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在地球三极_我国测绘工作者近30年在南北极_珠峰地区奋战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6412973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翱翔在地球三极_我国测绘工作者近30年在南北极_珠峰地区奋战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翱翔在地球三极_我国测绘工作者近30年在南北极_珠峰地区奋战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翱翔在地球三极_我国测绘工作者近30年在南北极_珠峰地区奋战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翱翔在地球三极_我国测绘工作者近30年在南北极_珠峰地区奋战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翱翔在地球三极_我国测绘工作者近30年在南北极_珠峰地区奋战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翱翔在地球三极_我国测绘工作者近30年在南北极_珠峰地区奋战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翱翔在地球三极_我国测绘工作者近30年在南北极_珠峰地区奋战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影大赛参赛作品进军南极内陆 吴学峰翱翔在地球三极我国测绘工作者近30年在南北极、珠峰地区奋战记本刊记者 喻贵银年,已有17个国家分别在南极建立了46个考察站,而中国科学家在那里却 没有自己的立足点。从1984年开始, 我国对南极平均每年一次进行连续性 的科学考察,测绘部门作出了应有的 奉献。1984年11月,国家测绘局和海军 航海保证部派出8位同志参加了中国 首次南极考察队。参加考察队的测绘 人员,出色地完成了6项测绘任务: 确定点站址位置和坐标系统;建立验 潮站和确定高程系统;测定长城站的 方位和至北京的距离;测制南极长城 站12000 比例尺地形图;完成了各 系统工程的施工放样测量;南美

2、至长 城站间的重力联测。1989年2月15日,中国南极中山 站正式建成。国家测绘局派出两名测 绘专家参加了该站的建设,完成了包括用卫星多普勒定位精确测定中山站站址坐标、建立站区测绘基准系统、 测绘中山站12000比例尺地形图和 中山站建设工程的施工放样等测绘科 考和测绘保障工程。1991年经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 国家测绘局联合批准,组建了中国南 极测绘研究中心,同时与加拿大、澳 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进行多项南 极合作研究。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 心成立以来,在国家测绘局、中国极 地考察办公室和武汉大学等关心支持 下,在极地测绘科学考察研究、人才 培养、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极地 研究基地建设等诸

3、多领域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他们主持和承当南北极科考 研究工程20多年,其科研成果曾获得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何梁何利 基金地球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一项,省南极、北极和珠穆朗玛峰被称为“地球三极,代表地球的三个极 限:最北端、最南端和海拔最高点。 近50年来,人类对极地探险跨入科学 考察的新时代。极地的开发利用引起 各国广泛的关注,同时极地的气候、 环境的变化也影响到人类的地球家 园。神秘的极地,令人望而生畏!从 上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 步伐,在国家测绘局的领导和支持 下,我国测绘工作者不断深入南极、 北极、珠峰地区,挑战极地莫测风 云,向自身极限冲锋,为我国极地科 学考察作出了非凡

4、的奉献。一南极,人类共同的财宝。到1984摄影大赛参赛作品南极掠影 何志堂南极相对重力观测技术体系,创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极地研究途径,培养 出一支适合极地科考的研究队伍。20多年来,我国测绘科技工作者 几乎从零起步,建立起中国西南极、 东南极大地测量原点、高程系统和完 整的测绘基准,开展南极地球动力 学、南大洋海平面变化研究等;完成 了?中国首次南极测绘科学考察研 究?南极现代地壳运动和遥感成图 研究?南极拉斯曼丘陵小像幅航摄 成图研究?南极冰貌环境变迁与海 平面变化和南极动力大地测量研究?南极地区测绘与遥感应用研究? ?南极地理信息获取及其动态过程研 究?我国南极考察地区根底

