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640335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

2、惯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教师口述导语:大家请看大屏幕通过色彩鲜艳刺激的图片导入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视频图片将学生带入名字吗学生回答学习的世界。激发学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迸发学习的热情。师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过渡:“大家刚才在短片中看到,医生把蛔虫,从人的肠中取出。为什么它没有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掉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总结:蛔虫的形态点师:提出

3、问题雌回虫雄蛔虫的大小一样吗形态如何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蛔虫的形太结构特点。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总结让学生提高二、探究新知教师板书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过渡,刚刚我们认识了蛔虫的形能力。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态结构特点。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下蛔虫生活。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雄虫较小,体长 15-25cm 雌虫较大体长 15-35cm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了解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蛔虫的生活史,思考并得出。蛔层,虫的生活方式。适于寄生生活的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特点。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学生回答教师给预提导。和肠生端肛门。我发达的生

4、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对蛔虫生活史殖器官的了解来总结,蛔虫的感染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及预习谈谈蛔虫对人类的危害教师设疑:引导学生总结预防蛔虫病的方法。生活史: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通过让学生总结蛔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渗透生物的形太结构与生理功能是样适应的。了解蛔虫的感染途径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通过对蛔虫生活史的了解,让学生认识蛔虫的感染途径。思考预防的方法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蛔虫的生活世界。了解了蛔虫的形态以及生活。大家知道蛔虫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对线形动物。 那你能从蛔虫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物的特征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总结:线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为如何预防奠定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基础。通过对预防方

5、法的总结,渗透德育目标。要珍爱生命养成卫生好习惯。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角质层。常见的线形动物钩虫和蛲虫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练习:是重点内容。以分小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来( 1)蛔虫体表有角质层,完成。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 2) 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 3) 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 4) 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机动)小结:作业: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

6、哪些知识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5)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 6) 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 7) 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 8) 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对学过的知识加以总结,让学生养成总结的好习惯。课堂上已经总结的内容加以整理,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板书:第三节线形动和环节动物(一)一、蛔虫的形态结构雄虫: 15-25cm 尾部卷曲雌虫: 15-35cm 尾总尖直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

7、带红色。体表有角质层 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生殖器官发达二、感染途径消化道感染三、危害四、预防措施五、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六、常见的线形动物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2. 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用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重点、难点1. 蚯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以及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2.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学习方法指导:1. 小组合作学习学案导学;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3. 观察法。教学资源:图片:蚯蚓;水蛭

8、;沙蚕;孔雀等动物图片;视频:蚯蚓的生活习性、运动、呼吸;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内容分析:有关环节动物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问题:一是蚯蚓的生活习性;二是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三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四是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播放视频“动物趣事” ,把学生引入到动物的世界,以增强学生的好知欲和求知欲。然后展示六幅动物图片,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相关链接”的部分,使学生理解动物分类的初步基础知识。关于蚯蚓的生活习性,首先播放视频“蚯蚓的生活习性”,通过视频使学生主要从生活环境和时间上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接着进行习题巩固。关于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1. 展示蚯蚓的图片,让学生知道蚯蚓外部形态

9、上的主要特点,会区分蚯蚓的前后端,环带的作用,接着进行习题巩固。2.播放视频 “蚯蚓的运动”的片段, 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蚯蚓的运动,教师用图解的方法讲解蚯蚓的运动过程,接着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蚯蚓的运动, 在蚯蚓的运动的认识上,使学生符合 “感性理性 - 感性” 的认知规律,接着进行习题巩固。3. 让学生谈一谈用手摸蚯蚓体壁后的感受,再播放视频“蚯蚓的呼吸”,教师用图解的方法讲解蚯蚓的呼吸过程,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呼吸与体壁黏液的相互关系,再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现象。最后从生活实际得出理论知识,接着进行习题巩固。关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展示“蚯蚓、 水蛭和沙蚕” 的图片, 让学生通过观察并比较蚯蚓

10、、水蛭和沙蚕在结构上的相同。引导学生找出他们与蚯蚓的共同点,即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关于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师生共同回顾课本中的“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的实验,然后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共同总结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再通过为蚯蚓养殖场一个设计“净化环境,变废为宝”的方案,进一步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并培养学生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教学过程CAI: 视频播放 CCTV1中“动物趣事”的片段:师 : 在视频中,你观察到了哪些动物生:企鹅;狗;猪;猴子等。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板书课题: 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师:到目前为止,已经被人类识别的动物就有150 多万种,为了研究的方便,需要对动物进

11、行分类,会对你所认识的动物进行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CAI: 展示让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图片, 并对其进行分类。 同时要求学生阅读 P80 的“相关链接 :动物类群”。生:学生阅读 P80,并对所展示的动物进行分类。生:回答问题总结: 根据动物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节课, 我们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 “环节动物” ,其中环节动物中比较常见的动物是蚯蚓. 蚯蚓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CAI: 视频播放“蚯蚓的生活习性”的片段:师:从视频中,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容易发现蚯蚓,蚯蚓主要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主要从生活环境和时间上考虑)生 1:蚯蚓喜欢生活在湿润、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生 2:天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落叶。 CAI:展示“习题巩固”: . 蚯蚓的生活习性是()A昼夜穴居食C昼夜在地面生活生回答问题:CAI:展示“蚯蚓”的图片,蚯蚓的外部形态B白天穴居,夜晚爬出地面取D夜晚穴居, 白天爬出地面取食有哪些主要特点怎样区分蚯蚓的前后端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