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汇编二仓储部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640975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汇编二仓储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制度汇编二仓储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制度汇编二仓储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制度汇编二仓储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制度汇编二仓储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汇编二仓储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汇编二仓储部分(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符四无”管理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和“安全、经济、卫生、有效”的原则,确保实现“一符四无”。二、严格执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和“一、三、七”粮情检查制度,定期检测粮温、水分、虫害。卡片齐全,记录真实完整。三、严把入库质量关,提高入库粮食质量,入库的粮食要达到干、饱,净。出入库严格按照分公司的业务流程,手续齐全,操作规范。四、全面搞好库内卫生,保持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五、确保仓房上不漏、下不潮、能通风、能密闭、便于机械化操作和环流熏蒸性能,仓房完好率常年保持在100。六、遵守各项仓储管理制度,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积极推广储粮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保化人员业务技术素

2、质。七、坚持小组粮情例会制度和月互查制度,每月由库主任带队对所有仓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储粮安全。八、对在科技储粮方面和“四无”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粮 情 检 查 制 度一、粮情检查的内容:粮食的温度、湿度、水分、虫害、色泽、气味、有无霉变、鼠雀、事故等项目。1、储粮感观检查内容:(1)仓房门窗密闭是否严密; (2)感官鉴定粮食色泽、气味、有无发热、霉变、结露等事故:(3)鼠雀检查:仓房门窗口、仓内四周有无鼠雀,做好粮食防护和灭鼠雀工作;(4)虫害:在仓门口、窗台下、墙角、粮堆中上层等处认真检查,并根据情况增设机动检查点,记录虫种、虫态、密度和部位;(5)包装

3、垛有无倾斜、撒漏等项目。2、粮温检查时间:安全粮每周一检查;半安全粮每周一、三检查;危险粮每日检查一次;新轮入的粮食,在三个月以内按半安全粮对待,认真检查粮温。3、害虫检查期限:粮温低于l5时,检查期限由各仓责任保管员自定;粮温在1525时,15天内至少检查一次;粮温高于25时,7天内至少检查一次;危险虫粮在处理后的三个月内,每7天至少检查一次。4、水分检查期限:安全粮每季度测定一次;半安全粮每月测定一次;危险粮根据情况随时测定。二、主任每季要进仓全面检查一次粮情,并在粮情检查记录薄上签署意见。三、主管副主任每月必须进仓全面检查一次粮情,并在粮情检查记录薄上签署意见,应参加每周一次的小组粮情分

4、析会,并主持召开全库每月一次的粮情分析例会。四、业务科长、副科长每周至少进仓检查一次粮情,并组织召开每周一次的小组粮情分析会。五、保管员根据粮食安危情况,按照粮情检查制度定期进仓检查,并做好粮情检查记录。六、检查粮情时要有比较,有分析,及时填写粮情周报(申报)表,向保管组长、业务科长、库主任汇报,并积极配合处理。七、粮食在储藏期间的不定期检查。粮食在储藏期间,除按第四条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外,还要对储粮仓房是否漏雨、返潮,环境卫生及其它情况进行综合检查;遇到刮风或雨雪天应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储粮安全。粮 情 例 会 制 度一、每月底定期召开由主管主任主持的全库粮情例会。全体保化人员不得

5、无故缺席。二、各仓责任保管员如实汇报粮情,内容包括当前粮情和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储粮是否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恰当,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三、认真讨论、评价本月仓储工作,总结仓储经验,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更切合实际的处理措施和整改意见。四、结合当前工作情况,提出下月工作计划。五、每月粮情例会设专人记录,登记粮情分析会记录簿,并由主管主任审核。保管小组例会制度一、每周一由业务科长主持召开小组粮情例会,有关人员不得无故缺席。二、各仓责任保管员对粮情重点阐述,内容包括本周粮情检查时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储粮是否安全、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恰当等,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三、保管组长对保管员提出的