5、测绘? 等重点工程。我国在南极测绘科学考察领域取 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测绘科技人员对遥感制图技术进行创 新开发,在室内测绘出人迹难至的南 极冰面地区地形,在南极研究中属 国际首创。1986年,测绘科技人员在乔治王岛布设了我国第一个监测南极 地壳断层运动形变网,1996年起参与 国际组织监测南极板块运动的大规模 卫星G P S全南极会战观测,使我国跻 身于南极地球动力学研究国际先进行 列,并获得我国长城站和中山站地壳 动态过程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成果。1998年领先建立中国南极互联网共享 效劳系统,引起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 员会重视,于2000年专门在武汉召开 南极乔治王岛国际G I

6、S学术会议,推 广中国这一先进成果。南极洲共有四个地理特征点:南 极点、南磁极点、地球冷极点等三 处,已分别被美、法、俄三国占住, 最后一个地理特征点冰盖最高点 被认为人类不可接近,一直尚无其他 国家到达。2005年1月,我国派出13 名勇士向冰盖最高点挺进。测绘科技 人员在生命禁区,发扬一不怕苦、二 不怕死精神,克服高原严重缺氧和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六项,省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2005年1月8日,以武汉大学中国 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单位和 黑龙江测绘局极地测绘工程中心为协 作单位成立了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 局重点实验室。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创始人鄂 栋臣教授,现任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

7、 绘研究中心主任,极地测绘科学国家 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鄂栋臣 从1984年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开 始,先后5次远征南极、4次赴北极科 考,其中一次到达北极点。他是中国 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三 站的创立人之一,先后领导了22次南 极测绘科学考察。从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开始 至今,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已派出 了70余人次赴南北极考察。作为一个 极地考察单位,参加队次之多、人员 之多, 位于全国前列。测绘尖兵在 地球两端,历尽千辛万苦, 在极端恶 劣的极区自然环境中,发扬“一不怕 苦,二不怕死的献身精神,探索出 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极地测绘端恶劣自然环境中难以想像的艰难困

8、苦,在国家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全 线导航、南高地和北高地的判别,最 后在7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上千 次卫星定位,最后,在全国人民翘首 以待的情况下,成功地精确测定南极 冰盖最高点的地理位置和高程,中央 电视台、新华社于2005年1月18日向 国内外公布了这一成果。这是人类首 次实地测得的前人未曾到达过的南极 冰盖最高点。在该点上设立了中国永 久性测绘标志,第一次飘扬着中国国 旗。2021年4月16日,我国测绘科技 人员圆满完成中国第24次南极内陆和 中山站科考测绘任务,顺利返回。在 这次科考中,17名科考勇士不畏艰 险,跋涉1200公里,成功登上南极内 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 A

9、。测绘科技人员在完成全线车队导 航任务的同时,开展了冰盖外表流动 速度GPS测量,冰盖运动GPS观测网的 建设与首次观测,冰盖外表地形观测 等任务。这次测绘考察工作实现了新 的突破,首次到达南纬81度22分,并 在此处设立G P S冰流速点,将可为冰 盖运动研究提供重要数据;考察范围 覆盖冰盖顶部6000平方公里并对核心 重点区域进行15万地形图的实地测 绘;利用冰雷达数据、冰上地形图数 据,首次进行冰下地形图的测绘,对 地质研究、山体演变运动规律有重大 意义。了三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了大量数据资料,获得了对北极的直接认识。 测绘科技人员在北极科考中出色地完 成了测绘保障,开辟了新的研究领 域

10、,并取得多项成果。早在1995年,我国完成了中国人 自己组织的、由企业赞助的北极点考 察。1995年5月6日,中国考察队的16 名队员按照预定方案,分两批胜利到 达北极点。许多人以为,北极点一 定建有一个雄伟的标志,应有一个塔 形的或什么样的标志,上面许许多多 的箭头说明,离纽约多少公里、离巴 黎多少公里、离北京多少公里,其实 不然。因为北极同南极不同,南极脚 下是陆地,而北极的脚下是北冰洋, 北冰洋的冰层是移动的,因此根本建 造不了永久性的标志。中国考察队依 靠先进的G P S技术,即卫星导航定位 技术,才确定了自己已经到达北极点 了。测绘专家在白色的雾气中,一边 快速滑行,一边操作G P

