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运算 (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639908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运算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理数运算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理数运算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运算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运算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数学知识生活化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案例】 “有理数运算”应用题教学【案例简述】案例呈现问题情境: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以每股27元的价格买进某股票1000股。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如下表(单位:元)。星期一二三四五每股涨跌+4+4.5-1-2.5-6师:星期四收盘时,每股多少元?提问生1、

2、2:(疑惑不解状)。生3:272.525.5(元)。师:星期四收盘价实际上就是求有理数的和,应该为: (元)。师:周二收盘价最高为35.5元;周五最低为26元。师:已知该股民买进股票时付出了3的交易税,卖出股票时需付成效额3的手续费和2的交易税,如果该股民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提问生4、5(困惑状)。生6:买入:271000(13) 27081(元);卖出:261000(132)26130(元);收益:2613027081951(元)。师生6的解答错了,正确解答为:买入股票所化费的资金总额为:271000(13) 27081(元);卖出股票时所得资金总额为:26100

3、0(132)25870(元);上周交易的收益为:25870270811211(元),实际亏损了1211元。师:请听明白的同学举手。此时课堂上约有三、四个学生举起了手,绝大部分学生眼中闪烁着疑惑之意。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有一学生轻声道:“老师,我听不懂!”少部分学生烦燥之意露于言表。【案例分析】1、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更关注学生的体验,要求问题的创设揭示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深感兴趣。本案例教师力图贯彻新课程理念,试图联系生活,尝试在提出问题时逐步深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但实际上是“东施效颦”,形式上

4、的一串串问题及解答让新课程理念远离了课堂教学实际,教师虽对本题求解准确,但学生的接受与沟通的效率低下,仅仅是教师用了自己在生活实践经验体会去审视数学问题。教师感觉容易理解,而事实恰好相反,教师的讲述没有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些在教师眼里显而易见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改变教学内容机械化的呈现方式,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求,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组织者和引导者。2、案例中学生数学“视界”的困惑学生没有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股票买进卖出,对教师在处理数学信息时认为“自然”和“显然”的合情合理的推断存在的“症结”如下:1表格中有理数正负号的实际意义如:4

5、表示每股涨了4元;1表示每股跌了1元。教师没有交待分析,学生理解较为困难。2周四收盘时的股价是(元),如何理解27元的概念?为什么不能理解为:272.524.5(元),周四的股票与前三天的股票涨跌存在什么关系?3股票卖出时的26元数据是哪里来的?4买入交易时交易税是付出3,卖出时付出的成交额的3和手续费2,同是“付出了”,为什么理解的数学意义截然相反?5如何理解一周股票收益的1211元的实际意义?3、案例启示(1)关注课堂,走近学生教 师在授课时,不能照本宣科,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数学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要深入了解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的内在思想和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本案例中

6、,学生到底需多长时间停留在“毫无希望”的数学抽象思维境地?教师“操之过急”会使多少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课堂是活的,在深入研究 本班学生的基础上,面对有思想的学生,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思路,教师不能以我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学生接受的理由,不能忽视学生对新知识也有一个分析、理解和吸收的学习过程。教师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才能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2)关注学法,重学习过程新课程提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以具体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体验,让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

7、态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及共同的发展。本案例可以策划一个“股票交易中的数学问题”课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搜索、分析和处理有关股票买进卖出信息,让学生体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调查收集数据(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差异,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探究、交流、总结等,形成有效的信息通道相,掌握感悟相应的方法和经验,营造一个学生乐于探索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这远比课堂上教师机械的“一问一答”效果好。(3)关注教法,培育学习共同体整 个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存在一个“学习共同体”,这个数学学习共同体需要交流、多向互动、有效调控。我们

8、经常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本案例基本上由教师包办代替了,教师没有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而“由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基本上没做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体验交流彼此的想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才能使分析透彻、思想清晰、思路明确、因果分明、逻辑清楚,真正实现教学中心由教师变为学生,教学形式由“灌输”变为“主动建构”,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体现“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数学教学思想。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经是课堂教学,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如何树立课程意识?课堂上学生的一声:“老师,我听不懂!”,给我们一线 教师敲响了警钟,唤醒老师们课堂上没有垄断者!把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把问题留给学生,把数学思维冲突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寻求答案,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真正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数学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创造和发现的乐趣,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现在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