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通用设备技术规程锅炉维修技术标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6414423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钢通用设备技术规程锅炉维修技术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宝钢通用设备技术规程锅炉维修技术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宝钢通用设备技术规程锅炉维修技术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宝钢通用设备技术规程锅炉维修技术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宝钢通用设备技术规程锅炉维修技术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钢通用设备技术规程锅炉维修技术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钢通用设备技术规程锅炉维修技术标准(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锅炉维修技术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可作为公司范围内的在用、新建、技术改造工程和维修工程等各类项目中锅炉设备使用、管理、修理、维护等方面遵循的技术准则。凡涉及上述锅炉设备各类工程项目的范围均需执行此规定。本标准的解释权为宝钢分公司设备部。二、引用标准GB/T224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GB/T2241987,eqv ISO 3887:1976)GB/T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GB/T228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ISO 6892:1998,EQV)GB/T242 金属管 扩口试验方法(GB/T2421997,eqv ISO 8493:1986)GB/T

2、246 金属管 压扁试验方法(GB/T2461997,eqv ISO 8492:1986)GB/T1979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GB/T2102 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GB/T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GB/T4338 金属材料 高温拉伸试验(GB/T43381995,eqv ISO 783:1989)GB/T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T5310-1995)GB/T5777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GB/T57771996,eqv ISO 9303:1989)GB/T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GB/T7735 钢管涡流

3、探伤检验方法(GB/T77351995,eqv ISO 9304:1989)GB/T1056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 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GB/T105612005,ISO 4967:1998,IDT)GB/T12606 钢管漏磁探伤方法(GB/T126061999,eqv ISO 9402:1989、ISO 9598:1989)GB/T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17395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73951998, neq ISO 1127:1992、ISO 4200:1991、ISO 5252:1991)GB/T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

4、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YB/T5137 高压用热轧和锻制无缝钢管圆管坯劳部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202号,锅炉定期检验规则JB/T5074 低、中碳钢球化体评级JB4708-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三、一般规定1、锅炉运行与保养1.1 锅炉运行、保养的一般要求1.1.1 清洁与照明 保持锅炉的清洁与良好工作环境,做好运行保养,对减少事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每班都要系统地、及时地清除锅炉生产区域灰尘与杂物。1.1.2 锅炉工作相关人员必须经过操作技术培训,懂得锅炉基本知识,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经考核合格

5、持证上岗。1.1.3 必须做好运行记录和规程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运行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及其其他必要各种制度。每班必须做好运行记录,记录运行过程中汽压、汽温、给水温度、锅炉水质、烟气温度,炉膛负压、蒸汽流量、排污量及设备状态等。1.2 正常运行锅炉的正常运行,主要对锅炉水位、汽压、燃烧(烟气量)进行调整以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1.2.1 水位计的保养与水位调整a、 每班应对水位进行一次冲洗(按照冲洗方法进行)。b、 水位计汽、水旋塞应保持洁净,发现漏水、漏气应及时修理。c、 低地位水位计应定期与锅筒水位计对照。d、 锅筒上装有高低水位警报时必须与实际高、低水位一致。1.2.2 压力表的保养

6、a、 压力表每半年进行一次校验b、 一般情况下压力表需每月进行一次冲洗(按冲洗程序进行),如果发现压力表不准确,不灵敏的,要立即更换。c、 压力表应经常保持清洁,正常运行时,其汽压应保持相对稳定,且不得超过最高压力红线。1.2.3 停炉保养锅炉在停止使用时,应进行停炉保养。a、 干法保养 采用生石灰或无水氯化钙做干燥剂吸收潮气使锅炉内部金属面保持干燥防止腐蚀。b、 温法保养 用一定浓度咸性溶液与锅炉内表面金属接触,使金属表面形成碱性保护膜,达到防止金属腐蚀的目的,通常用氢氧化纳、碳酸钠或磷酸三钠配制成保护溶液。c、 充氮保养 采用0.10.2Mpa氮气充入锅炉,以隔绝空气防止氧化腐蚀保护金属。

