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9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415730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9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9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9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9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9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9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9篇).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活动目标:1、学会用声音或动作来表达同一首歌曲中强弱的明显变化。2、体验下雨天的气氛。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活动准备:VCD、有雨声的VCD、纸张、录音磁带活动过程:1、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互相问好:对远处的小朋友大声地问好,再对近处的小朋友小声问好,体验和比较声音的强弱。放录音,让幼儿听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感受声音有大有小。2、欣赏并学唱歌曲大雨小雨:倾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声音大小的变化来体现大雨和小雨、随声音的大小变化做出相应动作

2、,如强音时拍手,弱音时用食指与拇指轻碰来表达等。3、活动延伸:幼儿唱熟后,引导幼儿采用相互对唱的形式进行、同时可用打击乐器给予伴奏(用为摇沙球表示大雨、轻轻碰击小铃表示小雨)。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二)活动目标:1、能大胆的在竹筒上进行装饰。2、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活动准备:颜料、笔、竹筒、范例。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空心树,实心芽,千年不结子,年不开花。师:今天啊,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小朋友细细的听好喽!(幼儿自由猜)2、出示旧竹子。师:小

3、朋友真棒。这么快就猜出来了。老师这里啊有一些竹子,你们觉得好看吗?“怎么让它变的好看呢?”(幼儿举手回答问题)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老师觉的都很好,今天呢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绘画方法-竹筒画,就是在竹筒上话画画。3、出示范例。师:瞧,好看吗?你们知道老师用什么办法来装饰的吗?-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竹筒(点、线、面)-这几个竹筒又是怎么装饰的呢?(风景、房子、春天)-再来看看这个竹筒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上下对称)-还有一个呢?我们看看(色块)(欣赏过程中,有区别的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观察)师总结:哦,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画线描画的方法用点线面来装饰,还可以把我们自己喜欢的图案、风景、关于春天的一些

4、故事画上去,也可以用对称、大色块的方法进行装饰。4、幼儿构思作画,教师观察指导。师:如果你来装饰的话,你打算怎么装饰呢?(个别幼儿进行简单回答)师:我知道每个小朋友都很想去尝试了,但在小朋友装饰前,老师有几个要求:竹筒画和在纸上画画不同,把它竖起来画,边画边转。在装饰时,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安静的在自己的座位上画画,不要走来走去。5、作品欣赏。师:你觉得哪个竹筒装饰的漂亮?为什么?6、拓展活动师:竹子不但可以用来画画,还有很多用处,你们知道吗?我们可以用她来演奏歌曲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三)活动目标:1、学习用线描画方式绘画秋天的动物,再以油画棒形式勾画外轮廓并涂色

5、。2、能表现出动物的主要特征,体验在纸盘上作画的乐趣。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纸盘范画。2、人手一个纸盘、勾线笔、油画棒。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引出主题。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们忙着收获。小动物们也都很忙碌呢?你们知道它们都在忙什么呢?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啊?它们都长什么样呢?二、出示范例,教师讲解。师:小朋友看,这些小动物都是画在哪里的?是怎么画的呢?画好以后还要怎么样?(先用勾线笔在纸盘上画出自己喜爱的秋天的动物,然后再用油画棒勾画外轮廓涂色)三、提出要求,幼儿

6、作画。师:在纸盘上画时要注意把小动物画的大一些,把它们的样子画清楚。可以为它们设计漂亮的服装穿上。在用油画棒添画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及涂色的均匀。(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四、展示作品,共同欣赏。师:一起来欣赏今天的动物纸盘画,你喜欢那个纸盘画,为什么?方案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四)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用画笔表现自己喜欢的太阳。2.学习用多种颜色的涂画法,感受色彩美,提高大胆运用色彩的能力。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了解关于太阳的粗浅知识,欣赏过有关太阳的美术作品。2.物质准备:油画棒幼儿操作材料。活动过程:一、讲故事导入课题。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7、太阳的颜色附故事:小白兔每次看见太阳他都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小白兔去问小鸟。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您瞧,太阳照在树叶上,树叶绿油油的。”小白兔跑去问小蜜蜂,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您瞧,太阳照在花朵上,花朵红艳艳的。”小白兔跑去问小青蛙,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您瞧,太阳照在稻穗上,稻穗黄灿灿的。”小白兔想: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提问:刚才小动物们都怎么说太阳的颜色的?)哟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小白兔想啊想,这时天上下起雨来了,不一会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小白兔想彩虹阿姨住在天上,一定知道太阳的颜色,就跑去问彩虹

8、阿姨。彩虹阿姨先让小白兔数数她身上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啊!共七种颜色。”小白兔说。于是,彩虹阿姨就说:“对啦!我身上的七种颜色全是太阳公公给的。”小白兔快活地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二、让幼儿谈谈对太阳的认识和感受。师:小白兔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太阳光芒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幼儿自由回答。师:嗯!孩子们你们可真聪明。(哎呀,原来太阳光芒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啊!)师:孩子们请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太阳会怎么样呢?那我们小朋友的身体会怎么样呢?幼:幼儿自由回答。没有太阳,花、草、树他们会都死掉。没有太阳我们也会生病。师小结:嗯,孩子们说的真好!如果没有太阳不仅我们的

