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 探索黑白灰之美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639941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周 探索黑白灰之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六周 探索黑白灰之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六周 探索黑白灰之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周 探索黑白灰之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周 探索黑白灰之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周 探索黑白灰之美一、教材分析:美术作品中的黑白灰处理,是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画面中,好的黑白灰运用,不但能使画面产生节奏、韵律和美感,更能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创作主题。本课要让学生了解黑白灰的含义;画面按照一定面积,组织安排所构成的高中低调;不同色调所产生的情感特征以及对作品主题的表达。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黑白灰之美和在画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中采用比较欣赏和讨论等多种形式,不要向学生灌输,不求统一答案,评价方式更是多元的,让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到画面中再去感悟、体验、联想。结论的得出既有集体的智慧,又允许个性的张扬。二、学生状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

2、在欣赏或创作一幅美术作品时,容易把注意力只集中在作品中造型的像与不像,或色彩的鲜艳程度。对画面中的黑白灰,不知怎样欣赏。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表现欲望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比较欣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从而让学生了解黑白灰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和规律性,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中外美术作品中黑白灰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黑白灰的含义,以及在画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体会黑白灰关系对画面的视觉效果和对观众心理情感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运用所学的黑白灰知识,分析作品,提高欣赏水平。四、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不同的黑白灰调子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特征难点:在改变画面黑白灰练习时,对画面形式感的把握 五、 教学准备: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设备 2、学生方面的准备:中外美术作品资料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1、 师:(出示图片)请同学欣赏这几幅作品,谈一谈,它们美在哪里? 一幅成功的美术作品不仅在构图、造型、色彩等要素上是成功的,在画面中的黑白灰的艺术处理上也必定是成功的。画家精心组织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会使画面产生千姿百态的节奏、韵律和美感。处理好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是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画面中的黑白灰,所带给我们的美感。2、板书课题:第1课 美丽的黑白灰说明:

4、选几幅不同风格的黑白灰作品进行比较的欣赏,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在一幅作品中,黑白灰处理得当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二、 新授1、师:黑白灰不仅存在于黑白画中,在色彩画中是如何体现的?(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色彩画中的黑白灰是指色彩画中的明度层次,这时的黑白灰代表了色彩画中的低、中、高明度的色彩。在色彩画中需要我们把色彩的浓淡层次进行归类,使低明度色、中明度色、高明度色,转化为相应的黑白灰色-2、黑白灰对画面的视觉效果所产生的作用,对观众的心理情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用黑白灰面积大小进行组织画面色调,画面中黑白灰所占的比例不同,就形成低、中、高等色调。不同的黑白灰色调会令人产生不同的

5、感觉。(1)(图片展示)学生自由讨论:黑色、白色、灰色,各会使人联想到什么?(2)欣赏太行铁壁(以黑为主的低调,联系作品的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低调的情感特征) 金风(以灰色为主的中调,联系作品的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中调的情感特征) 人像(以白色为主的高调,联系作品的主题引导学生体会,高调的情感特征) 请同学们谈一谈看了这三幅画后的不同感受。(3)同样是表现妇女形象,看了克里姆特的人像和麦绥莱勒的水手中的妇女形象,有何不同的感受?从画面中的黑白灰角度来谈一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说明:小组讨论发挥集体智慧、培养合作精神,个别发言注重个性的张扬。在教学中不宜向学生灌输统一答案,要让学生在争论和讨论中去体验、感悟、联想,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三、 课堂练习1、 请每小组把课前收集到的中外名画展示出来,其它几组同学分别谈一谈,作品中黑白灰的运用,以及对作品主题的感受。再请展示名画小组的同学来点评、教师总结。2、 根据本课的分析,请学生选择一幅作品进行赏析,着重分析黑白灰的构成。四、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五、赏析交流,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