6、问题进行核实,并与本组人员对各仓粮情做出讨论,提出处理措施和处理意见。四、结合当前工作情况,提出下周工作计划。五、小组粮情例会设专人记录,并登记粮情分析会记录簿。六、每周小组粮情例会记录,两日内请主管主任审批。粮情电子检测制度一、粮情电子检测系统操作人员须具备粮食保管知识和电器设备知识并经培训后方可上岗,负责全库的粮情检测工作。二、该系统雷雨期间不得使用,夜间关闭电源。三、粮情检测时,要对各仓温湿度情况做出初步分析,操作完成后要切断各仓分机电源。四、发现温湿度异常或其它情况,要及时上报有关领导。五、各种记录齐全、完备,每月将有关资料上报监管科。粮情周报表制度一、每周一粮情检测后,保管人员根据检

7、测记录和进仓检查情况,认真填写粮情检查记录簿和周粮情分析。二、填写内容真实完整、字迹清楚、无涂改。三、每周一17:00前将粮情分析上报仓储科,经核对无误后,请主管主任审批。四、情况具体落实后,将落实情况填入周粮情分析簿。五、粮情检测人员发现检测系统故障、检化验人员发现超标粮食等情况,及时上报主管主任。六、各事项完成后,按期交仓储科档案室存档。仓内测温设施、器材管理制度一、仓内测温设施及器材包括:测温电缆、探头、挡粮板、路板、塑料布、干湿计、辅助物品等。二、测温设施及器材在粮食入仓20天内,要经调试能够正常使用,挡粮板、路板、干湿计等应摆放有序,有效使用,并记入粮情检测记录簿。三、粮食出库前,仓

8、内测温设施要拔出粮堆,置于仓内梁上或窗户平台上,严禁乱扯、乱卸,损坏测温设施。四、粮食出库前,塑料布应清理干净,折叠整齐后,合理放置。五、粮食出库过程中,挡粮板、路板等器材应置于仓内合理位置,确保在出库过程中各种器材不被损坏。科技储粮管理制度一、为不断提高科学保粮水平,科研人员要经常关注科技储粮前沿技术成果,积极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络,学习交流科学储粮新技术,了解新产品,并做好资料收集、保存工作。二、根据仓储工作实际和预期实现的科技储粮目的,参照科技储粮新技术,确定科技储粮项目,并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三、根据项目计划书要求,成立有领导牵头,有科研人员参加的科技储粮领导小组。四、根据项目计划书要

9、求,及时落实经费、人员、器材、物资,分阶段有步骤实施科技计划。五、实验数据应按要求规范检测,并实行专人记录,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六、定期向单位和上级汇报项目进度。七、实验结束后,及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评估实验成果,并总结经验教训。检 化 验 制 度一、严格执行国家粮油质量标准,进行粮油质量的检验和监督,对所有出入库粮食进行质量检验和品质分析。二、严把入库质量关,采用感观检验和仪器检验相结合的办法,认真扦样验质、准确定等、公平作价,拒收一切不合格粮食,发现问题多与保管员相结合,并将详情汇报业务科。三、粮食入库结束20天内,完成混仓检验工作,并及时填写粮油检验结果证书和中央储

10、备粮油专卡。四、每年4月、l0月对中央储备粮进行两次品质检测,每季度对粮食水分进行检测,做出品质检测报告和水分检测报告,并逐级上报。五、储粮有特殊情况随时检测,并及时上报主管主任。六、所有检测必须依照国标填写检验结果和原始记录,并做好分类整理工作,每月将检验结果和原始记录移交粮情档案室。七、进入化验室的待检样品,须认真及时填写“样品登记表”,并做好样品保存工作。八、维护好检化验仪器,管好化验药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事故发生。化学药剂管理制度一、化学药剂应统一存放于专用药库,设专人管理,并建立药剂分类明细帐。二、药库应远离办公、居住区,且坚固、干燥、不漏雨、能通风,有防盗设施和消防器材,并设

11、有明显标志。三、药剂由粮食局统一采购,登记入库。四、领用药剂,必须有严格的审批手续,用药单位凭粮食局开具的出库通知单到药库登记,并由领取人签字后方可支付。五、装卸、储存药剂时,药箱、药桶、药瓶要轻拿轻放,防止滚动、撞击,不准倒置。发现装具破漏要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六、药库内严禁烟火。七、每半年由财务科牵头对药库所有药剂盘点一次。器 材 管 理 制 度一、器材库设专人管理,并建立器材库分类明细帐。二、器材出入库要及时登记,收有凭,付有据。三、购买器材时,南仓储科填写购物睁,经领导审批后由采购人员购买;器材物品由器材管理员核对无误后,填制“材料入库单”入库;采购人员凭“材料入库单”和发票报销。

