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圆管涵施工方案开工申请批复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6409757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圆管涵施工方案开工申请批复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路工程圆管涵施工方案开工申请批复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路工程圆管涵施工方案开工申请批复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路工程圆管涵施工方案开工申请批复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路工程圆管涵施工方案开工申请批复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圆管涵施工方案开工申请批复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圆管涵施工方案开工申请批复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漳州沿海大通道(滨海一级疏港公路)漳浦段 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监表2承包单位: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段:LJ-5监理单位:合诚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编 号: 开工项目: 涵洞工程所属分部工程:涵洞工程桩号:K64+000申请开工日期: 2013.1.18计划完工日期: 2013.1.30此项工程负责人:田洪光质量负责人:姜恒璘安全负责人:王飞祥致监理工程师: 上述分项工程已具备条件,申请开工。 承包人: 日期:附件: 1、施工技术方案 2、测量资料3、涵洞工程技术交底记录4、试验报告5、涵洞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6、安全生产条件申请检查表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结

2、论: 驻地监理工程师: 日期:漳州沿海大通道(滨海一级疏港公路)漳浦段 施工放样报验单 监表1承包单位: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段:LJ-5监理单位:合诚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编 号: 致: 专业监理工程师 :根据合同要求,现已完成 K64+000圆管涵 施工放样工作,清单如下,请予查验。 承包人: 日期: 年 月 日桩号或位置工程或部位名称放样内容备 注K64+000涵洞工程中心及纵、横向轴线附件测量及放样资料目录(资料附后):1、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2、水准测量记录表监理意见: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 月 日附表:涵洞工程 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申请检查表 监表承包

3、单位: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LJ-5监理单位:合诚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编 号:开工项目:涵洞工程桩号(部位):K64+000申请开工日期: 2013.1.18计划完工日期: 2013.1.30安全生产条件自查情况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日期: 年 月 日技术负责人:日期: 年 月 日致监理工程师:上述分部分项工程已具备开工安全生产条件,申请检查。承包人: 日期: 年 月 日附件1、安全保障体系、管理人员名单及其安全职责等2、安全交底监理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 年 月 日结论:驻地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日期: 年 月 日 安全监理工程师: 日期: 年 月 日K64+

4、000圆管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漳州沿海大通道(滨海一级疏港公路)漳浦段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文件(2)漳州沿海大通道(滨海一级疏港公路)漳浦段第LJ-5标段设计文件和图纸。(3)现场考察和调查所获资料。(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的各专业技术规范。(6

5、)本单位现有的人员、技术储备、机械设备、经济能力等综合实力。(7)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8)本单位颁布的“三标一体”程序文件和管理手册。二、工程概况K64+000涵洞为单孔1.5m圆管涵,涵长为35.31m,涵洞与线路斜交,交角为80度,进出口型式为锥坡式。涵洞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110KPa,端墙身为C30砼7.4m3,端墙基为C30砼2.1m3,管基为C20砼33.4m3,管节R235级钢筋8为724kg和管节R235级钢筋10为2418kg,管节C30砼为33.2m3,管壁厚18cm, M7.5浆砌片石(锥坡护坡、铺砌、隔水墙和锥坡基础)共16m3;

6、基底砂砾垫层端部厚46cm、中部厚20cm,11.6m3,土方挖基220.8m3和回填沙砾土375.7m3。三、工期安排计划开工时间: 2013年1月18日。计划完工时间: 2013年1月28日。四、主要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投入1、主要人员、机械设备投入见下表主要人员进场一览表姓名担任职务熊力工区副经理武建雄工区副总工任彪明一处处长潘建华主管技术员赵雷主管技术员赵青技术员杨立周技术员曹政全安全甘露实验室主任刘安桥实验员王光达质检员罗元松质检员机械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挖掘机PC400-52压路机YZ221夯实机BSQ6-HW401自卸汽车红岩10发电机40KW1抽水机1吊车QY25E水泥

