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6408256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率先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被认为是贯串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还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的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由此看出,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活动,更是一种主体的生命活动。朗读与“理解、

2、把握、体验、领悟”等密不可分,朗读不应外在于这些活动形式,而应包孕于这些活动形式。也就是说,朗读在性质上应从属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现实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具有哪些特点?一、学生朗读表达具多元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学生个体的知识与生活经历不同,其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也各不同。因此,朗读指导中教师不应拿着自己的一套标准要求学生,而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如朗读一年级第二学期坐井观天一文第四小节,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有的学生认为这里是“没有见识”的青蛙对小鸟善意的规劝,要读出

3、劝告的语气;有的则认为这里是“自以为是”的青蛙对小鸟恶意的嘲讽,要把讥笑的语气读出来。这些体验反映出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笔者认为都可以成立。二、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无论是哪个学生朗读后,教师对其的指导都应是既肯定优点,又指出存在的不足,而且还要让他反复“再实践”。这样,长年累月下来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会有实实在在的帮助。三、朗读评价具激励性朗读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评价时,要切实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正视他们的差异,在尊重个性,促其发展的前提下,对他们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指导,少一些评判;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教条,尽量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从正面加以引导,设置朗读水平阶梯。如:“我们班又多了一颗朗读小明星,老师真开心呀!”“这一次你比刚才进步多了,如果你吐字更清晰一些,老师真的为你骄傲。”“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已至身于那个美妙绝伦的仙境了。”“如果你能读得更响亮些,让全班的同学都能听到你的声音,你会得到更多人的赞美。”“听,大家的掌声已经响起来了。”“不久的将来,你会是一名出色的演说家。”这类评价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注册会计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