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铮观念摄影系列作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410681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铮观念摄影系列作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刘铮观念摄影系列作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刘铮观念摄影系列作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刘铮观念摄影系列作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刘铮观念摄影系列作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铮观念摄影系列作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铮观念摄影系列作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铮的观念照相-2114:5:1 刘铮,1969年生于河北,曾在北京的理工大学学习,1997年此前在工人日报做照相记者。这期间,她拍摄了诸多事故、尸体,保存了对人体的爱好。成为艺术家后来,刘铮带着风趣和诗意的挑衅创作了新版本的西游记,一部中国的文学名著。在非常出名的系列三界,意识的三个层次:天堂,人间,地狱中,照相师用黑白片拍京剧演员。她们不是在唱戏,而是在前台交欢,激情地享有,其她人物似乎对这样的做法不觉得怪。黑白画面,近乎旧黄色,服装艳丽,不太也许的场景,极度兴奋的美丽的面孔,完全能勾起人的色情幻想,又使画面有一点仙气。刘铮与她的观念照相给刘铮的作品定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由于已有人在看过她

2、拍的图像后忿忿地叫喊了:这些鬼影幢幢,这些光怪陆离,这些生旦净末丑,这些另类与边沿的族群有什么价值?简直就是刘铮个人徒然的喧嚣。的确,刘铮以个人观念统慑的图像里布满着呻吟、恐怖、呆滞、木僵、虚无感、朽灭感和霉腐与墓穴的气息。刘铮虽然宣称自己不承当纪实历史和社会的职责,像那些出名的作品:西太后、光绪大出丧、孙中山奉安大典、斗地主、上访者但客观上不管刘铮乐意不乐意,从另一种角度,在某一种时期,她的机匣里,却充溢着图像人类学意味的国人众生相。在7年的时间里,刘铮从人类的功利世界出发,急转直下,进入到了一种阴郁的审美和审丑的天地。她积极而又审慎地用镜头覆盖着农民、僧侣、流浪者、囚犯、富人、乞丐、戏子、

3、舞女、诗人、未亡人、残疾人、变性人、死尸、干尸及蜡像人物、雕塑人物。生活和观念互为激活又互为崩溃。她的作品胪列了因袭沉重的历史,死亡和战争的阴影,情欲、渴望、感情的误置,深刻的无聊,岁月的创痛,肤浅的世俗享乐和现代人的精神贫困。这些视野开阔,内容庞杂的众生相算不上纪实,但和纪实密不可分;算不上是体现,却与体现丝缕牵缠;算不上象征,可又到处表征着象征-象征不是一种用来把人人皆知的东西加以遮蔽的符号。这不是象征的真实涵义。相反,象征借助于某种东西的相似,力图阐明和解释某种完全属于未知领域的东西,或者某种尚在形成过程中的东西(卡尔格式塔夫荣格)。而刘铮的图像,正是这一方面体现着它的特质。 雪莱有诗云

4、: 她还没有落地便被人捆绑,所有的锁链都在她诞生前锻造。刘铮靠拍片度日,靠拍片遣忧。她不作传媒的傀儡。曾被普遍接受的图像观念对她早就不再具有吸引力。照相上的机会、素材与使命规定着她的振奋,规定着她高声吟唱属于她自己的弥撒。她以她的心性或鹅行鸭步,或大步流星。她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她的观念决定了她的图像。她的拍摄不是出于艺术上的野心,而是出于对外界事物的自我认知。她在人性广阔的维度上以自己的图片与时代争执?uot;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她的思想早已离开社会,而独立为自我的存在。她说:风格是在拍摄中一点一点形成的。刚开始时我只是想做一点记录,拍拍周边多种各样的人,这些人多种各样的活法就行了

5、。后来逐渐开始关注各个群落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后来对生存状态也不太关注了,开始对某些终极问题进行思考。我觉得每个拍摄对象都是一面镜子,它们身上都映着我的影子。因此诸多影像都是超现实的,她们更像是对我自己的一种体现。在一种信息泛滥和充斥着印刷垃圾的时代,艺术家不需要看晚报。刘铮扬弃外来因素,所拍摄的东西只是她个人的内心独白。她说:我觉得我拍的中国人基本上是在拍我自己,拍我自己的心情。我是受老式文化的影响成长起来的,每一种故事和片段都在影响着我。我想懂得我们民族的血脉文化。我和大多数的青年同样,想懂得不懂得的东西,因此就自然而然地走下去。照相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手段,更多的是体现我的见解。刘铮不