9、小花、小草、树都会死,而且我们的身体也容易生病。原来太阳对我们的有这么大的用处,太阳对小花、小草、树和动物们有这么大的作用。你们想不想画一画你们心中最美丽的太阳啊?三、教师讲解,请幼儿示范太阳的画法。1.师: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太阳,让其他幼儿观察讨论画法。师引导:这么简单的太阳大家都会画,今天我们要画更美丽的太阳,想一想你们心目中最美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2.师:讲解结束后可再次请幼儿上来画。还有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试试。3.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涂画太阳,增加幼儿对色彩表现力的认识。师小结:这两个小朋友画的都漂亮,那你们心目中最美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画画自己心中最美的太阳吧。四、幼儿作画教

10、师指导1.师:提示幼儿大胆的表现心中想象的太阳,越夸张、越拟人化越好。(我们在画太阳的时候,颜色要涂实涂满,还可以添画上白云、小鸟、花儿、小草都行。)五、引导评价互相欣赏1.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师:可请画好的小朋友把画展示给其他的幼儿看。2.可请幼儿把画拿给客人老师看。跟他们说一说你画的心中最美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3.教师带幼儿把画好的画拿到教师布置一个画展。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五)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学习摘果子的动作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总结并归纳出与动作相一致的语言提示,并根据语言提示模仿学习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摘果子的乐趣。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

11、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活动准备摘果子的音乐、PPT(果园丰收视频)。活动过程(一)看果园丰收的视频,引起活动兴趣。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播放果园丰收视频。(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怎么样了啊?(播放PPT图片)(2)师:农民伯伯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吗?(二)学习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1.学习拿篮子,找果树的动作。2.学习摘果子的动作。(1)提问:我们要去帮农民伯伯摘果子了,怎么摘?(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重点提示:眼睛看着手摘果子、放果子。(3)教师示范正确动作并总结。(4)师幼共同练习摘果子的动作。3.师幼听音乐

12、练习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三)学习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1.学习转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动作。2.学习跑去送果子的动作。师:我们摘了这么多的果子,那我们把果子去送给农民伯伯吧。可以怎么去?最后可以怎么送?3.师幼听音乐练习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四)幼儿学习表演摘果子。播放音乐:听音乐,完整做律动。第一遍音乐完了后:这边的果子摘完了,那边还有很多果子,我们再到那边去摘一摘吧。第二次音乐教师可带领幼儿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六)活动目标:1、感受蒙古族三段体音乐欢快、优美的音乐风格特点。2、初步尝试合作创编蒙古族舞蹈,感受创编的快乐。活动准备

13、:1、物质准备:音乐、课件、小水桶。2、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认识蒙古族的习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活动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乐特点1、幼儿听草原小牧民律动进教室。2、蒙古骑马、挤奶动作练习。二、欣赏音乐并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一)幼儿欣赏音乐。1、师:今天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认真听听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2、幼儿。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二)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并欣赏蒙古大草原的幻灯片,同时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1、现在夏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们都在做什么?2、幼儿根据幻灯说出人们的

14、生活。3、你发现音乐有什么变化?4、教师为幼儿介绍音乐。(这首音乐是三段体音乐表现蒙古族人民在那达慕盛会上骑马、摔跤、挤奶的欢乐场面)三、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快慢变化1、刚才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们有趣的生活,如果你是蒙古人你想做什么事情?想一想音乐快的时候你在做什么,慢的时候你在做什么?2、分段欣赏音乐:(1)快的时候做什么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做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2)跟着快的音乐做一做动作。(3)慢的时候做什么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做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4)跟着慢的音乐做一做动作。四、幼儿分组听音乐进行编舞1、请幼儿听音乐分成_组进行舞蹈创编。师:刚才小朋友的动作做得很漂亮,接下

15、来让我们也来做个蒙古小牧民,一起来编个舞蹈,可以加上简单的队形变换,注意音乐的快慢变化,让你的舞蹈更加漂亮。2、教师鼓励幼儿合作,并简单介绍道具。3、幼儿自由创编教师巡回指导。五、幼儿自由展示1、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展示。2、幼儿分组自愿展示中班艺术领域教学方案电子版(七)一、教学内容分析: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根据鸟儿会飞为引,逐步引导幼儿产生探索兴趣。促使幼儿对大自然中动植物、昆虫类的更多认识,了解动物会飞的基本要素翅膀,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探索其它会飞的东西,并讲其会飞的基本原理;在此活动中,慢慢渗透重叠词的正确使用,如词来来去去的学习融入到对一些常见事物、动物的运动特点的介绍中,会使幼儿更理解和运用。二、教学目标:观察图画,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理解故事幽默的结尾。初步建构和拓展关于动物飞行的经验。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幼儿对动物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