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课程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640335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废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固废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固废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固废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固废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废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废课程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设计目的: 1三、设计原始资料: 1四、填埋场的总体规划 24.1、 填埋场基本设定 24.2、 填埋场结构形式 24.3、 填埋场总体布置原则 3五、填埋场的设计计算 45.1、 填埋场的分类分级及填埋场总容量计算 45.2、 垃圾填埋工艺流程及填埋作业程序确定 55.3、 填埋场的防渗 7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5.4、 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 8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5.5、 垃圾填埋气体的收集和利用 12填埋气体的产生 12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5.5.4、 填埋气体的利用与处理 14六、小结

2、14参考文献 15图例 15某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方案设计一、前言: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中,填埋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从全球来看, 填埋大约占到70流右,在各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加拿大1989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82% 1991年英国、意大利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其总处置量的90%美国处置量为72%西班牙处置量为75%德国1993年卫生填埋处置量占73% 美国联邦环保局(USEPA)口很多州都已详细制定关于填埋场选址、设计、施工、 运行、水气监测、环境美化,封闭性监测以及维护年限的法规。而在我国 ,由于 经济技术水平等的原因,填埋所占的比例更高,达到 90犯上。虽然随着经济技 术

3、的发展,在未来的20年内,在拟建的垃圾处理项目中,填埋比例会稍有下降, 但仍有大约75%勺项目采用填埋方式。同时在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及其污染防 治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以填埋为主的路线,因此填埋必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 间内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大中城市新建的垃圾填埋场,其日处理能力都达上千吨, 总填埋库容达数千万立方米。关键词:固体废物安全填埋“三化”处理环境保护二、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巩周所学知识,学会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三、设计原始资料: 城市服务人口 50万人,现状垃圾产量1.5kg/ (d 人),垃圾容重量350 kg/m3

4、, 垃圾压实密度900kg/m3,覆土体积取垃圾体积的1/4,垃圾填埋高度取15米, 垃圾场服务年限为20年。气象资料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最冷最热极端极端最冷最热平均年日最冬季夏季主导月平月平最低最高月平月平降水量大降风向均气均气气温气温均湿均湿水量温温度度4.235.41.339.673%85%2864.8m315mm西北东南东南CCCCm场址概况:填埋场库区周围汇水面积0.9km2。场底表土厚度1.2-5.3m不等,平均2.6m, 土壤渗透系数为6.0 X 10-4 m/s。场址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 0.8m。 紧挨填埋场有水、电源及公路,城市污水处理场与填埋场间的距离为25kmi四、填埋场的

5、总体规划4.1、 填埋场基本设定该地区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因此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主导风向的上 风向,即垃圾填埋场的东南角,以减少对人们的影响。垃圾卫生填埋场根据其所在的地形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平原型填埋场山谷型填埋场坡地型填埋场和滩涂型填埋场。该填埋场库区周围汇水面积0.9km2。场底表土厚度1.2-5.3m不等,平均2.6m。土壤渗透系数为O0X10-4m/s, 场址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8m。因此采用平原型填埋场。4.2、 填埋场结构形式根据填埋场填埋层空气的存在状态可分为厌氧填埋和好氧填埋,好氧填埋又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一好氧填埋半好氧填埋方式。表1不同填埋构造的CO2ffi C

6、H4B勺产生比率填埋构造形式CO2CH4备注半好氧型填埋8020其他成分数据:氮17%氧小于循环式半好氧型填埋90101%二氧化硫小于20ppm好氧型填埋955氨气0.6ppm;硫化氢6.8ppm从表1可以看出,厌氧填埋中CH4成分远高于好氧填埋,满足资源再利用的条件。根据以上的特点,本工程采用厌氧填埋技术。大量厌氧分解产生的填埋气体 通过气体导排系统排出,并需配备完善的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和渗滤液处理系 统来处理场区渗滤液和回收填埋气体。4.3、 填埋场总体布置原则1、填埋库区的占地面积宜为总面积的 70%-90 %,不得小于60%。填埋场宜根 据填埋场处理规模和建设条件做出分期和分区建设的

7、安排和规划。2、填埋场类型应根据场址地形分为山谷型、平原型、坡地型。总体布置应按填 埋场类型,结合工艺要求、气象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总平 面应工艺合理,按功能分区布置,便于施工和作业;竖向设计应结合原有地形, 便于雨污水导排,并使土石方尽量平衡,减少外运或外购土石方。3、填埋场总图中的主体设施布置内容应包括:计量设施,基础处理与防渗系统,地表水及地下水导排系统,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沥液导流系统,渗沥液处理系 统,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4、填埋场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应包括:进场道路,备料场,供配电,给 排水设施,生活和管理设施,设备维修、消防和安全卫

8、生设施,车辆冲洗、通信、 监控等附属设施或设备。填埋场宜设置环境监测室、停车场,并宜设置应急设施(包括垃圾临时存放、紧急照明等设施)。5、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与填埋库区之间 宜设绿化隔离带。生活、管理及其他附属建(构)筑物的组成及其面积,应根据 填埋场的规模、工艺等条件确定。6、场内道路应根据其功能要求分为永久性道路和临时性道路进行布局。永久性道路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露天矿山道路三级或三级 以上标准设计;临时性道路及作业平台宜采用中级或低级路面,并宜有防滑、防陷设施。场内道路应满足全天候使用。7、填埋场地表水导排系统应考虑填埋分区的未作

