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鉴别诊断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639629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晕厥的鉴别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晕厥的鉴别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晕厥的鉴别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晕厥的鉴别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晕厥的鉴别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晕厥的鉴别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晕厥的鉴别诊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晕厥的鉴别诊断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自限性意识丧失。可完全自行恢复,是由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引起的。10 30岁和70岁以上是晕厥的两个发病高峰期。一、晕厥的原因及分类(一)神经介导性晕厥最为常见,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从而表现为 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1. 分类(1)血管迷走性晕厥,由情绪(如恐惧、疼痛等)和直立体位引起。(2)情境性晕厥,如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排尿,运动后或餐后均可引起(3)颈动脉窦性晕厥,如穿紧领衣物,突然转头等。2. 临床表现晕厥病史长,无心脏病史,可有颈动脉窦受压的诱因,多发生在长时间站立或拥 挤、餐后

2、或运动后,晕厥常伴恶心、呕吐。(二)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与交感神经反射通路传出受损有关,多发生在起立动作后,晕厥时血压降低。1. 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多系统萎缩、没有自主神经异常的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2. 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糖尿病、尿毒症和脊髓损伤等。3. 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如酒精、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抗抑郁药物等。4. 血容量不足,如出血、腹泻、呕吐等。(三)心源性晕厥1. 心律失常性晕厥,包括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交界区功能异常及植 入设备功能障碍)、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伴预激综合征、特发性或继发于器质性心脏 病的室速)、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B

3、rugada综合征等)。2. 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病因包括心脏疾病(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肿物等)和其他方面(如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紫绀性先心病等)。二、晕厥患者的评价首先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治疗;其次识别患者潜在的疾病风险。(一)初步评估1.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立卧位血压)、 ECG。2年龄40岁者,建议首先进行颈动脉窦按摩(CSM )。3. 已有心脏病或怀疑此次晕厥与结构性心脏病或心血管事件有关,建议行超声心 动图检查。4. 疑有心律失常性晕厥者,应给予适时心电监护。5. 与体位有关或疑有反射性晕厥者,应行有关检查,如仰卧站立位试验和(或) 直立倾斜试验。6疑有非晕厥性

4、短暂意识丧失(T-LOC )时,应作神经系统、心理方面检查。三、晕厥患者的检查方法(一)按压颈动脉窦( CSM)是诊断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有效、简便的方法。对于40岁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 需常规进行按压颈动脉窦的检查,单侧按压5 10S ( 般需2次)。阳性标准为BP 下降50mmHg,或RR间期3s。颈动脉杂音,颈动脉狭窄50%,心梗、脑卒中患 者禁用。(二)直立位评价1. 卧立位试验用于诊断不同类型的直立不耐受综合征。1)方法对可疑体位低血压者,在平卧位和站立3min后用常规血压计分别测量上臂血压, 测量频率4次/min ;如有需要,可应用持续性无创血压监测。(2)诊断标准阳性:出现症状性血

5、压下降,与基线值相比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 10mmHgo可疑阳性:出现无症状性血压下降,与基线值相比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 压下降10mmHg,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2.直立倾斜试验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金标准”。(1)阳性指标血压下降(舒张压50mmHg禾口/或收缩压80mmHg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50 次/min或窦性停搏3s以上);一过性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或交界性心律, 伴有晕厥或近似晕厥症状。若患者直立倾斜20-45分钟后无晕厥症状,可使用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年龄大(46-81岁)和存在心血管病变的患者, 会引起心脏停搏、心律失

6、常、心房颤动和反复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冠心病、严重的 主动脉狭窄、未控制的高血压、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禁忌使用平板试验。室上性或室 性心律失常患者慎用。3. 心电监护包括12导联心电图、Holter、事件记录器和植入式记录器(ILR)。4. 其他检查超声心动图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运动试验、心血管检查、精神心理评价和神经评 价。四、晕厥患者的治疗(一)对于反射和直立性晕厥患者,若发作不频繁可宣传教育,指导直立倾斜锻炼,避免诱因。若症状严重且反复发作考虑特异性治疗或延迟治疗。(二)心源性晕厥患者,根据器质性疾病和心律失常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三)有晕厥病史且伴有心脏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可根据目前的心脏指南进行ICD的治疗。以上内容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玲教授晕厥的鉴别诊断专家讲座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