6、是以抱负为支撑去生活,而是以心灵为主宰去生活。她在按下快门并感受着簇新的喜悦的同步脑际里并没有一种高远的抱负,只但是是内心感受与外界被摄物暗合罢了。她以自己的精神为界标去例证自己,例证外界,一旦内容圆满,观念也随之裸呈。既便在风景中她也体现着她的思想:大自然被包装了。? 有时我们也在暗自思忖,以她的观念出发,在田园现实主义与大都会现实主义这两者间,她在哪一方面会有更好的施展?她依托现实,又把对现实的接近转为对观念的指归。为了满足她对观念的和个人生命体验的期许,她对平凡的事物进行了超现实的摸索,这使她的作品在苏醒的世界中忽然显得不真实了。她就是这样,奋力在生活中漂流、奔波、萍踪浪迹,以开采她测绘

7、出的概念之金的丰富矿脉。她的作品应当名之为生命或舞台呢?抑或叫作舞台与生命?这不重要。但我们看出来了,她依凭着她很高的对图像的天赋,在无缘的思想中管自建立着自己有序的世界-照相家的权力意志显现了:图像中的人物并不向谁走来,只向她自己走来。观念比生命更伟大-那些有关祖国的观念,人类的观念,宗教的观念,自由的观念。目下,我们还不觉得刘铮已经达到了这一层次,她还只是向着这一层次趋近。尽管也许她不承认,但我们不排除她内心深处的叔本华惟意志论的哲学思想:我的精神是重要的,历史、自然、世界由我的观念而存在。由于这一点,我们妄自推测,是图像引起了刘铮深刻的长期的内在焦急,而这种焦急还将持续长远。? 任何一种

8、人要争得自由,这种自由都纯正是主观上的自由。黑格尔说:在思想王国里才是最自由的。把一种特殊生活从惯常生活中剥离出来,把个人生活从历史中拯救出来,在观念的图像里刘铮获得了自由。 刘铮说:我想有筹划地完毕中国人的三部曲。第一步的国人是现实,第二部分的三界是文化,而第三部分就是有关历史的。我已有了设想,也开始准备了,但还没正式拍。我要完全地作历史照片,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新排演,像拍电影同样拍,以体现我对历史的见解第三部分是用81的大机器来拍。我的机器都买好了,是一部古董,木头制的相机。下面的一种主题是一种更主观,更深刻的东西。题目是革命。固然,还是用安排的手法。她解释说:我觉得诸多东西没有什么界线

9、,例如生和死、虚和实、真和假。究竟我们目前是生的,还是死了之后才是生的,这个谁也说不清。我只是比较好奇,想感受一下离死亡近一点的状态。于是从医院到车祸现场到刑侦现场,我都站在那儿,想让自己接受它,想懂得这死是怎么回事。蜡像也是同样,原本很假的东西,传达的却是真信息,说不好究竟是真还是假。这种界线模糊了之后,我拍起片来就非常自由,不再受形式的局限?uot;刘铮的拍摄不是要模仿人生,而是在搜觅着鲜活人生的对等物。她用图像的内在秩序在图像中完毕了自足的文本。它通过故意味的形式发明出了一种新的真实-被她自己所需要的真实。静物、风光、蜡像表述了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两个世界间的统一性与矛盾性。这些静物、风光

10、、蜡像崩溃着现实又逼迫你思考着现实。她撩拨着人的沧桑意绪与悲观意绪。这一种拍摄思路使我们的观念既内嵌又凸显于被摄物中。既然生活有虚构性,那图像为什么不能有虚构性?面对这些虚构性图像,刘铮是一种导演者、感受者和对感受的强调者。诸多时候,她只是以一种混沌观念的趋向,去包裹被摄物。此时,她自己也是一种无言言说者。 在三界(人鬼神)中,她用导演的措施去混淆现实与历史。她在幽思冥想中找到了她自己的戏剧化的论述方式。她说:我发现三界更能体现我想象的发挥。我觉得人的想象是应当有翅膀的,不该受任何束缚化妆。我特别对人的化妆着迷。化了妆之后,整个意义与原先的就完全不同。人结婚要化妆,在舞台上要化妆,在舞台下也要化妆刘铮在小型化的事件中还原着她的概念和抽象。站在批评家的位置上,面对着粗野、痉挛、唐突,面对着反讽、揶揄、隐射,面对着道德压抑,病态人格,社会的赘疣和夜晚有狼的风景,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判断。我们不会完全迎和着图像的振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