9、业区和已封场区的汇水直接排 放,截洪沟、溢洪道、排水沟、导流渠、导流坝、垃圾坝等工程应满足雨污分流 要求。填埋场防洪应符合表2的规定,并不得低于当地的防洪标准。表2防洪要求?国电埼算辱也内俄怖涯(事现期*年】L设计桢 R50.国讦卫书投回200-则I圆3用科 CNTM net8、填埋场供电宜按三级负荷设计,建有独立污水处理厂时应采用二级负荷。填 埋场应有供水设施。9、垃圾坝及垃圾填埋体应进行安全稳定性分析。填埋库区周围应设安全防护设 施及8m宽度的防火隔离带,填埋作业区宜设防飞散设施。10、填埋场永久性道路、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和防火隔离带外均宜设置绿化带。 填埋场封场覆盖后应进行生态恢复。五、

10、填埋场的设计计算5.1、 填埋场的分类分级及填埋场总容量计算已知城市服务人口 50万人,现状垃圾产量1.5kg/ (d 人),垃圾容重量350 kg/m3,垃圾压实密度900kg/m3,覆土体积取垃圾体积的1/4 ,垃圾填埋高度取15米,垃圾场服务年限为20年。填埋场的总填埋容量公式 Vt 365皿t Vs则一年内填埋废物的体积为mPt1.5 5 105 1 1.5 5 105 13V1 365 Vs 365 ( ) 304375m900900 4如果不考虑垃圾产量随时间变化,则运营20年需库容为:V20 V1 20 6.1 106 m36填埋场面积为:A20 V20 6.0 104 105m

11、fH 15可以设为500mx 800m场地。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垃圾卫生填埋场根据建设规模(总库容)和日处理能力两种方式进行分类与分级。按填埋场建设规模划分:I类总库容1200万m3以上II类总库容500 1200万m田类总库容200 500万m3IV类总库容100 200万m3按日处理能力划分:I级日处理量1200t/d以上II 级日处理量500 t/d1200t/d田级日处理量200t/d500 t/dIV级日处理量200t/d以下根据该城市居民生活垃圾产量和场址库容,项目为R类R级规模处理场5.2、 垃圾填埋工艺流程及填埋作业程序确定1、计量称重市区内各垃圾转

12、运站的垃圾经过收集、 压缩、 整形打包后运至垃圾填埋场管理区地磅房经称重计量后再运至垃圾填埋区。2、填埋场作业顺序进入填埋场区的垃圾填埋按从上而下的顺序。 从上而下的填埋顺序可充分利用已埋区域作为进场道路, 填埋初期垃圾中的渗透雨水能够迅速排出。 另外, 避免底部由于雨水使垃圾滑动而有可能造成破坏。3、填埋作业程序将整个填埋区分为 4个大区,分别为填埋一区、填埋二区、填埋三区和填埋四区。 为加快工程的进度, 尽快满足接受生活垃圾的要求, 将整个填埋库区工程分为二期进行, 填埋一期工程包括填埋一区和填埋二区, 填埋二期工程包括填埋三区和填埋四区。 先进行填埋一期工程的施工, 在进行填埋作业的同时

13、, 再来考虑填埋二期工程的进行。填埋作业应单元分层作业,以一日一层作业单元,每日进行覆盖。垃圾倾卸后平铺,分层有垃圾压实机械反复碾压,每层厚度为 0.4m 左右,垃圾压实密度要求达到 0.9t/m 3 。压实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加填埋场库容,延长使用年限;减少渗入垃圾的降水量; 有利于运输车辆进入作业面作业。 一个单元完成即每日垃圾压实后,立即进行当日覆盖,覆盖土层厚度0.1m左右,以保持每天作业面清洁,抑制臭味散发,防止蚊虫孽生。每一作业区完成阶段性高度后,暂时不在其上继续进行填埋时, 应进行中间覆盖, 覆盖层厚度宜根据覆盖材料确定, 土覆盖层厚度宜大于30cm。4、封场覆盖填埋场的填埋容量使

14、用完毕后,需对整个填埋场或填埋单元进行最终覆盖。目的是将垃圾与环境隔离, 减轻感官上的不良印象, 避免为病原菌提供滋生的场所, 便于设备的使用和车辆的行驶, 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土壤, 控制填埋气体的迁移扩散并使地表水的渗入量最小化从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 同时提供一个可供景观美化和填埋土地再用的表面。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封场系统自上而下组成分别为排气层、 防渗层、 雨水导排 层、最终覆土层、植被层。 排气层: 厚度不应小于20cm , 倾斜度不小于 2% , 由透气性好的颗粒物质组成。 防渗层:天然材料防渗层厚度不应小于 50cm ,渗透系数不大于10 -7cm/s ; 若采用复合防渗层,人工合成材料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 , 天然材料层厚度不应小于 30cm 。 排水层及排水管网:排水层和排水系统的要求同底部渗滤液集排水系统相同,设计时采用的暴雨重现期不得低于50 年。 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20cm ,由粗砥性坚硬鹅卵石组成。 植被恢复层:植被层厚度一般不应小于 60cm ,其土质应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场地恢复;同时植被层的坡度不应超过33% 。在坡度超过10%的地方,必须建造水平台阶;坡度小于 20% 时,标高每升高3m ,建造一个台阶;坡度大于20% 时,标高每升高2m ,建造一个台阶。台阶应有足够的宽度和坡度,要能经受暴雨冲刷。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