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模块综合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41586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模块综合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模块综合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模块综合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模块综合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模块综合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模块综合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模块综合测试一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模块综合测试(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 题。甲乙丙1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降水集中土质疏松开矿植被破坏垂直节理发育地壳活动剧烈A BC D2改良甲、乙、丙三地土地应采取的措施是()A在甲地土壤中掺入沙子B在乙地种植耐酸植物C在丙地使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D在乙地大面积退耕还草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行政区图,回答34题。3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4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

2、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56题。5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平,水汽易进入B地势较高,受地形抬升作用C地势较高,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D锋面遇地形阻挡在此停滞6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降水少,气候干旱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机械化水平高“数字校园”是数字地球的具体利用与体现。读数字校园的应用图,回答78题。7“数字校园”是指()A对校园内所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B远程教育和网上学校C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D建设虚拟学校8未来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进行地理教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再使用地球仪,学生只要戴上

3、显示头盔,就能看见太空中的地球B对于区域的学习,利用声音识别系统就能够得到行政区范围、动植物物种等信息C课堂上不需要老师,学生完全靠计算机自学D想要了解有关地区更多的信息,可通过“数据手套”,单击一下链接按钮,就能够看见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9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10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黄河水利委员会决定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转向对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据相关资料,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

4、脆弱的地区之一。据此完成 1112 题。11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12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1314题。13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煤、气、盐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国家政策支持A BC D14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

5、BC D读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1516题。15有关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化与城市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C属于发展中国家D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16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产业部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A BC D结合某年我国可开发水能地区分布图,回答1718题。17符合我国可开发水能分布最多的地区的区域发展实际的是()A该地区工农业发达,用电需求量大B该地区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C该地区科教发达,水电开发技术好D该地区地质条件优越,水电建设条件好18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水电

6、开发无序,引发了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应越来越注重的是()A水电开发的规模B水电开发的技术C水电开发的经济效益D水电开发与生态建设的统一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南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期。据此回答1920题。19对于东南部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可以()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升级占有中西部蓬勃发展的市场A BC D 20.中西部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要鼓励引进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要降低“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A BC D二、综合题(共40分)21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地理条件(格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不同。结合材

7、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甲图是我国不同时期自然地理条件对农业产量的贡献率示意图(B表示贡献率大小)。甲材料二乙图是自然条件对第二产业的贡献率示意图(B表示贡献率大小)。乙(1)我国自然条件对农业产值的贡献大小明显存在东西和南北空间上的差异。请分别叙述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5分)(2)我国不同时期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引起了农业产值的变化。在空间差异上,自然条件的变化引起农业产值增长最明显的地区是_。在时间上,从19792002年我国的自然条件中,_(填影响因素)引起了农业产值的波动变化。(2分)(3)乙图中M地区是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对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最大的地区,请分析其主要的区位优势。(3

8、分)22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3分)23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

9、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租给外国人耕种。(1)指出图中季节冻土等日数线的走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2)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4分)(3)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区不宜盲目扩大水稻播种面积的原因。(3分)(4)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3分)24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缅甸段第一标B段主线路工程于2011年8月1日打火开焊,并在缅甸曼德勒市举行了正式开工仪式。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管

10、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材料二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材料三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1)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4分)(2)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的发展有何影响?(3分)(3)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中亚)、东北(俄罗斯)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何在?(3分)模块综合测试(一)1A2.C第1题,由甲、乙、丙三地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黄土高原,乙位于松嫩平原,丙位于东南丘陵。三地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一是降水集中,二是植被破坏。第2题,甲地土质疏松易被侵蚀,改良的

11、措施应退耕还草、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乙地黑土冲刷,肥力下降,改良的措施应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丙地土质黏重,呈酸性,改良的措施可掺沙子,使用石灰中和。3B4.D第3题,由图可知,甲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区域降水较少。第4题,丁省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与丙省(山东省)相比经济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5B6.C第5题,读图可知,Q处年降雪日数要多于周边地区,由于Q处位于贺兰山的西侧,为西北风的迎风坡,因此降雪日数多。第6题,该地区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年降水量小;与东北平原相比,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7A8.C“数字校园”是利用网络、

12、通信技术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通过整理加工,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地运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又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够共享教育资源。虽然数字校园技术能大大丰富课堂教学,但教学依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9C10.A由图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该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11B12.C第11题,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耕地减少,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第12题,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3C14.D第13题,图中显

13、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则说法错误。第14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污染严重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15D16.B第15题,从图中可知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同步;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相一致,特别是第一、二阶段;该地区已发展到第三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化水平有所下降,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是发达国家。第16题,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主要产业部门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或国家。17B18.D第17题,据图可知,我国可开发水能分布最多的地区是

14、西南地区,这里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处于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第18题,在开发水能资源,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做到水电开发与生态建设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19D20.D第19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不断上升,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将原有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后,既扩大了市场,又可以集中资金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第20题,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应提高进入产业的选择标准,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1解析:第(1)题,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为深刻。我国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自西向东呈三级阶梯分布,西部与东部地形不同;自西向东,距海远近不同,水分条件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