11、S定位仪。89度54分、55分、56分58分。不 好,又是57分,从极点边上滑过去 了,只好回头继续找。终于,G P S定 位仪的显示屏上,纬度的读数跳动了 几下,在北纬90度0分0秒上停了下 来。“到了,到了,我们到达北极点 了!队员们立即从四面八方滑行过 来,欢呼起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地 球的顶端上迎风飘扬。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历时71天,总航程14180海里,圆满 地完成了各项预定科学考察任务。 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考察 站黄河站落成,落成仪式在挪威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极科考基地新奥 尔松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专门写贺 信祝贺。为满足极地考察急需,测绘科技 人员

12、测绘了覆盖面积近二十万平方公 里的各类地图,进行了大幅面、高精 度?北极地区图?1500万的设 计与制作,提供了大全开纸质彩色地二北极,一片神秘的海洋。1999 年、2003年、2021年,我国政府组织进行了四万六千多组G P S卫星历元数据接收。他们 还对布鲁格半岛的地理环 境等空间信息进行了初步 调查,完成了黄河站所在 地新奥尔松地区的所有建 筑物的相片拍摄,以便用 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北冰 洋的国际北极科学考察 城新奥尔松,使未到 过黄河站的人也能游览数 字北极的奇观异景。他们 后来着手建立的北极地区 地理信息系统,是北极科 考研究进行空间和环境动 态分析、多学科相关要素 的相互作用分析以

13、及自动 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等不可缺少的空间信息根底平台。 在近10年时间,测绘科技人员承担完成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研 究?北极卫星跟踪站和动态空间信 息系统的建立?等重点工程;在中国 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中,史无前例地在 北冰洋上利用差分G P S技术对浮冰进 行精确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并首创 性地在北冰洋冰上进行绝对重力测量 试验获得成功,填补了国际相关领域 空白;研究建立北极地区G I S的初步 方案,对北极地区多信息集成的电子 地图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制作;研究在 北冰洋绝对重力测量可行性,测定了 北极地区局部点位绝对重力值,进行 事后数据处理等。2007年,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 绘局重点实验室

14、派员赴中国北极黄 河站,开始为期1个月的北极科考活动。首批科考队员主要执行斯瓦尔巴地区现代冰川与气候环境变化监测研 究、北极G P S跟踪站维护和站区数字 全景建设现场科考任务。2021年,中国圆满完成了对北极 地区的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任务。此 次科考首次开展了地球物理调查,完 成磁力测量870公里,重力测量7340 公里,弥补了中国在这一调查领域 的空白。科考队采用最新的科考调查 手段,测试了两台新研制的观测设 备冰下自主遥控观测机器人和系 缆式剖面测量平台,为今后中国北极 科考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有力的手 段。在这次考察期间,直升机主要承 担航空遥感、冰况探测、浮冰站选 点、浮冰站人员和物资

15、运输等任务。 科考队利用水下机器人携带的水下摄 像机等设备观察海冰的底部轮廓,测 量海冰的冰层厚度,并结合卫星遥感 观测,开展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 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气象等多学科综 合考察。图和数字地图光盘。?北极地区图?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幅信息量大、高 精度、可供考察使用的北极地图,在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中,及时提供 使用,获得破冰船船长和科考人员的 一致好评,起到了测绘工作对科考的 保证作用。北极黄河站几乎与南极中山站处 于同一磁纬度上,在各国的空间物理 学观测中,这是绝无仅有的。在2004 北极科考中,测绘部门派出两名队员 参加了黄河站的建站工作,并为进 行南北两极地球动力学和环境动态过 程系统性比照研究,在北极建成第一 个常年卫星G P S跟踪站。两名测绘科 技人员经过半个多月野外的艰苦工 作,不仅完成了G P S天线野外永久性 观测墩建设和系统的安装工作,建立 了中国北极G P S卫星跟踪站,还顺利三珠峰,真正的生命禁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测绘局先后于1992年、1998年、2005年派队伍大规模进入珠峰 地区,在高寒缺氧、极端艰苦的条件下 连续奋战,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检查峰顶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