的地形波度,亦触发海底滑坡进而导致蚀流的产生。海底滑坡和蚀流有较强 烈的滑坡剥蚀作用,无其浪流,可以把剥蚀的产物带入更深的深圳特区海盆地中去。一、 海底滑坡大陆坡的平均坡度4.30最大2 0。我们知道在陆地的斜坡上,岩层和土层可以在外界的角民下旨下滑坡, 大陆处于水下,沉积物在作的充分温浸润中,容易产生类似的滑坡现象。尤其在

8、海震,海底火山喷发之后,经常在大陆上出现滑坡,滑坡的地质作用是剥蚀,搬运 沉积的统一 过程,带动了大量碎屑物质,沿坡下移并在坡角堆积下来。二、 海底峡谷和海扇的形成 由于蚀流作用在大陆坡上冲刷剥蚀形成了深大的海底峡谷,同时在出口处,即峡谷向海的一端,所带的碎屑堆积 焉得虎子来。这种堆积类似于浊流在上角下的堆积,堆积物在平面上呈扇开分布,称海扇。海扇沉积物中有浊流 典型的递变层常夹有浅海生物碎屑。5深海带的沉积作用浊积物:浊流将大量碎屑堆积在深海盆地中。具有递变层理生物遗骸,常与深海页岩互层软泥沉积:常见的深海沉积,主要是由浮游生物的遗骸及少量洋流搬运来的悬浮物质形成的一些泥质 沉积。软泥沉积不

9、受地形影响,可以在不同的地形上均匀覆盖一层。按软泥的化学成分和所含生物种类 分: 钙质软泥:有孔虫介壳会含量3 0%的碳酸钙软泥常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海底,洋流属于上升流,将深 海中的Ca、P、N带到表层为浮游的有孔虫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因此有孔虫特别丰富,死亡后其钙质介壳 沉入海底形成钙质软泥。这里在下沉的过程中,我们知道,随着深度增大,水压力增大,对CaCO的溶解能力也增大,终于在某个深3度上CaCO溶解速度正好等于沉积速度。这时到达这个 深度的钙质介壳全部被溶解了。这个深度我们称碳酸钙 补偿深度,通常在4 000米水深的地方.钙补偿深度海底雪线。 硅质软泥硅藻和放射虫遗骸堆积而成的,放射虫主

10、要是分布在赤道附近,硅藻软泥主要分布于两极附近海域 红色粘土一一富含Fe、Al质粘土沉积,生物含量小于30%的软泥沉积常 呈红褐色。常含一些火山碎悄物质。分布于生物少的地区及 碳酸钙补偿度之下的海底。各种软泥在海底分布范围深度有一定规律钙质软泥一般在45005000米深之下不存在碳酸钙补偿空度一一此深度以下,水的溶解力强CaCO被溶3 解。所以在海洋中一般4000米水深的海底无钙质软泥的沉积。三、锰结核深圆状结核,直径0.52 0cm、个别可达1米,结核呈红褐色,软而多孔,此重( 1.82 3.1 )成因:锰质以碎屑物为核心,绕其作同心层状沉淀而成。海底锰结核分布很广,从赤道到极地的前缘广阔的海域中都有,两极一般无锰结核。锰结核是地球巨大 的潜在资源,除Mm、Fe、Ni、Cu夕卜,Mo、Ti、V、Sr、Zr、Ag共有30余种金属元素,开发出来可供人类服务。无论从浅海到深海的碎屑物或碳酸盐沉积物中,可以形成并聚积大量的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的矿产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