12、四、领用易耗器材如扫帚、笤帚、干电池、垃圾斗等,由领用人填写领用单,经仓储科长审批后领用。五、领用原封装的麻袋、编织袋时,须当场拆包,发现数量短缺的,须通知仓储科长现场查看,待查明原因报单位领导批准后处理。六、外单位借用麻袋或其它器材时,须经领导签字同意并由财务科开具出库单后方可借出。归还器材时,器材管理员要认真验收,若发现器材丢失或损坏的,由借用方照价赔偿;若因玩忽职守、不认真验收造成器材丢失或损坏而未及时发现的,由器材管理员负责赔偿。七、器材报废须经器材管理员或有关技术人员核查清楚,确认需报废的,由器材保管员提出报废申请,经领导审核后处理。八、每半年由财务科牵头对器材库所有器材进行一次盘查

13、。仓储科会议学习制度一、每年初仓储科要制定出年度学习培训计划,根据计划逐步落实。二、学习内容为政策、法规、业务、现代科技、中储粮文件、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三、采取定期集中学习、自学和板报等形式进行学习。四、每月全科人员集中学习两次,并做好学习记录。五、每月进行一次考试,考试成绩列入考评。六、按时参加单位和科室组织的会议、学习活动。仓储科信息制度一、仓储科设三名信息员,负责信息工作。二、信息工作应坚持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信息员要注重信息质量,内容要反映企业各项工作情况、员工的思想动态及其它事项。三、每月l5、28日前分别向综合科报送一篇信息。四、鼓励全科人员多采集信息,多提合理化建议,

14、人人参与企业管理。五、报送的信息被本单位、上级主管单位、直属库、分公司以及新闻单位采用刊登的,均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粮食熏蒸管理办法为加强对粮食熏蒸工作的管理,确保储粮和人身安全,严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熏蒸作业包括熏蒸准备施药散气残渣处理熏蒸效果检查结果记录等步聚。一、熏蒸前应平整粮面,测量体积,搞好卫生,仓房密闭,并根据害虫虫种虫态和害虫密度,计算用药量,设计施药点数,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熏蒸。二、熏蒸前后,禁止饮酒、喝牛奶、吃鸡蛋和油腻食品,防止中毒后掩盖中毒症状。三、熏蒸人员必须佩戴具有良好性能、型号合适的防毒面具,穿工作服,戴手套。四、熏蒸工作必须由经过训练、熟悉场地、了解药剂

15、性能、掌握熏蒸技术和防毒面具使用方法的人员参加操作,由主管主任或业务科长负责指挥。五、分药、装药、施药、散气、处理残渣残液时,必须有两名以上人员操作,严禁一人操作。熏蒸开药时要轻开,严禁撞击开药,以防着火。六、熏蒸时,点施药量按规定执行。粮面施药,片、丸剂每点不超过150g,粉剂不超过100g;布袋埋藏、探管施药,片、丸剂每点不超过30g,粉剂不超过20g。片、丸剂不得重叠,粉剂厚度不得超过0.20.5cm。施药时应自上而下、由里向外施药。七、使用磷化铝或磷化锌熏蒸,若发现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或干沙覆盖灭火,不得用液体灭火器灭火,灭火时应佩戴好防毒面具,以防中毒。八、施药结束后,要认真清点施药人数,待施药人员全部出仓后方可封门。九、熏蒸的仓房必须严格密闭,防止漏气,仓房四周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在仓房四周设立警界线,溴甲烷、磷化氢20m,氯化苦30m,施药后24小时内要有专人监护。十、放气时,一律从仓外部开启门窗,先上层、后下层,先下风向,后上风向依次开启,并在四周设立毒气浓度检测点,30m以内不得有人长时间作业。十一、熏蒸放气后,要及时清理药剂残渣,残渣应运到离水源5m以外的僻静处深埋,并做好记录。十二、熏蒸结束后,要及时、认真检查熏蒸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