7、搅拌车1振捣棒HX.19-271平板振动器ZB.01-150-501五、施工准备1、涵洞施工场地已具备,机械设备及人员已经进场,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能够满足施工要求。2、对导线点和高程进行复测,经确认无误后进行基础原地面清理放样。用全站仪准确放出圆管涵中桩及纵、横向轴线,然后放出各部位位置,钉木桩保护,防止移位、破坏。(见测量放样报验单)3、材料进场及检验:砂、水泥、碎石、预制管涵等材料已检验合格,材料进场已满足开工需要。(见配合比资料见附件)4、安全防护措施。5、熟悉施工图纸,编制了施工方案,下达技术交底。(见附件)六、施工技术方案1、基坑开挖及垫层施工基坑放样根据设计图纸上圆管涵的中心及

8、纵、横向轴线,用全站仪、钢尺进行基坑放样。基坑开挖前,用石灰粉精确定位开挖区域,并在纵横轴线上、基坑边桩以外设控制桩,每侧两个,以便开挖过程中随时复核。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测量地面高程,控制开挖深度,并按1:1的坡率放坡开挖,基底开挖尺寸比圆管涵基础宽出50cm。基坑开挖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上20cm时,改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整平后检查基坑平面尺寸、位置、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做好排水设施,以确保基坑不积水、不浸泡,并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合格后进行下步工序。垫层施工基坑开挖完成后,先进行垫层施工,分层回填砂砾并夯实,使压实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2、基础施工基础放样基坑挖好后,应重新

9、放设涵洞的纵、横向轴线,同时用经纬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并用水准仪配合人工进行抄平,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混凝土基础混凝土为拌合站集中拌制,所用砂石料、水泥均应符合规范要求,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基础浇筑。基础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圆管底以下部分,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保证新旧砼结合,以及管基与管壁的结合。3、钢筋混凝土圆管预制管节由监理工程师认可的预制厂制作。管节所用钢筋材质和结构与设计一致并满足规范要求。管节所用混凝土及原材料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检验规则出厂证明书资料:生产过程中的每批圆管涵试块试验报告、原材报告、出厂时的合格证)外观质量:管节

10、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内外管壁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30mm2,深度不得超过10mm,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还有尺寸及允许偏差、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以及外压裂缝荷载,外压裂缝荷载检测项目待实际情况而定。4、钢筋混凝土圆管的安装及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安装管节采用人工配合吊机安装,安装时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管节受力均匀; 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敷设时应保证内壁齐平,管内清洁无脏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安装管节完成后,进行管节接头及沉降缝处理,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安装时应注意下列

11、事项:(1)应注意按涵洞图纸设计的沉降缝情况取用相应的管节。(2)各管节安装平顺,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遗留泥土等杂物。(3)管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的端面必须严格一致,不得有犬牙交错现象,非沉降缝的管节接缝,应尽量顶紧。(4)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小于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5)圆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碰撞,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6)沉降缝接缝宽度为10-15mm,不得用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洞长度要求,接口表面平整。(7)管节接头先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絮填塞(上半圈从外面塞进去,下半圈从里面塞进去),然后涂沥青两层,包裹四层沥青麻布,并用1:3水泥砂浆抹带,抹带宽

12、20cm,厚3cm。5、沉降缝施工沉降缝设置沉降缝均垂直于洞身轴线,要求洞身、连同基础一同断开。沉降缝的施工方法圆管涵沉降缝按4m6m一道设置,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基础部分基础沉降缝宽3cm,采用木板或3cm厚的硬质泡沫板预留。涵身部分涵身部分沉降缝宽10-15mm,应在沉降缝里先填塞沥青麻絮并用麻绳缠绕沥青麻絮,再用四层沥青浸渍麻布填充,最后用粗铅丝绑扎固定。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要求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紧密填实。6、涵洞进出水口圆管涵进出水口工程主要是浆砌片石,包括沟底铺砌和其他进出水口处理工程。涵洞出入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