7、2、锅炉检验参见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锅炉修理3.1 锅炉常见的缺陷3.1.1 腐蚀和磨损3.1.1.1 腐蚀分为均匀腐蚀和不均匀腐蚀、整体腐蚀和局部腐蚀。局部腐蚀又分为斑点腐蚀和凹坑腐蚀,对于腐蚀的性质,可用腐蚀速度来衡量。腐蚀性质均匀腐蚀速度#mm/年局部腐蚀速度#mm/年轻微腐蚀0.15强烈腐蚀0.050.20.150.6事故性腐蚀0.20.63.1.1.2 磨损锅炉运行时由于烟气中带有炭粒和飞灰,长期冲刷,造成管子厚度减薄,炉门和炉胆处因机械磨擦造成这些部位的钢板减薄。3.1.1.3 处理方法a、受压部件均匀的腐蚀,磨损量不超过下列值,且残余厚度能满足工作压力

8、需要者,可不作修理,应定期检查,监督使用。(a) 双面对接焊锅筒的园柱部分,焊缝和管孔区外,壁厚减薄25%,在焊缝和管孔区内壁厚减薄15%(b) 封头 壁厚减薄25%,在过渡园弧部分15%(c) 管板孔区壁厚25%减薄 板边区15%(d) 炉胆壁厚减薄20%(e) 联箱在手孔,管孔削弱区20%(f) 水管壁厚不大于1.5mm减薄量(g) 局部腐蚀面积小于相当于直径为350mm的园面积时,且残余壁厚能满足最高使用工作压力时。b、下述腐蚀,磨损允许用堆焊方法修理(a) 受压元件残余壁厚大于厚来壁厚的60%(对小面积可以放宽)且面积小于2500cm2。(b) 任何深度的个别腐蚀坑,直径应小于40mm

9、/m,相邻两坑距大于120mm。c、超过上述数值的严重腐蚀和磨损应采取挖补或更新处理。3.1.2 鼓包、胀粗和弯曲变形 由于水循环变化和发生缺水事故等将造成金属局部过热而产生鼓包、胀粗和弯曲变形,当金属温度瞬时达750900将会造成爆炸事故。3.1.2.1 锅炉锅筒与炉胆筒体部分鼓包a、非钢材质量问题而引起,而且鼓包处未发现裂纹过烧情况。(a) 鼓包高度不超过筒体直径1.5%2%,且不超过20mm/m可不作修理,在原工作压力下观察使用,并清洗筒体。(b) 鼓包高度超过上述规定,鼓包钢板减薄量20%,可用加热法将鼓包顶回。b、鼓包高度超过上述规定,且钢板减薄超过20%或鼓包处有裂纹,过烧情况必须

10、进行挖补处理,严重者应更换筒体。3.1.2.2 管板的鼓包和不平度a、局部鼓包高度不超过管板直径2%且不大于25mm,在排除钢板质量问题和其他缺陷情况下,可不作修理监督使用。超过者应用加热法顶回或作挖补,更新处理。b、管板不平度不超过管板厚度且没有其他缺陷时,可暂不修理,超过时应校平或挖补,更新处理。3.1.2.3 受热面管子的鼓包,胀粗和弯曲变形a、受热面管子的局部鼓包,如高度小于3mm,且没有裂纹或严重过烧等缺陷,可暂不修理,超过者,将损坏的管板切换或用窗式挖补法修理。b、管子允许胀粗,过热器管(碳钢)不大于3.5% d,其他管子不大于5% d,超过者应切换损坏段管子。c、直管允许弯曲度不

11、超过管长2%,且最大不超过管子内径的90%,超过者或弯曲处有裂纹,过烧等其它严重缺陷时,应换管。3.1.3 起槽和裂纹3.1.3.1 起槽 由于应力集中或局部腐蚀所造成金属衰老一种形式,一般产生的是深度不大,短而宽的小槽。3.1.3.2 裂纹 是金属破坏的迹象,应特别重视,检查时一定要细致a、 机械应力裂纹 机械应力作用产生裂纹是常见的,这种裂纹深而长,一般情况仅有一根。b、 热应力作用下裂纹 金属在高温下过热(主要是缺水)金属产生热裂纹往往引起金相组织变化,可通过金相分析检查,在距裂纹两端各取一试样分析。 试件是珠光体(温度大约450550),渗碳体(600700),马氏体(900以上)。有

12、时金属温度不太高,因经常反复变化会产生热疲劳裂纹。热疲劳裂纹多半是横向分布短而细,数量多。c、 苛性脆化裂纹 具有高度集中附加应力,又具有高度浓缩的氢氧化钠达100克以上,裂纹沿晶间发生,其后变成芽晶裂纹,一般裂纹是多而细。3.1.4 爆管a、 一般来讲,影响锅炉爆管的因素很多,如:冶炼及成份、坯料及轧制、管材热轧、冷拔、无损检测、弯管、焊接、热处理、现场安装施工、酸洗、耐压试验、运行工况、操作维护、水质、使用与管理等等。因此,锅炉爆管不但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有些爆管原因一时很难弄清。有时即使对爆管试样进行分析与研究也并非真正能找到原因;此外,由于锅炉专业技术较特殊,爆管原因分析难度之大,对于一

13、般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有时不能依据爆口形态直截了当地判定爆裂的原因也是可想而知的。由于锅炉爆管的影响因素较复杂,并非一般技术人员凭借检测分析报告就能弄清爆管的真正原因。如:由于爆口微观形貌特征几乎是惊人的相似,即存在干扰因素。(a) 爆口对面组织中,晶粒没有明显粗大,铁素体没有明显变形、拉长,珠光体没有明显球化,脱碳也不明显,渗碳体也没有石墨化。(b) 爆口组织中,晶粒已明显粗大,铁素体已明显变形、拉长,珠光体已明显球化或严重球化,脱碳明显,甚至渗碳体已经出现石墨化,晶界熔损或出现熔洞。或出现奥氏体晶界硫、磷偏析,并夹杂脆性相的硫化物、磷化物等网状沉积物,材料性能严重受损。b、 但是,如果锅炉爆

14、管后不能弄清爆管的真正原因,则采取的措施是盲目的,结果是事与原违的,这样锅炉爆管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这也是锅炉生产与设备管理的最大忌讳。此外,由于现场工况条件所限,有时锅炉爆管后所采取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应急性的暂时办法。但从长远考虑,这些措施是对付锅炉爆管维持锅炉生产的不得已的临时办法。c、 几种常用的应急修复法如下:“隐藏焊缝搭桥过渡法”:即将焊缝隐藏在两边保温层内,或避开受高温烟气直接作用。该法适合处理浅表层或便于施工操作的部位爆管。“合并法”:即将两路同流向管子顺向合并交汇焊接在一起。该法适合部分已堵的表层、深层管子或可设法引出接管的爆管场合。“根切法”:即切到集箱部位,不留“盲肠”管,即没

15、有“死循环”的管子。该法适合处理深层、施工难度大或、情况以外的爆管场合。3.2 检查与处理3.2.1 检查方法a、 机械应力裂纹用宏观检查,热应力裂纹也用宏观检查,着色检查,超声波检查,金相分析,苛性脆化裂与热裂纹同。b、 超声波探伤和金相分析,确定裂纹形状和范围。3.2.2 处理方法a、 筒体裂纹不允许存在,如有裂纹在查明裂纹性质,深度,长度及产生原因后作如下处理(a) 表面裂纹在深度不超过钢板负偏差,允许打磨,超出此限度时,应剔除补焊。(b) 焊缝裂纹允许剔除后补焊。(c) 焊缝补裂纹,如数量不多,且不聚在一起,间距大于50mm,总长不超过节筒身长度50%,允许在裂纹处开坡口补焊,超过者应作挖补或更换筒节。更严重者应更新。(d) 凡查明苛性脆化问题引起的裂纹,不论损坏程度如何,一律报废处理。b、 起槽(a) 轻微起槽深度小于2mm,可磨平后监督使用。(b) 起槽深度超过2mm,但长度不超过1/4周长时,可作补焊并磨光修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